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议:网上通讯



【正见网2007年06月08日】

*正见网2007年6月5日登载“诗二首:过关 利笔”:

“过关: 一步一难一层天,修炼路上非等闲。总把吃苦当成乐,历尽魔难出清莲。”末句中“出清莲”本来是在前面说理的部份中加上图画形像,能起到很好的调济作用,不至于全在说理而生枯燥感。但“出清莲”出在哪里、怎么出,读者不一定知道。如果能在诗中简略交待,则效果更好。

“利笔:铺纸文思涌,挥毫惊雷起。激浊荡妖雾,扬清化春雨。正法著华章,永世传神迹。”本诗押仄声韵,非押韵行尾字宜用平声字。原诗除“章”是平声外,其余两个尾字“涌、雾”都是仄声,因此改“文思涌”为“涌文思”,改“雾”为“氛”。诗中“激浊”“扬清”两句写得很好,内涵丰富、形像生动,而且对“激浊”“扬清”两词作了自己独特的诠释,从文字上看,对仗还很工整。

*正见网2007年6月5日登载“《天音盛唐》--感《凌波曲》之妙而作 ”:

原文:“凌波微步已出尘,迎风飞舞拜仙尊,天音妙乐陶然醉,恍然又见盛唐春。”首句中“凌波微步”改换词序为“微步凌波”。原诗虽非绝句,但后三句都是入律的,只有首句不是律句,并且四句第二字都是平声,应该有所调节。这样改完全保留原意,但音韵上改变较大。末句“恍然又见盛唐春”虽是虚写而且没有图画,但对前三句的形像描述有改進:读者眼前显示的图景,在读了这句后就会被修饰为唐代风格的图画了。

*正见网2007年6月5日登载“看神韵”:

原文:“万载机缘早注定,流连忘返看神韵,迷中醒悟轮回事,为啥来?待救而来。”从内涵上讲,这样写是好的。特别是设问后以四字简单的答复,乾净利落。但诗歌的第一个要求是要押韵,这样写就没韵了(注意,“定”和“韵”也是不相押的,只是相近的韵)。由于内涵还不错,就得改为押韵的吧。为了不伤作者原意,末句四字还得保留,这样就只能改为五字以上的句子。于是末句改为“得法而来机缘顺”,等于对原句加了一个解释:来得法(得救)是顺应命中的缘分而来的。

*正见网2007年6月5日登载“儿童诗:北斗七星”:

原文:“七只小灯笼/挂在夜空中/人间夜行者/心里方向明”。内涵很好,喻义明确而自然。但“中”不押“明”,因此失韵了,必须改一个韵脚。从押韵上看,改“明”字较好,因为首句的“笼”是押“中”的,改了“明”就有三个韵脚,第一句也是合标准的。但从内涵上看,“心里方向明”是全诗的主句,有双关内涵,不能随便改,而“挂在夜空中”却不是那样举足轻重的句子,因此改为“高高挂天庭”。这样改后使喻义更明白了,“心里方向明”是因为有“天庭”的明灯指引。对于儿童来说,让他从小知道有“天庭”也是件好事。

*正见网2007年6月5日审阅“万古时刻”:

原诗很长,我们只摘引评议到的部份,未加评议的部份就从略了。原诗共五个诗节,每个诗节都是同样的结构:包含十一个句子,以两个带“当”的时间副句开头,以后的引入词“今天”“几何时?”“多少次”都是固定不变的。为了读者有具体印象,我们全引第一诗节:“当千万年的黑夜连成了黑夜,当千万年的黎明迎接着黎明,一场梦,悄然而过??今天,就是我们梦醒的时刻!几何时??望明月,阴晴圆缺;叹人间,悲欢离合。多少次??惊梦起,梦去梦回;尽迷茫,日出日落? ”从这一节看得出,作者力图创造一个宏大的环境,在其中比较细致的描述得法、正法的过程,抒发作者在这个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反复使用结构完全相同的诗节,就象用相同的篮子装东西,很方便而且整齐大方,也能加深读者印象。此诗存在的问题主要来自开头的两个时间副句:“当千万年的黑夜连成了黑夜”,这是可解的,比喻这次的黑夜特别长久和黑暗;“当千万年的黎明迎接着黎明”,这就不好解释了,“黎明”所在的地方已经不能再叫“黑夜”了,它已经驱散了黑夜,它从哪里去“迎接着黎明”呢?而且“黎明迎接着黎明”的喻义是甚么呢?类似的还有,“当千万年的苍茫绘成了苍茫,当千万年的夙愿实现着夙愿”,“当千万年的沧桑结成了沧桑,当千万年的机缘慈悲着机缘”,这些句子都不好解释。就是那些通过深思能理解的句子,对多数读者来说也是宁肯不读也不愿那样费劲去想的。我们要让他们读,就得让他们理解。作者这样写,只是为了保持那个固定的句式,如果因此而使读者不明白,就不值得在内涵上牺牲这样大而去保留那个句式了。另外一个问题是,作者用的“几何时??”字面意义是“多少时候?”与作者的上下文不太吻合。作者用此词似乎想说“已经很久了”,此词没有这个意思。而且因为“曾几何时”表示“刚不久、不久前”,因此“几何时”偏于指短而非指长。如果指长,可以就说“多少年?”又好懂、又确定。欢迎作者对上述部份做适当的修改后,再寄来投稿。不断的尝试是件好事,否则就原地不动了。要尝试就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而成功和失败对学习过程来说都是收获。

*正见网2007年6月7日登载“繁花吟”:

原文:“(1)造物玄妙赐繁华/天上人间各有花/仙蕊神奇实可赞/凡花绚烂亦堪夸(2)国色天香牡丹首/吒紫嫣红月季发/芳姿绰约夸芍药/娇艳欲滴赞山茶(3)玉兰洁白高树绽/蔷薇绯红柔枝爬/丹桂飘馨金风爽/蕙兰吐幽芳远达(4)冬梅欢雪瓣瓣俏/夏荷凌波亭亭佳/秋菊傲霜赛云锦/春鹃迎阳似朝霞(5)桃花含笑述春意/海棠带羞胜娇娃/芙蓉妩媚佳人面/石榴丽质美裙夸(6)栀子茉莉香四溢/凌霄牵牛吹喇叭/水仙清逸书案摆/玫瑰芬芳玉手拿(7)圣境莲花开最美/法光灿烂玉无瑕/上士修炼得正果/仙乡笑绽圣洁葩(8)随师正法了洪愿/法徒勇猛顶呱呱/圆满欢庆献祥瑞/纷纷扬扬天降花”。原诗共八个诗节,为方便读者,我们在每个诗节前标上数码。”第(3)节中“蕙兰吐幽芳远达”可能是作者闭误,改“幽芳”为“芳幽”。第(4)节中“冬梅欢雪瓣瓣俏”,改为“寒梅傲雪枝枝俏”,“傲学”是梅花独特的形像,“俏”是一种整体的感觉,一种气质和风度,对花来说,至少也得看一朵或一枝,不能说每一“瓣”都“俏”。第三句“秋菊傲霜”,改“傲”为“沐”,一方面因“傲”字用于梅花了;另一方面,菊是“隐士”不在乎霜不霜的。下句“春鹃迎阳似朝霞”中的“迎阳”改“映日”,已经有太阳光可反射了,才会明亮“似朝霞”,“迎阳”可以在太阳出来之前。另外,原句六个平声字,也要调节一下。第(5)节中“桃花含笑述春意/ 海棠带羞胜娇娃”两句,“含笑”和“带笑”差不多,但“带羞”就远不如“含羞”了,因此让“桃花带笑”、让“海棠含羞”;另外,“桃花带雨”是典型的美景,因此改“述春意”为“沾春雨”。末句“石榴丽质美裙夸”改“美”为“红”,更具体形像。第(7)节中“圣境”改为“天界”,因末句有“圣洁”。第(8)节中“法徒勇猛顶呱呱”改“勇猛”为“精進”。末句中“天降花”改为“散天花”。此诗竭尽描写之能事,把常见、常闻的花卉一个个都拉出来亮一回像,让读者似嗅馨香、如睹纷彩。最终结在天界的莲花和仙女散的天花,隐含着“修炼的归宿最美”之意,使得所有描写具真正的价值。尚可改進者:作者对有些花是用了拟人手法,但有些没有。如果对每一种花的特性细心研究,除了那些已有确定的拟人特点的花之外,把尚无确定拟人特点的花也合理的定出来,全用拟人手法来写,必然还要精彩得多。而且从凡花到天花,就可隐喻从人到神的修炼过程。

*正见网2007年6月7日登载“观《迎春花开》有感”:

原文:“迎春花开迎春开,春雷春雨春潮湃,严冬已逝春光美,残雪余霜日益衰,‘三退’好似春潮涌,‘九评’如雷贯耳来,退党声声振天地,邪灵惊魂日难挨,壮丽山河重抖擞,世人新生乐开怀,花枝含笑报春晓,喜讯乘风广传开,乘--春;春雨润物无声过,过--息;千家万户迎春来。”此诗中内涵重复的句子比较多,比如“春雷春雨春潮”后面都提到了,“三退”和“退党”等。因此删去一些内涵重复的句子,改写一些:首句末字“开”改为“来”,意义丰富些。第二、三句删去。“‘九评’如雷贯耳来”改“如”为春;改“贯耳来”为“恶魂哀”。删“退党声声”“邪灵惊魂”“花枝含笑”“千家万户”四句。剩下的八句调整一下次序:“迎春花开迎春来,残雪余霜日益衰。“三退”好似春潮涌,“九评”春雷恶魂哀。春雨润物无声息,喜讯春风广传开。壮丽山河重抖擞,世人新生乐开怀。”改动的地方很少,还是原作的内涵,但读起来不觉得有重复的感觉了。

同稿寄来的还有一首小诗“新生:大法无私铸新宇,亿万法徒旧我离,一心救度灭邪恶,春风得意马蹄疾。”第二句中“旧我离”构句不好,听起来象“旧我”离我而去了,就与修炼实际不同,旧的东西是修去的,不修,它是肯定不会离开的。即使不用倒装,“离旧我”也不是好的表达方法。末句“春风得意马蹄疾”是全句引用,就要考虑原句的语言环境是否与这里的一样。因为原句已经广为人知,因此原作者的所有信息都被后人不断加强了许多回了,不管放到哪里,都有它原来所带有的信息。而原句的内涵显然是不宜用在这里的。就在当时,这首诗也受到有识者批评:它表现了作者没有气魄和心胸,稍有好事就喜形于色。

*正见网2007年6月7日审阅“京剧:敬颂师恩”

原文:“[原版] 主佛临法轮旋佛光普照,除旧尘正乾坤新宇再造。净莲栽众生度三才欢笑,师尊恩全宇颂万代永晓。”首先,标题那样写,意味着这是一个京剧剧本。如果是一个唱段,就写“京剧唱段:敬颂师恩”。其次,京剧唱段要标出“腔”,比如是“西皮”还是“二黄”,然后是“板式”。作者开头写了个[原版],但“版”字应该是“板”。“原版”是相对于“盗版”而言的,和“原板”是完全不同的词。如果作者愿意修改,欢迎改后再来投稿,但投稿前一定实唱一下,如能寄录音来就更好。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诗词曲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