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议:网上通讯



【正见网2009年08月16日】

*正见网2009年8月8日下载、审阅,8月9日登载的诗歌:

原稿:放神韵(外一首)

小院放神韵,满屋美赞声。
牵牛花几朵,探头上窗棂。

赠友人
极目望云空,水长山重重。
漂泊天涯路,千里归心同。

修改与评注:这里的两首小诗都写的很好。第一首首句写事:大陆弟子放映“神韵”演出的录像。前两句“小院放神韵,满屋美赞声”,起得自然而平实,但于“满屋”赞美中显出丰满的正面内涵来,而且为后面两句做了扎实的铺垫。以视觉效果而论,这两句是把读者的眼光固定在放神韵的画面和观众的反映上。第三句镜头一转,读者眼前出现了“几朵”“牵牛花”,别无它物、亦无说明,因此出人意料,给人新鲜感和急于往下读的热切愿望。末句“探头上窗棂”的画面很美,把读者的眼光转到了带格子的窗上:几朵牵牛花出现在窗外,而且“探头”二字让人觉得它们是刚才放神韵时才出现的,是因为神韵而出现的。这样写不但生动活泼,而且具有极其深刻的正面内涵:神韵不但能震撼人心,让满屋的人发出赞叹,连花儿都被感动了、吸引了,把头伸到窗外来静静的观看!我们已经提到过“练字”的概念了,古人论诗讲究“诗眼”,取画龙点睛之意,这里的“探头”就可看作一个“练诗眼”的例子。但后面的“上”字也用得很好:隐喻着观看神韵是向上的升华。就诗歌结构来看,此诗四句刚好构成“起、承、转、合”的标准格式,在内涵上显得很有条理。末句中的“美赞”一词可能是作者误键,登载时改为了“赞美”。

第二首首句转而写景,“极目望云空”,一下子就把读者的眼光引到很高远的地方。第二句紧承上句,“水长山重重”,让读者的眼光固定到山水的阻隔上,这样写也可能是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将跨越山水的阻隔,也可能是表达友人的人生道路上正摆着无数的艰难险阻。第三句“漂泊天涯路”则明确的表达、加强了后一种可能的内涵。结句“千里归心同”极其关键,它界定了前面三句写景和言事的内涵的方向:自己和友人虽然远隔千里,友人虽然“漂泊天涯”、生活中遭遇许多魔难,但作者和友人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怀有相同的一颗“归心”。“归”到哪里去呢?回头看,只有首句的“云空”是唯一可能的归宿,因为那里是作者“极目”远“望”的地方,是他们企盼的归宿。看完此诗的末句,前面三句的内涵才得以完全定向,并得到進一步的深化和加强。设想,如果末句是一句作者思念友人如何如何的话,那么前三句的内涵自然就限定在相思之难和思念之可贵的范围之内了。这最后的一句,就是我们提到过的“练句”的好例子。第二首的结构和第一首一样,刚好满足了“起、承、转、合”的标准格式。

原稿:(没有登载的诗、曲)

神刀斩

疯狂迫害法轮功,残忍对待大法徒。
邪恶至极共产党,三退一完刀砍头。

越调天净沙

法徒蒙难中原,
天人一片伤哀.
九剑齐齐亮出.
人间邪党,
人人得尔诛之.

原文:越调天净沙:
野桥当日谁栽?前村昨夜先开.雪散珍珠乱筛,一枝风送香来.

评注:第一首(诗)不押韵:“徒”不押“头”。而且末句中“刀砍头”的形象不好(“形象”和“喻义”是两回事)。修炼人不涉政治,更不能杀生。砍不砍谁的头、谁去砍,那是常人中的事,我们不必牵扯这些问题。写诗歌,心境和用语都以平和为好。第二首(曲),本来每一句都要求押韵,但作者写的是每一句都不押韵。我们一再说,写词、曲的作者要提供自己所用词、曲谱的信息,作者只写了一首“原文”(而且少了一句五言句),那样不能审阅,因为即使你提供的范文是对的,我们要一字一字的对照你的作品,那就比用词、曲谱还要严格了。我们还是那句话,写词、曲的作者,一定先把词、曲谱看懂了,心里有把握能写得合谱了,再考虑写作的问题。另外,末句“人人得尔诛之”,也和上面的诗歌有类似问题:“人人”当然包括大法弟子了。

原稿:诗二首

法船:神剑斩赤龙,天灭恶中共。神佛大慈悲,法船渡众生。

心退:形式已三退,心退更重要。兽印已抹去,党毒全洗掉。

评注:第一首不押韵:“共”不押“生”,而且仍然是那个第一部“东冬”混押第十一部“庚青蒸”的老问题。这个问题,我们对作者提过许多许多次了;也对其他作者提过许多次了,而且作了具体的建议。作为大法弟子,修仙修佛都不怕难,两个韵部的混押怎么就没有勇气去彻底改正呢?第二首,作者提出“心退”的概念,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所说的“三退”多少多少人,是“心退”还是“形式”上的“退”呢?我们的看法是:我们相信那些搞“三退”的大法弟子。他们在为大陆人办“三退”时是会给他们讲明“心退”就算数、“心退”才算数的。而且大陆人一般担心的是化名退了有没有效果,因此弟子通常要说的是“只要心退了”就有效果;对有些能接受的人,他们还会说“神佛只看人心”。当然不能保证百分之百都是心退了的,但绝大多数应该是真心想退的人。如果是这样,我们就不应该提出这个问题,因为任何一个结论(特别是牵涉到常人的事情)都不能把它看成绝对的、百分之百的。提出这个问题还容易被邪恶钻空子:你们自己都不相信这些人是真心要三退,那你们说的多少千万还有什么意义呢?

*正见网2009年8月9日下载、审阅,8月10日登载的诗歌:

原稿:(没有登载的两首诗)

安身:
万事皆有定数 何苦烦心争斗
在哪儿均可留 何须冥想忧和愁

仙人掌花:
满身带刺人人闲 捍卫真理身手显
平凡多年是磨炼 金花开放枝头间
人见人爱笑开颜

评注:第一首字数和句读都不规则:前三句六言,末句七言;第三句是3-3读,与前两个六言句读法不同。而且韵脚“斗、愁”一仄一平,也不合小诗的要求。第二首把大法弟子比做“满身带刺”的“仙人掌”,不太恰当。大法弟子“捍卫真理”不是靠“满身带刺”,而是考善心善念。就是常人,大多数也不愿意被人家说成“满身带刺”,这个形象和喻义都不是正面的。另外,大法弟子多数是很忙,干得很艰苦,说他们“人人闲”是不恰当的。如果作者想说的是“人人嫌”,那就更不好了,那就可能是修得太差了。后面一句“人见人爱笑开颜”,和“满身带刺”就显得不太协调。

原稿: 咏幽草

商都庙堂筱篱前,翠芽幽发满目青。
尘寰万载铺踏坡,只为催春济世情。

评注:大法弟子平凡而不自重,象小草一样多而不引人注意,这样说未尚不可。但以“铺踏坡”被人践踏来“催春济世”就不对了。

原稿:向内找

世事虽繁杂,修者坚信法。
处处向内找,日日能升华。

评注:此诗两个韵脚“法、华”分属第十九部(入声)和第十部(平声),一仄一平。

原稿:今又秋风

十载寒暑,今又秋风。善恶有报,如影随形。
助师转轮,法上提升。洪愿了却,踏上归程。

评注:四个韵脚“风、形、升、程”中,“风”属第一部,其余三个属第十一部,还是那个“东冬”混押“庚青蒸”的老问题。这个问题以前对作者提过许多次,这篇评议中也是第二次了,以后对这个问题大概就不用再提出来了。

*正见网2009年8月11日下载、审阅,8月12日登载的诗歌:

原稿:(两首没有登载的诗歌)

怀古--听大法歌曲《天地行》有感 :
烟锁岳王今古愁,苍穹浩瀚一清流。
中原未雪冤悲切,万古美名永世留。

神韵:
璀璨一枝秀,演红天地春。仙音释纯美,神韵震灵魂。
歌舞迎朝旭,光辉照彩云。高山流水调,绝妙罕惊闻。

评注:第一首首句“烟锁岳王”怎么解呢?岳王的冤案,就在害死他的当时,朝野上下,包括那些害死他的人(秦桧及其爪牙),全都知道他是被冤死的。甚么“烟”曾经“锁”住了他呢,什么“烟”现在还“锁”住他呢?(“今古愁”)因此第三句“中原未雪冤悲切”内涵上不妥。另外,此句句读不对:前面四字读开后,后面三字“冤悲切”就不通顺了。第二首第二句“演红天地春”按句子结构应解作“神韵把春天都演成了红色”,这个意思可能和作者的原意很不同甚至相反了。作者可能想说“神韵演红了,给天地带来春天了”。但第一种可能的歧义基本上是反面的了(红是恶党的颜色),因此应该注意和避免这一类歧义的产生。第七句“高山流水调”是甚么调呢?“高山流水”这个典故是讲音乐上的知音,“知音”一词是这样来的。末句“绝妙罕惊闻”构句有点问题,会产生负面歧义:按字面讲,是“绝妙”但很少被“惊闻”的;而作者的意思可能是“绝妙、罕见,使人惊闻”,但这个句子很难作这种解释。

原稿:诗三首 (只录未登载的两首)

孔明赞:
助刘救世对隆中,妙算神机建奇功。
登坛借风烧赤壁,坐城抚曲退雄兵。
受托辅幼报知遇,前后出师表义忠。
北讨南征兴汉室,鞠躬尽瘁照丹青。

叹周瑜:
胸狭量小妒贤能,几害孔明险未成。
虽屡中计气绝死,不失汉末一英雄。
瑜若与亮共谋事,利国益民基业兴。
说与智勇以为鉴,妒嫉之心不可生。

评注:第一首的韵脚“功、兵、忠、青”中“功、忠”属第一部,“兵、青”属第十一部;第二首的韵脚“成、雄、兴、生”中“雄”属第一部,“成、兴、生”属第十一部。都是那个“东冬”混押“庚青蒸”的老问题。

原稿:诗二首

一、美髯公
金银不动桃园情,斩将过关寻义兄。
策鞭赤兔日千里,挥舞青龙鬼见惊。
恩义重于军令状,华容决断释曹丞。
与吴作战遭暗算,满腔碧血染青空。
三国将帅谁忠义,首屈一指美髯公。]

二、常胜将军
白马银枪人忠勇,三国虎将赵子龙。
谦恭自律不争上,乱世则贤侍主公。
长坂单骑闯敌阵,为救阿斗忘死生。
攻城略地无不克,常胜将军史流名。

评注:第一首韵脚“兄、惊、丞、空、公”中“兄、空、公”属第一部,“惊、丞”属第十部,还是那个“东冬”混押“庚青蒸”的问题。第二首韵脚“龙、公、生、名”中前两个属第一部,后两个属第十部。这个情况,前四句是押韵的,后四句也是押韵的,因此把原诗分成两首小诗,就不存在押韵的问题了,而且按内容来分,也可行,所以就分成两首小诗登载了。

原稿:(没有登载的两首诗)

看中国网站:
天下兴亡皆有责 真相篇章江山写
神洲子民被党愚“再世华佗”把毒解

人民报:
报人民疾苦 晓世事动态
一页净懵懂 谎言在其外

评注:第一首首句是说的是常人中的事。我们只讲真相,一国兴亡会有安排的,不是我们通过常人手段去实现它。我们的“责”是救度众生。当然弟子的网站可能涉及到一些常人中的事,但不能说是对“天下兴亡”“有责”。这一点就算是作为弟子内部讨论吧。另外,韵脚“写、解”分属第十部和第五部,是不相押的。第二首前两句句读不是五言诗的正规的句读。第三句“一页净懵懂”有负面歧义:一页里面全是懵懂的东西。而作者的意思可能是每一页都可以除净读者心中的懵懂(不明白的地方)。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诗词曲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