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61):宁仇栾暴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9年07月22日】

宁(ㄋ一ㄥ?)。(níng)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嬴姓,以谥号为姓。根据《姓纂》和《急就篇》记载,“宁氏与秦同姓,秦襄公曾孙谥宁公,支庶因以为姓。”春秋时期,秦国国君-秦襄公有位曾孙去世后,谥号为宁,于是后代子孙有些便以谥号为姓。

2、出自于姬姓,以邑名为姓。周朝时,卫国有位公族叫卫成公,卫武公将他的儿子姬季?(音伟),封于宁邑(今河南省修武县)。他的子孙便以封地名为姓。根据《元和姓纂》四十六记载,“宁,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食采于宁,弟顷叔生跪,跪孙速生武子俞,俞生殖,殖生悼子喜,九世卿族。”又再根据《潜夫论》引《世本》云,“宁氏出自卫武公子季?,食采于宁,因以为氏。”再根据《姓氏考略》记载,“宁,卫康叔之后,至武公生季?,食采于宁,以邑为氏。

注:望出齐郡,又与宁字通用。汉宁成,史记作宁城。”

3、出自于满族复姓所改。清满族有宁佳氏、宁古塔氏,入关后有从汉姓习俗,改单姓为宁氏。

【郡望】

据《姓纂》记载:“卫康叔之后,至卫成公生季?,食采于宁,以邑为氏。”望出齐郡。

齐郡:西汉先为临淄郡,后改齐郡,治所今在山东省淄博市。

【堂号】

宁姓的主要堂号有 “齐郡堂”、“达孝堂”、“笃亲堂”、“成德堂”等。

【历史人物】

宁戚

宁戚生卒年不详,春秋莱棠邑(今青岛平度)人,一说是卫国(今河南境内)人,早年怀经世济民之才而不得志。齐桓公二十八年(西元前685)拜为大夫。后长期任齐国大司田,为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

据《东周列国志》载,周?王二年(公元680年)春,齐国攻打宋国,齐桓公先派管仲率一部分军队出发。一天,军队到?山(山东临淄附近),管仲见一放牛青年冲他疾击牛角高歌,气质非凡,即派侍从把他召来,管仲问其姓名,答曰:“卫国百姓,姓宁名戚”。管仲叩其所学,宁戚对答如流。管仲叹道:“豪杰辱于民途,不遇荐引,何以自显?我国国君大部队在后,不过几日到此,我写封信你去拜见国君,必当重用。”

数日后,齐桓公大军到此,宁戚又唱起《宁成歌》。齐桓公听闻此歌甚感惊奇,派人将宁戚叫至跟前,问其姓名后,桓公说:“寡人率领诸侯征战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草木沾春,舜日尧天不过如此,你说不逢尧舜,又说‘长夜不旦’,你是放牛的为何要讽刺朝政?”

宁戚据理争辩,有些言辞冒犯齐桓公。桓公大怒,命令斩首。宁戚面不改色,仰天叹道:“桀杀龙逢,纣杀比干,今宁戚为第三个!”这时身边大臣隰朋上奏 说:“此人见势不屈,见威不惕,非寻常放牛的。”

桓公转念一想,怒气顿消,对宁戚说:“寡人聊以试子,子诚佳士”。这时,宁戚从怀里拿出管仲的亲笔信,桓公阅后说 :“既有管仲的书信,为何不早呈上?”宁戚说:“贤君择人为佐,贤臣亦择主而辅,君如恶直好谀,以怒气加臣,臣宁死也不自荐。”

桓公听后非常高兴,即拜宁戚为大夫,与管仲同参国政。宁戚不负厚望,屡建战功。后又长期任大司田(农官)。他管理农事,奖励垦种,薄取租赋,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并著有《相牛经》一卷。他仕途四十余年,对齐桓公完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起了辅助作用。

仇(ㄑ一ㄡ? )。(qiú)

【历史来源】

1、出自于九姓。源出殷末三公之一的九吾氏。夏代时期,九吾氏为诸侯,商代立国号九,商末,纣王杀九侯。之后族人逃避居住各地,所以不少人加入人字为仇姓。

2、为春秋时宋国大夫仇牧之后。根据《元和姓纂》记载,仇牧为在蒙泽(今河南省商丘东北)被杀的宋缗公报仇而讨伐宋万。宋万在自家宅门外与仇牧展开一场恶斗,之后仇牧被宋万摔死。于是仇牧的后代便以他的名字仇为姓。此支仇氏望出南阳郡(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3、出自于侯姓所改。根据《魏书》资料记载,南北朝后魏时,有中山人侯洛齐,本来是侯姓,后来成为仇氏的养子,所以又改为仇姓。在太武帝时,他以平凉州功高,拜为内都大官,之后后代渐渐成为望族,成为中原仇姓一支。此支仇氏望族居平阳郡(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

【郡望】

1、南阳郡:秦代始置。汉承秦制,仍设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郡治宛,下辖三十六县。东汉以其特殊的政治地位而呈现出经济、文化大都会的面貌。

2、平阳郡:三国时魏分河东郡置治所在平阳,相当于今天的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

注:据《郡望百家姓》与《姓氏考略》都有记载:仇氏望出南阳郡,战国时秦置郡。在今河南省南阳市一带。

【堂号】

1、方正堂、德化堂:两堂号均源自东汉仇览为蒲亭长,用德来感化人。亭民陈元的母亲告儿子不孝,仇览亲自跑到陈家教育陈元,终使陈元变成孝子。朝廷征仇览做方正。

2、仇姓的主要堂号还有:“南阳堂”、“行素堂”、“至乐堂”等。

【历史人物】

仇览

仇览,字季智,又名仇香,东汉陈留郡考城(今民权县北关集南)人。少年读书时淳朴沉默,不为人所知。40岁时,县征召小吏,选为蒲亭亭长。

他当蒲亭长时,村中有一人叫陈元,独自与母亲同住。一日,这位母亲来见仇览,控告她的儿子陈元不孝,仇览却很惊讶的说:“我不久前才经过你们家,看到陈元把房子整理得很整齐,田地也能按时耕耘,想必是个勤奋的人,我觉得他不会是恶人,一定是因为没有人教育他!你守寡又辛苦的抚养他,现在年老了,正是要依靠儿子,何必为一时的争吵愤怒,而陷你的儿子为不孝之人呢?”

陈元的母亲听了,感动得泪流满面羞惭而去。不久,仇览亲自到陈元家,与其母子一起吃饭,告诉陈元如何行孝,并说明孝感动天得福报,以及不孝的过失。陈元后来竟然成为一个孝子。

仇览当亭长后,劝勉农民发展生产,制订村规民约,协调村民家庭关系,家闲时组织农家子弟到学堂读书,帮助村人办理婚丧事,赈济救助贫穷、孤寡之人,以道德教化百姓,一年内乡里风气大变。为考城县令王涣看重,提拔仇览任主簿,并荐举他進了太学。

当时的太学生多为各方名士,不少人利用学习的机会结交名流,网罗特殊关系。仇览对此很反感,常独守一室。同乡符融劝他也去结朋交友,不要只知道读书。仇览正色说:“天子修设太学,难道是让人在这里游玩闲谈吗?”说完拱手而去。

仇览学完归里,州、郡请他去做官,均以生病为由推辞。虽然家居,仍按照礼制严格要求约束自已。后征为方正,生病而终。

栾(ㄌㄨㄢ?)。(luán)

【历史来源】

1、源自于姬姓。春秋时,晋靖侯之孙宾,食采于栾邑〈今河北栾县〉,世称栾宾。所以世代子孙便以祖先之字-栾为姓。

2、源自于姜姓。在春秋时期,齐惠公之子-公子坚,字子栾,于是子孙便以祖上之字-栾为姓氏。

【郡望】

西河郡:古代所指不一。春秋卫西境沿黄河,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

【历史人物】

栾布

栾布(西元?-前145年),西汉梁(今河南省商丘市)人。

栾布是一位报恩重义的志士,他本是梁国人,被汉军俘虏,梁王彭越请求刘邦将他释放,以栾布为梁国大夫,出使齐国。

彭越随后被汉高祖刘邦以谋反罪诛戮三族,枭首在洛阳城门,下诏曰:“有敢收尸或去看视者,一律逮捕。”

栾布从齐国回来,向城门上彭越的头颅禀报出使经过,并不畏杀身之祸而为彭越收尸埋葬,痛哭流涕。刘邦知道后,将栾布绑赴刑场。临刑前栾布慷慨陈词,视死如归,刘邦为之感动,亲自替栾布松绑,并拜为都尉,后来又封为俞侯。

暴(ㄅㄠ?)。(bào)

【历史来源】

出自于姬姓,以国名为氏。从历史文献上考证,我国有人以暴为姓,大约是在3500年前的殷朝时期。根据《风俗通》记载,当时殷朝天子的名下有许多割据一方的诸侯,其中有一位暴辛公,根据考证,他是姓暴的始祖。这在《尚友录》上也有清楚的记载。望族位于魏郡(今河南省临漳西南一带)。东周时,有王族大夫辛被封在暴邑(今河南省郑州北),建立暴国。因为他的爵位是公爵,所以又称作暴辛公。春秋时暴国并入郑国,于是国民便以原国名为姓。

【郡望】

1、魏郡:汉高帝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北省魏县、河南省浚县、山东省冠县之间地区。

2、河东郡:秦时置郡。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省夏县西北)。相当于现在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地区。
  
【堂号】

1、耿介堂:源自明朝时暴昭为大理司务、刑部右侍郎,历任左都御史、刑部尚书。为官耿直,是非清,原则明,有高尚的气节。

2、定阳堂:源自北齐时有暴显被封为定阳王。

【历史人物】

暴昭

暴昭(?-1402)明山西潞州(今长治)人,一说平阳(今临汾)人。洪武中年,由国子生授大理寺司务,历北平布政司参政、都察院左都御史等,洪武三十年 (1397年),擢刑部右侍郎,耿介有峻节,布衣麻履,以清俭知名。同年,奉旨编《大明律诰》。次年進刑部尚书。

建文初,充任燕京采访使,侦知燕王朱棣欲起兵谋反的消息,密报建文帝,请预先做好准备。燕王反,“靖难”兵起,以刑部尚书掌平燕布政司于真定,与铁铉等悉心筹划,密谋歼燕之计。后因平安诸军事败,被召还京师。燕军攻破金川门,出逃,被执。

暴昭被抓,坚贞不屈,在刑场上他激烈陈词,义形于色。朱棣命人“先去其齿,次断手足”,暴昭“骂声犹不绝,至断颈而死”。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