诗歌评议:网上通讯



【正见网2009年09月28日】

*正见网2009年8月31日下载、审阅,9月1日登载的诗歌:

原稿:(没有登载的三首诗)


云海连碧天 凤凰舞翩翩
晶莹体透亮 群仙在凡间

全灭
集中精力心念定 锁住邪恶灭无影
心慈意猛通天地 服从元神发指令


韩信受辱钻胯下 大忍之心传佳话
传统美德不可丢 风平浪静矛盾化

评注:第一首内涵对修炼人来讲可能没问题,但常人看起来就是随便乱说。这一类诗歌我们还是少写为好:常人和修炼人可能都不怎么喜欢读。第二首在人称上有些混乱:前两句是以作者自己的口气说话,第三句就混了。“心慈意猛通天地”还是指作者自己,但发正念中没有这个念头,那是炼动功的时候才用的。末句“服从元神发指令”就不是自己了,而是自己的功能了。但“元神”应为主元神,也就是作者自己,作者应该是不会这样称呼自己的。第三首末句“风平浪静矛盾化”与前三句不太好联系。是说“ 风平浪静”时也得搞一点矛盾出来吗?听起来有些奇怪。建议作者每一次少写几首,每一首多费些思考和文字上的推敲,使之更具体、易懂,内涵更切实际,可读性高一些。

原稿:

奇字释义有道理 上大下可就是奇
凡间俗人做不到 佛道神仙天可移

评注:“上大下可就是奇”作者说话的口气好象是人人都懂的一样,但我们还是不太明白。后面两句也就理解不了:“凡间俗人做不到”“上大下可”的事,只有“佛道神仙”才能称得上“奇”了。这个说法倒是有些奇的。另外,“天可移”的说法以什么为准呢?如以地球为参照,则每时每刻天都在移动,用不着“佛道神仙”出手;如果不以地球为参照,在地球上的人怎么知道天移没有移呢?

原稿:认清邪党

昔时中共编谎言,今日造遥更荒唐。
本性难改亦如此,慧眼识真莫上当。

评注:韵脚“唐、当”一平一仄(“当”字在这里读仄声)。四句的小诗我们要求第二、四两句的韵脚平仄相同。如果对“平仄”的概念还不清楚,可参阅正见网上有关的常识文章,然后以《词林正韵》(或者《词韵简编》)作为押韵和平仄判断的标准。【诗词常识】(三)平仄 http://www.zhengjian.org/zj/articles/2003/1/6/19923.html

*正见网2009年9月1日下载、审阅,9月2日登载的诗歌:

原稿:(三首没有登载的诗)


义仆阿寄心真诚 信守诺言古今闻
帮主发财不私藏 高贵品质华夏魂

单线
单线联系是原则 修口放情无隔核
大法资料为救人 高度重视要选择

吸取教训
十年魔难前有车 吸取教训后无辙
虚心倾听互告戒 无懈可击法粒合

评注:第一首中所言“义仆阿寄”的故事,似乎不象作者说的那样“古今闻”。“信守诺言”和“帮主发财不私藏”这种以诚实原则做人的,在古代很普遍,以“华夏魂”誉之,未免太过。第二首中作者对修炼状态的理解似不全面:从做事的方法上去考虑,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有“隔核”,不是“修口放情”就会没有“隔核”了。“隔核”本身就是为弟子的执著心而设的,弟子间不可能完全没有矛盾,只是有了之后都以法为准绳来处理和对待,“隔核”也就消弭得快而已。另外,韵脚“核、择”分属第十八部和第十七部,今后请用《词林正韵》检查和归正韵脚。第三首内涵和第二首类似,韵脚“辙、合”分属第十八部和第十九部。

原稿:(两首没有登载的诗)


小小一粒沙 个个顶瓜瓜
人看无比小 沙内开百花


吟诗心河流 自来无所求
金笔随时记 诗园花开久

评注:第一首似把法徒比做沙,不恰当。不能因为沙里还有世界就大家都去作沙子。修炼就是大浪淘沙,这两个比喻哪个好呢?第二首韵脚“求、久”一平一仄,不宜四句小诗。

原稿:(没有登载的三首诗)

大法行
法行人间百多国 世人羡慕修炼多
善解万古恩怨净 一团和气能切磋
各个民族聚一心 沧桑世界不蹉跎

邪党惩恶能几时
青天晴宝蓝 微观净迷幻
世间不差迟 法正玄似箭
邪党惩画皮 敢于神挑战
神指捻鬼魔 欲狂都不见

畅观蓝天白云飘
白云变万千 悠然飘于蓝
我欲乘白云 唯坐自由庵
身在情丝外 清心观大千
云白无雨泪 渺渺游皓天
谁愿纯如仙 大法度善缘

评注:第一首第二句“世人羡慕修炼多”可以有不同的内涵,但不管作者用的哪一个意思,似乎都有些牵强:真有世人“羡慕”,他尽可以参加進来修炼,何苦“羡慕”而不修呢。第四句“一团和气”不是修炼人之间的修炼状态。末句“沧桑世界不蹉跎”不知道其确切涵义是甚么。第二首标题“邪党惩恶能几时”是错的:邪党自己就是恶的,它怎么会去“惩恶”呢?可能作者想说“逞恶”吧?如果是作者把“惩”和“逞”弄混了,标题改一个字是可以的。但第五句“邪党惩画皮”是无论哪一个字都说不通的。第六句“敢于神挑战”也说不通,是否作者想说“敢与神挑战”?和上面的“惩”“逞”一样,这里的“于”和“与”也是一字之差而内涵就相差太远。末句“欲狂都不见”也不知作者本意是什么。第三首第二句“悠然飘于蓝”,虽然可以猜到作者想说“飘在蓝天上”,但这样写就读起来有些别扭,何不就写成“悠然飘蓝天”呢?第四句“唯坐自由庵”完全不明白作者要说什么。后面四句让人似懂非懂,但作者到底要说什么事,是很难说得清楚的。

建议作者每次少写几首,多用点时间把自己写的每一句、每一个词都仔细检查一下,没有把握的词语,一定查一下字(词)典,句子的内涵要明确些,构句的方式规范些,使读者能明白作者的意思。似是而非的句子,即使我们能猜到作者的意思,也不能登载,登了就等于是害作者:给作者一个信息,让作者觉得自己那样写是对的,可以继续那样写,可是多数读者都不能明白作者写的什么意思。作者现在这样的文字水平,不宜贪多,一写就是好几首;更不要急于写长诗,那样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几句的短诗,如果能改,我们还可以给作者改一下登载,作者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反馈、有所提高。几十上百句的长诗,我们根本不可能一个晚上给你改出来,而且改得太多了,也不便登载了。四句的小诗我们给你改一句来登了,那是很正常的;一百句的长诗,我们要给你改上二十五句才能登载,那就不太合理了,而且时间也不允许。虽然改的部分都是全诗的四分之一。

*正见网2009年9月2日下载、审阅,9月3日登载的诗歌:

原稿:夏伏天作

夏伏多雷雨,清爽更怡人。淡看窗前树,随风舞叶勤。
夜阴云遮蔽,雨密势渐闻。天边笼电闪,近声叩湿音。

评注:此诗写景细腻,兼顾高低远近,读之似临其境。但全诗除首两句赞“雷雨”“怡人”外,并无情绪倾向或借喻说理的迹象。而且“夜阴云遮蔽”一句显然不含正面情绪。诗评家言,“一切景语皆情语”,至少是历来诗家的惯用手法。诗词文章,是作者与读者交流、分享自己的情绪或道理的手段。特别是大法弟子,写作必是有针对性的。象此诗这样的写法,似乎起不到我们期待的作用。

*正见网2009年9月3日下载、审阅,9月4日登载的诗歌:

原稿:明确

病由口入,祸从口出。修心修口,人神佩服。

评注:前面两句是常人中的口头禅,也只能对常人讲;后面两句却明显的是对修炼人讲的话,也不能对常人讲。因此前、后两句针对的读者就完全不相同了,这样就可能是任何一类读者都有所不受,也就起不到劝善或者交流的目的。写诗词文章要时时想到是写给谁读的。另外,“出”和“服”虽然都是入声字,但分属于第十七部和第十五部。注意诗成后,记住核对韵书,押韵了才寄出投稿。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诗词曲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