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江郎才尽(成语故事)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8年06月14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 ◇◇◇ ◇◇◇

【原文】

初,淹(1)罢(2)宣城郡(3),遂宿(4)冶亭(5),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6),谓淹曰:“我有笔在卿(7)处多年矣,可以见还(8)。”淹探怀中,得五色笔(9)以授之。尔后(10)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

(南朝梁.锺嵘《诗品.卷中.齐光禄江淹》(据《历代诗话》引))

【注解】

(1) 淹:江淹,字文通,南朝梁河南考城人。
(2) 罢:辞官。
(3) 宣城郡:地名,江淹于此地担任太守。
(4) 宿:休憩。
(5) 冶亭:一亭名。
(6) 郭璞:璞,音“葡”。为东晋时著名的文学家与思想家。
(7) 卿:一种尊称,此处指江淹。
(8) 见还:归还。
(9) 五色笔:五色的彩笔。此指文才。
(10) 尔后:从此以后。

【故事阐述】

南北朝时,有一名叫江淹的年轻人,虽然从小家里很穷,却非常好学,年少时就能写得一手好文章。所以当时不但官做到光禄大夫,还在文坛上享有盛名,大家都尊称他为“江郎”。

但江淹到了晚年的时候,他的文笔变得平淡乏味,毫无特色,作诗也退步了。传说就在他辞退宣城郡守后,某夜在冶亭独睡时,梦见一个美男子,自称是东晋时的大文学家郭璞。他对江淹说:“我有一枝笔放在你那儿已经很多年,现在可以还给我了吧!”江淹往怀里一探,果然找到一枝五色的彩笔,便将这枝笔归还给郭璞。从此以后,江淹便文思枯竭,作诗也写不出好的诗句了。

当时,大家便传言,年轻时才气很高的江淹到了老年后已经退步了,就说他已经“才尽”了,也就是说江淹的文才已经用尽了。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江郎才尽”,用来比喻才思枯竭,再也无法再创佳句的人。

【讨论】

(1)江淹年轻时的作品和年老时的作品,有何不同?
(2)传说江淹拥有什么神奇的东西,才写得出一手好文章?后来此物又物归原主给了谁?
(3)文中所谓的“江郎才尽”指的是人写文章到一定程度之后,毫无灵感了,创作不下去了!请你想一想,我们每个人是不是也都有一支传说中的“五色笔”,适时的会指引我们文思泉涌?和同学讨论看看,分享一下你的经验。

【造句练习】

例:我最近写作老是没灵感,难道是江郎才尽了吗?
例:文人最怕江郎才尽,再也写不出好的文章。

【相似成语】

才思枯竭、枯肠渴肺

【课后时间】

连连看,把相反的成语配成对:
江郎才尽• •生龙活虎
贪得无厌• •才高八斗
奄奄一息• •门可罗雀
车水马龙• •知足常乐

【参考解答】

江郎才尽----才高八斗
贪得无厌----知足常乐
奄奄一息----生龙活虎
车水马龙----门可罗雀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