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日本经济之父 如何解读儒典《论语》(十二)

刘如


【正见网2018年09月22日】

接下来,是《论语》的第十一段,这段话,突然回到关于孝的论述,不少人将这段话当作慧眼识英才的智慧,但涩泽荣一的讲义中同样没有解读,我们可以试着发挥自己独立的思考,并教给孩子。有趣的是,当我试着讲解给自视才高的傲慢的女儿后,她的反应出人意料,对待其父亲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第十一段原文与大意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一段,是孔子的教导,意思是说:(判断一个人是否孝敬父母,有一个简单的办法。)父亲在世的时候,可以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后,可以观察他的行为,如果能做到三年不改父亲在世时的志向,很努力地坚持着,就算是尽到孝心了,是个孝子了。

为何再次讲孝

这一段很显然,与前一段两位弟子评价孔子德高望重(走到哪个诸侯国,都能受到各国仰慕求教,被主动告知国政)的对答内容没有直接的关系,不像前边的九段话,彼此紧密相关,而是从第十段开始,角度不断变化,几乎每一段看起来都是独立内容,但是却从未离开前边九段的论述核心。起到不同角度论证和补充的效果。

这一段,突然又回到孔子论述孝的内容。是否与前边孔子的弟子有子所说的孝悌是君子为仁之本有所重复呢?其实,在《孝经》中,孔子把孝分为三个层次,侍奉父母是孝的开始,是做人的第一阶段应该做到的,第二就是辅助君王治理国家,第三,就是留下高德成为教化民风的榜样,以此立身立命,完成此生的价值。同时孝道就是最好的为政要道,所以,孔子留下的孝道,是实现人道的非常实用的办法,可以具体实践于任何一个领域和人生阶段的办法。孝道就是仁道的具体做法,它可以修身,持家,治国,万事都可以运用它来解决,非常实用。

也就是说,孔子一生主要是讲做人的仁德,而实现这个修养的捷径要道,就是孝道。孝道里有尊老,敬重,承担家庭重担,尽到责任和义务,懂得感恩和照顾关心等含义,都是孝字所包含的,一个人懂得在家以恭敬的心态对待父母,尽心尽力照顾父母,关心父母的起居饮食与精神状态,那就是学习仁道的开始,学习如何恭敬待人,学习如何照顾和关心他人,懂得感恩与谦卑的开始,懂得为人担当责任与付出心力的开始,是为他的,是学习无私付出的善行的实践。是学问得到最初的历练、打下基础修养的办法。

所以,这是基本,孝道永远都是仁德的基本,在这里,不是重复,而是进一步强调孝,并且角度有所变化和侧重,孔子一边强调孝道,一边又教会弟子们判断一个人是否做到孝行的办法。

孔子教你慧眼识英才  

仁者见仁,那么智者就会见智,孔子的这段话,从智的角度看也是一个非常英明的识人之法。有人将它看作是选拔人才的办法。为什么呢?

在古代,中国对启蒙的教育看得很重,《三字经》在今天也许没有几个人读过,但是都知道这样一句古训,就是养不教,父之过,它就来自启蒙教材的《三字经》。这句话表明,古时的父母,把物质生活是否优越,是否能提供好的生活条件,看得并不重,而是把做人的道德教育,看成是第一位的,养而不教,才是罪过。所以,古代的父母,绝大多数,都教育孩子做人要有仁德。同时留下祖传的家训,代代传承。一般来说,父亲的教训几乎就是祖先的家训,每个家庭家训不同,志向不同,有的以经商为业,有的世代为官,有的是农家,家训自然不同,但是做人正直,仁义孝悌忠信等道德内涵,是不会变的,所以,父母会传承家训给孩子,让孩子立下志向,一般来说,那时候的孩子都很听话,懂得这是孩子的本分。即使内心不理解或不心甘情愿,也不敢忤逆父母。那时候,看他是否孝敬,听他讲话,了解他的志向,就知道了,不管内心想法如何,至少他听话了,不敢让父母失望,也就算是孝顺的孩子了。所以父在观其志。

等到父亲去世,没有长辈看管了,主要就看他的行为了,他能三年原封不动地坚守父亲在世时的做法和志向,就算是有心的孝子了,无人看着自己,或者自己当家了,成为家主了,还能尊重父亲,珍惜父亲留下的人和事业,珍惜父亲的一切,三年不忍更改,那么此人就是有心人了。是一个有情有义,不会忘本,不会恃才而骄的人了,主要体现一个恭敬谦虚和感恩的态度。这样的人,懂得珍惜别人,懂得感恩,可以放心地信任和培养,因此判断一个人是否可靠,就看他对待父母的态度和做法。

很多人没有父亲看管了,就很容易变,甚至觉得父辈是老古董,不如自己聪明,一旦父亲去世,就马上暴露本心,很快改变父亲的做法,或者很多规矩都改掉了,也不懂得尊重跟随父亲的旧人,急功近利,或者为官不正。那么这样的人,很容易自以为是,很容易以自己为核心,难挑重担,便不是可用的英才。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尊重,不知感恩和怀念,如何值得信任,将他看作可用之才呢?所以,孔子这段话,也就被看作慧眼识英才的智慧。

体现孔子宽容的孝道

为何孔子讲三年呢?一个是孔子认为父母养育孩子头三年很辛苦,所以守孝三年报恩,是理所当然的。而且这段话也体现孔子宽容有度。

孔子讲孝道,不是为了孝而孝,而是通过孝道的体悟和历练,升华人的德行。最后成就具有仁德的君子。孔子是圣人,他虽然提倡孝道,但是并不过分苛求,一个人只要懂得基本的仁义忠信,守住大的原则和道理,那么对待父亲留下的具体志向和做法,只要你努力过了,用心过了,也就算是尽力了。毕竟时代在变,具体情况会不同,做法一成不变,也不可能,而且,孩子长大后也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人生理想,如果真的自己按照父亲立下的志向做了,很认真的做了,发现自己真的不是考科举,今天说的读大学的料,或者家里经商,自己不管如何努力,都不是经商的料,那么家里如果有其他兄弟在,那么考虑重新立志,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只要做人重德,也是无可厚非的。

孔子不是一个教条的人,懂得实际情况实际处理,之所以告诉人要坚持三年不改父亲定下的志向,是为了让人记住恭敬、感恩和谦卑的心,记住做个懂得珍惜别人的有道义的人,莫要把功名利禄和个人的才华前途看得过重。修养自己的德行,才是最重要的,机会永远属于那些懂得踏实干好眼前每一份工作,一心一意对待工作和敬重上司以及同僚的人。

女儿出人意料的反应

我的女儿很聪明,但是也很傲慢,总是看不惯他父亲的一些她认为低俗的看重金钱的言行。以看不起的态度在说话,我以父母养育之恩来劝她,让他改正对其父亲的不敬的态度,很难奏效,于是试着把这段话和我的理解告诉女儿,她突然吓了一跳,自言自语:“我做错了,以后可不要在别人面前再说爸爸的缺点了,否则,别人会认为我是个没有良心的人,那我的形象就太糟糕了。”

尽管她并不是发自内心懂得感恩,而是为了顾及自己的形象,但是也可以看到,人学了圣贤的道理,还是会收敛自己过分的言行,能起到警戒的作用。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