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议:网上通讯



【正见网2010年03月10日】

*正见网2010年3月4日下载、审阅,3月5日登载(及未登载)的诗歌:

原稿:咏菊

本性能耐风霜苦,既枯色正香若初。
与三兄长和睦处,君子美名誉千秋。
(注:“三兄长”即梅、兰、竹)

评注:此诗未登,因“初、秋”两个韵脚不相押。但此诗主要的问题还不在韵脚。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也是按这个范畴来写的。“咏物”多用拟人手法,作者也用了。但咏物诗中有些惯例或规矩,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或令人信服的理由,我们不宜随便去改变。比如对花,都拟之为女性,松、竹都拟之为男性,至于作者以此诗赞颂的人物是男或女,那都没有关系。陆游的咏物名词“卜算子・咏梅”就是以梅花自喻的。拟人了,就要当作人来写,处处把所咏对象当成人,不然就破了“拟人”的规矩了。比如第二句“既枯色正香若初”,就完全是写花而不能用于写人了。另外,把“梅、兰”拟为男性,也不合惯例。咏物诗不好写,但写好了就特别有意趣,能给读者很深的印象,能感人、能明理。我们鼓励大家写咏物,但必须按着规矩来写。不是说这些规矩本身怎样好、不可逾越,而是这些规矩能使广大诗歌读者接受和认同。我们救人也好,讲真相也好,赞法颂师也好,都希望读者能接受和认同,才有作用,因此这是从读者的角度去看问题,为读者着想。

原稿:佛性

面祥迎春暖,言和送冬寒。
慈眉扬神意,善目涵大千。
救得众生苦,再累心也甜。
法赐回天力,师恩荡度船。
震撼出佛性,倍感妙中玄。
身在凡尘坐,念在大坤乾!

评注:此诗没有登载,不在形式上的问题,而是内涵上有些值得商榷之处。修炼是修内心,但内心修好了,自然形之于外、见之于人,因此不修炼的人也可能从外在的表现认出一个修炼者来。但我们却不能因此就强调外在的表现,甚至以之做为修炼人层次的标准。此诗前四句,就有点这种倾向:把人的眉、目、面部表情和语言写得有些夸大了。另外,有些句子的内涵,从大法的角度来考虑,也觉欠妥。比如,“法赐回天力”,师尊说过“弟子正念足,师有回天力”,但不意味着把“回天力”“赐”给弟子;“师恩荡度船”,这个“荡”字不妥,我们在前一篇评议中已经专门讲过了;“震撼出佛性”一句说得很肯定,但却没有说到点子上。师尊讲法中有“出佛性”的典型例子和解释,那就是一个人有了修炼的念头,他要返本归真了,这颗心比金子还亮,震动十方世界,这就叫“佛性出来了”。这和他本人是否受到甚么“震撼”没有必然的联系。可能作者自己是受到震撼而得法的,但不一定人人都是。反之,许多人在生活中受到过很大的震憾,却始终没有出佛性。

此诗是作者的修改稿,原稿中尚有“正见妆天地,明慧亮宇乾”两句。第二句写得很好,但第一句的“妆”字不太妥当:“正见”可以还天地之本来面目,却无意、也不能把天地“妆”扮得更美。另外在“法赐回天力”后面,尚有“宏开万重山”一句,措辞上也不甚明白,可能作者也发现了,所以修改稿中删去了。在此一并提及,原稿就不拟再评了。

*正见网2010年3月3日下载、审阅,3月4日登载(及未登载)的诗歌:

原稿:浊世福音(外一首)

几世轮回几度梦 几度人物几世痛
今世红尘滚滚浊 世道天象已大动

末劫世人要醒清 主佛下世在当今
救度众生大法传 真善忍中有福音

共产党必亡

共产邪恶已尽秋 毒假恶斗死不休
失尽民心失天下 民恨久抑必覆舟

八千万冤魂遭灾 法徒器官被活摘
恶盈弥天人神愤 邪狂逆天必亡哉

再闻《普度》感悟二

天曲悲歌玄妙音 呼唤红尘梦中亲
慈悲沧桑容颜老 不变救度主佛心
珍惜大法人当醒 今时日月赛黄金
学法同化未来好 莫待日后悔当今

莫徘徊 [曲]
一 二
天狗吃月日复归 大法不修待何时
转眼一甲回 错失机缘迟
试问生老病死忙 试问似修非修人
人何为 怎徘徊
苍天大地谁言了 名利执著难了情
法轮大法 人生苦短
吾师言明 晃眼百年
接缘可修行 快快勇修行

评注:原稿共五首,只修改登载了其中两首,故标题为(外一首)。第一首第五句末“醒清”一词,“清”字不押“今”(只是读音相近),因此值不得把“清醒”一词倒装为“醒清”,所以把“醒清”改为“清醒”。第七句“救度众生大法传”尾字“传”是平声,应以仄声字为好(因为此诗押平声韵),所以此句改为“救度众生传大法”。第二首的第五句“八千万冤魂遭灾”,句读为3-4读,不合七言读法,而且只有一句。两个韵脚“摘、哉”分属第17部(入声)和第5部,所以不相押。而且,语气词“哉”做韵脚也不合适。所以,后面四句就删去了,只用了前面四句。

没有登载的三首中,第一首“再闻《普度》感悟二”:“慈悲沧桑容颜老 不变救度主佛心”两句很难解。第一句说“慈悲沧桑”语义不通,疑为“慈悲苍生”之误。但“慈悲苍生”怎么就让人“容颜老”呢?第二句就更骇人听闻了:谁能“救度主佛”呢?作者的意思可能是“主佛不(改)变救度(众生之)心”,但写成这个样子,作者居然没有察觉,也未免太粗心了。而且这两句话,作者似乎是指师尊,那就更要小心谨慎了。如果这样登载了,让读者误解,谁能担当得起啊。凡是涉及到师尊、大法的句子,请作者们一定要千小心、万小心,仔细审读后再寄来。第七句“学法同化未来好”,怎么解释都不大顺:“同化未来”说不通。作者可能想说“学法和同化大法,未来有好处”,那就直说“同化大法”吧,“学法”自在其中了。但人一旦得法,万千好处都有了,哪里要等到未来才好呢?所以此诗没有登载。另外的两首“曲”因为押韵问题较大,也就没有登载。

顺便告诉所有作者,来稿中千万不要把两首诗象这两首“曲”一样排在左右两边。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都得把右边一首一句一句的复制到左边一首的下面来,句子多了是非常费时的。也不要象这两首“曲”这样,一行的两句之间相隔14个空位,我们都得一个空位一个空位的消掉!

原稿:春望

暖风吹醒大神州,脱了袍靴笑容浮。
放眼层林新蕾俏,蜂儿欲动探花兜。

评注:此诗没有登载,而且让人颇感意外。第二句的“脱了袍靴笑容浮”的形象,第三句的“新蕾俏”,末句的“探花兜”的“蜂儿”,那不成了一个“采花蜂”的形象了吗?特别是其中的“浮”“俏”“探”字,都把读者的思想往“采花蜂”的形象上引。我们一再的讲,诗歌中的写景都是为了抒怀或者说理而写的,都有其喻义,也都应该有其喻义。因此每当自己写景时,一定想一下,自己写这个景有什么样的喻义。而且,在写到花鸟虫鱼等对象时,一定注意传统的诗歌中对这些东西的态度和确定的喻义。我们倒不认为作者就真有当“采花蜂”的思想,但事情却这样凑巧,三个句子里面的每一句及其关键词都合到一起来了,凑成这样一个不好的意象。这首诗是个很特殊的例子,但毫无目地的写景、甚至写到反面去了的情形,还是时而有所发生的。所以我们所有的作者都应该注意,尽可能避免产生这种情形。


原稿:望江南・元宵节--读元宵节讲法有感(双调)

元宵节,“讲法”在心头。
从组大穹新世界,壮观正法伟千秋。
主佛运筹谋。
佳节日,感念漫神州。
师父慈悲传大法,法徒精進苦心修。
圆满驾归舟!

注:“讲法”:指“2003年2月15日元宵节在美国西部法会上讲法”。
“新世界”:即“新宇宙”。

评注:此词是作者对前稿的修改稿,主要是修改两组七言句,使其对仗。但修改后,仍然没有达到对仗的要求。比如“从组大穹新世界,壮观正法伟千秋”,如果将“壮观”硬拆成“副-动”结构,而不处理为形容词,那么语法结构上就勉强过得去了。但“千秋”一词中有数词“千”,而“世界”一词中没有数词,就通不过了。对仗句中,数词是最不能马虎的词之一,其它词或许马虎一下,数词必须对数词。第二组“师父慈悲传大法,法徒精進苦心修”,前面四字现在对得很不错了,但“传大法”是“动-宾”结构,而“苦心修”是“副-动”结构,语法结构都对不上了。作者也不必灰心,对仗句本来就比较难,加之作者可能以前没有写过律诗,没有这方面的练习,多写几回就会好起来的。这首词一时改不好,可以暂放一边,以后甚么时候改好了再寄来。

原稿:大浪淘沙(外一首)

修行路上多险阻,真真假假重在悟。
大浪淘沙真金显,正念坚定登归途。

闯关

钜难之中不灰心,学法修心再精進。
内找修去非自己,正念正行天地行。

评注:这两首诗的韵脚“悟、途”和“進、行”,都是一仄一平,而且“進”和“行”不属同一韵部,只是读音有些近似。第二首的首句中“钜难”可能是“巨难”吧。第三句“内找修去非自己”语句不规范,内涵不太明确。

原稿:邪党大势已去

野风荒渡浅,残帆朽木船。
狂涛今不再,红台熄狼烟。
撒旦方寸乱,邪党气倒癫。
势去不复返,解体在眼前。
两会奸民意,临刑就晚餐。
惊恐嗅狼犬,草动难入眠。
国难众生苦,何日见青天?
神佛已来世,慈悲有威严!

评注:此诗后来作者修改得比较多,但这里还是把其中引起问题的几句简单的提一下,以便作者今后能注意到。第二句“朽木船”和第三句“狂涛”本来都指负面的,但两个比喻合起来就互相有抵消的作用:没有“狂涛”了,“朽木船”也就不那样危险了。第四句“红台熄狼烟”,“红台”没有确切的喻义,“狼烟”是战争中报警的烽烟,用在这里似乎不对号:是说攻打邪党的战争已经停止了吗?那就说到反面去了。“惊恐嗅狼犬”一句,作者可能想说邪恶因“惊恐”而放“狼犬”来到处乱“嗅”,但这样构句,容易使人理解为“惊恐”和“嗅”是同一主语的动作,就有些奇怪了。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诗词曲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