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38):钟徐邱骆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9年06月17日】

钟(ㄓㄨㄥ)。(zhōng)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子姓。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等所记载,相传上古帝的其中一位妃子,叫简狄,由于捡到一只燕子蛋,而简狄吃了后,便生下契。因为契辅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在商。传至商纣王时,有一庶兄名启,被封于微,见商朝管理不好,上书商王,商王又不听,于是出走。周武王灭商后,微子投奔周武王,后来他被封为宋。至宋桓公时,宋桓公的儿子敖在晋国任职,敖的孙子伯宗为晋国大夫因勇于直言遭人嫉恨而被害。他的儿子州犁逃到楚国,任楚太宰,食采于钟离,他的后人于是以地名为氏或单称钟氏。代代相传。

2、出自于嬴姓,为钟离氏改钟氏。周代伯益的后人封钟离国,春秋时被楚国吞并,国人称钟离氏。是为安徽钟氏。钟氏源流始于西周,康王之子子期善知音,任康王伶官,子期之孙名建,为昭王司乐大夫,昭王以建之先世采食之地钟赐姓。

【郡望】

1、颖川郡:秦王政十七年置郡。以颖水得名,治所在今河南禹县 。相当于今河南登封、宝封以东,尉氏以西,密县以南,叶县、武县 以北的地区。

2、竟陵郡:秦置郡,治所在今湖北潜江西北,西晋时封江夏郡置,治所在石城。南朝宋时相当于今湖北钟祥、天门、京山、潜江、沔 阳等地。

【堂号】

四德堂:春秋楚、郑交战的时候,楚国钟仪被郑国俘虏,献给了晋国。晋国公在军府见到了他,晋国公问:“那个被绑着、戴着楚国帽子的人是谁?”钟仪说:“楚国的俘虏。”景公又问:“你姓甚?”钟仪说:“我父亲是楚国的大臣。”景公命令手下的人松绑了钟离,给他琴叫他弹,他弹了一首楚国的音乐。景公又问:“楚王是一个怎样的人?”钟仪说:“王作太子的时候,有太师教导他,太监伺候他。清早起来以后,象小孩子一样玩耍;晚上睡觉。其它的我不知道。”范文子对景公说:“这个楚国俘虏真是了不起的君子呀。他不说姓名而说他父亲,这是不忘本;弹琴只弹楚国的音乐,这是不忘旧;问他君王的情况,他只说楚王小时候的事,这是无私;只说父亲是楚臣,这是表示对楚王的尊重。不忘本是仁、不忘旧是信,无私是忠,尊君是敬。他有这四德,给他的大任务必定能办得很好。”于是晋景公以对外国使臣的礼侍他,叫他回楚国谈判。

【历史人物】

钟子期

钟子期,春秋楚国(今湖北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史载俞伯牙鼓琴于汉江之滨,子期闻声叹曰:“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两人遂成至交。子期死后,伯牙以世无知音,终身不再鼓琴。

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有一次,当俞伯牙意在表现巍峨的高山时,钟子期会回应道:“善哉,峨 峨兮若泰。”而当意在流水时,钟子期会感慨地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无论俞伯牙想弹什么,钟子期一定能心领神会。

俞伯牙游览泰山时遇到暴雨,只好在悬崖下避雨。俞伯牙感到心悲,以抚琴来渲泄自己的情绪。琴声最初表现久而不停的雨声,后来是山崩的巨响。每奏一曲,钟子期都能说出伯牙的心声,令俞伯牙感叹不已。

后来,钟子期因病而逝,俞伯牙悲痛万分,世上再也没有值得让他为之抚琴的人了。于是俞伯牙破琴折弦,终生不再抚琴。

成语“高山流水”、“伯牙绝琴”、“伯牙之叹”等都出于这个典故。后世有“万两黄金容易得,知音一个最难求” 的感叹。但我们也从中可知一个好的琴家,高超的琴技仅是一个方面,而其达到与天地相通的空灵境界方是他成为天下妙手的根本。


徐(ㄒㄩ?)。(xú)

【历史来源】

1、伯益之子若木封于徐国说。根据《元和姓纂》和《通志•氏族略》所载,伯益曾助大禹治水有功,虞舜封其子若木于徐国(今安徽泗县一带),“自若木至 偃王三十二世,为周所灭,复封其子宗为徐,子宗十一世章羽,昭三十年,为吴所灭,子孙以国为氏。”(语见《通志•氏族略》)。

再根据《中华姓氏大全》记载,周公的长子伯禽,受封在鲁国,分到了“殷民六族”,其中包含了徐姓,是传说中的徐姓源起。

2、他姓改徐姓而来。根据《百家姓溯源》所载,五代时,李升改姓徐,名知诰,其后代亦以徐为姓。

【郡望】

1、东海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北 );

2、琅邪郡,治所在琅邪(今山东胶南县琅邪台西北);

3、濮阳郡,治所在濮阳(今河南 濮阳县西南);

4、高平郡,治所在今山东金乡西北;

5、东莞郡,治所在今山东莒县。

【堂号】

“圣交”、“麦饭”、“敦睦”、“世德”、“存桂”、“垂裕”、“追远”、“崇 雅”等。

【历史人物】

徐霞客

徐霞客(西元1587年-1641年)明代人,生于江苏江阴马镇南.D岐,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好游历,曾行千里以探河源。

高祖父徐经是江阴巨富,弘治十二年因“会试舞弊案”,与唐寅一起涉案下狱。至徐霞客时,家道中落。徐霞客纵游举国南北,跋涉了许多前人未到的荒野地区,往往露宿于荒野。足迹遍历北京、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福建、山西、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等16省,所到之处,探幽寻秘,并记有游记,记录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人文、地理、动植物等状况。

徐霞客尤其对石灰岩地貌(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進行了深刻的研究和记录,包括溶洞分布,石钟乳、石笋、溶沟、石芽、石梁成因都有详细的考释。同时对长江源头作了考察,纠正了古代文献对“岷山导江”的错误论断。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徐霞客在云南得病,双足不能行走,由当地知府用轿子送返江苏江阴。他去世前托其外甥季梦良(字会明)整理原稿,季梦良、王忠纫将游记手稿编辑成书。

1641年,他去世后,清军進攻江阴时,季梦良帮助守城,全家被杀,《游记》手稿大部分被焚于兵火。徐李寄收集残存的抄本编辑成《徐霞客游记》。内容包括他所到之处的地理、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植物、农业、矿业、手工业、交通运输、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等。


邱(ㄑ一ㄡ)。(qiū)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姜姓。西周初年,太师吕尚(姜姓,吕氏,名望)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建齐国,都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号称齐太公,俗称姜太公。其子孙中后有以地为氏的,称为丘氏。史称丘姓正宗。

2、出自于姒姓。夏帝少康时,封其小儿子曲烈于?(今河南省柘城县北),到周灵王时,被莒国所灭,于是后代子孙便去邑为曾氏。当中在分支之中,就有以丘为氏。此为曾、丘联宗之说。

3、出自于妫姓。春秋时,陈国(开国君主是胡公满)有宛丘,邾国(传为颛顼后裔挟所建,曹姓)有弱丘,居者皆“丘”为氏。

4、出自于他族改姓。如汉代少数民族乌桓族有丘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鲜卑族复姓丘林氏、丘敦氏改为汉字单姓丘氏。

【郡望】

1、河南郡:汉高帝二年(西历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雒阳(今洛阳市东北)。相当今河南省黄河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此支丘氏,是以丘穆为其开基始祖。

2、吴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西历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相当今浙江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县地。此支丘氏,是以汉丘俊为其开基始祖。

【堂号】

文庄堂:明朝人邱浚,官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他熟悉当代典故,著《大学衍义补》,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司法、军事等方面,博采前人议论,加按语抒发自己的意见。代表作有《邱文庄集》。

【历史人物】

丘处机

金代登州栖霞(山东)人,字通密,(公元1148→1227年),号长春子,后赠号长春真人。年十九出家宁海昆仑山(今牟平东面)。师王重阳,和其他师兄弟合称“全真七子”。

全真七子随王重阳一起创立道教全真派,丘处机在王重阳去世后入?溪穴居,历时六年,行携蓑笠,人称“蓑笠先生”。后又赴饶州龙门山(今宝鸡市)隐居潜修七年,成为全真龙门派创始人。

金大定二十八年(公元1188年)金世宗召丘处机至燕京(今北京),问以至道,并主持万春节醮事,明昌元年(公元1190年)金章宗以“惑众乱民”为由,下诏禁罢全真等教,丘处机即归山东栖霞。泰和七年 (公元1207年),章宗元妃赠给《大金玄都宝藏》一部。八年(公元1208年)章宗赐所居观额曰“太虚”、“泰和”。贞佑二年(公元1214年)请命招安山东义军杨安儿, 深受朝廷器重。兴定三年(公元1219年)居莱州(今山东掖县)昊天观。南宋及金朝先后遣使刘仲录往迎。

74岁高龄的丘处机于元兴定四年(公元1220年)偕弟子十八人从莱州出发,行程万里赴诏,历时二年,到达西域大雪山(今阿富汗境内)见成吉思汗(元太祖)。于成吉思汗诏见之前,他首先提出“道士见王者不跪拜”,成吉思汗准之。他力劝太祖“清心寡欲”、“敬天爱民”、“好生止杀”。不但劝其收敢远兵之祸,即回师中原,亦必以仁心始能平天下。太祖深深折服。太祖赐号“神仙”、“太宗师”,其弟子李志常作《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述此经历。

元太祖十九年(公元1224年)返归燕京,元太祖赐以虎符、玺书,命其掌管天下道教,诏免道院及道众一切赋税差役,于是道侣云集。玄教日兴,遂在南京设立八教会,并宫观设坛作醮,从而大昌全真教。元太祖二十二年(公元1227年)赐丘处机金虎牌主领道教,七月卒于北京白云观。著有《鸣道集》、《摄生消息论》、《?溪集》等书。


骆(ㄌㄨㄛ?)。(luò)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姜姓。根据《姓谱》、《元和姓纂》记载,姜太公之后有公子骆,子孙以名为氏。

2、出自于嬴姓。根据《史记》所载,恶来革之玄孙曰大骆,子孙以名为氏。

3、出自他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代北人他骆拔氏,后改为骆姓;唐时吐谷浑人有骆姓;唐时骆元光祖先为安息人,过继为骆奉先养子,改骆姓;金时女真人散答氏、独鼎氏,后改汉姓骆;清满洲八旗姓萨克达氏后改为骆姓;今满、布依、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郡望】

1、会稽郡:秦治所在吴(今江苏吴县),东汉移治山阴(今浙江绍兴)。

2、河南郡:治所在在雒阳(今河南洛阳东北)。

3、内黄县:治所在今河南内黄。

【堂号】

“才子”、“河南”、“瓯香”等。

【历史人物】

骆宾王

骆宾王(公元 约626─684后)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在他所留下的诗文中,最广为人知、并且口耳相传的名篇,是他七岁时写的《咏鹅》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全诗充满童趣和天真,清新可爱,活泼喜人,是千多年来小孩子学唐诗时首先要学、要背诵的一首好诗。

他的文章中最著名的可能就是那篇讨伐武则天的檄文《代李敬业讨武氏檄》(又名《讨武.紫?罚???湓蛱毂救艘埠苄郎驼馄?恼隆?p>骆宾王在写诗时特别喜欢在对仗中使用数字对,比如:“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小堂绮帐三千万,大道青楼十二重。”“且论二八千金是,宁知四十九年非。”等等,因此人们给他一个雅号叫做“算博士”。

骆宾王自幼聪颖、有文才,七岁即能写诗。在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时,他任侍御史,因上书论事得罪了武则天,遭到诬陷,以贪赃罪名下狱。第二年,遇赦而获释。武则天掌握朝中实权后,骆宾王对其深为不满,几次上书言事而不得用,反而贬官为临海丞。使他“怏怏不得志”,“弃官”而去。他一直希望把武则天赶下台、为匡复李唐王朝干出一番事业。

公元684年,武则天正式摄政,杀了不少李唐王朝的人,其中包括她自己的儿子。徐敬业等人在杨州起兵讨伐武则天。骆宾王投到其部下,并为其写了有名的声讨武则天的檄文《代李敬业讨武氏檄》,历数武则天的多项罪状。后来讨武一方兵败,徐敬业和骆宾王不知去向。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