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51):荀羊于惠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9年07月08日】

荀(ㄒㄩㄣ?)。(xún)

【历史来源】

1、起源于远古时期,是轩辕氏部落首领黄帝的后代。相传,黄帝有25子,分为12个姓氏,而荀便是12姓氏其中之一。

2、在黄帝时期,有位大臣叫荀始,是位手巧心灵的艺师。他专门负责制作大小官员的官帽。于是后代子孙便以祖父的名字命姓,称为荀氏。

3、出自于姬姓,以国名为氏。根据《姓苑》所载,西历前11世纪,周文王姬昌的第17个儿子被封在郇(今山西省临猗县,有一方说词在今山西省新绛县),建立郇国,为伯爵,史称为郇伯,又称郇叔。春秋时被晋国武公所灭,于是后代子孙便以国名为姓氏,之后又去邑字旁而加草字头,便成为荀姓。

4、也是出自于姬姓,春秋时晋国公族,隰叔之后,以邑名为氏。根据《通志•氏族略》记载,荀本来是姬姓诸侯国,后来被晋国所灭后,成为荀邑(在今山西省晋平县西)。隰叔被封在荀,为荀侯,后裔便以封地为姓,称荀氏。直到汉宣帝时,因宣帝名询,而荀与询同音,荀姓只得姓孙,连他们的先人荀卿也被冠以孙卿。

【郡望】

河南郡:汉高帝时置,治所在今河南省洛阳市。
  
【堂号】

1、作冠堂:黄帝有臣子叫荀始,创作冠(帽子)。

2、兰令堂:战国时,荀卿是齐襄王的老师,后来有人在襄王面前说他的坏话,他就去了楚国,做了兰陵令。他厌恶当时政治污浊,遂研究孔子、墨子等学问,创性恶之说。著有《荀子》一书传世。

【历史人物】

荀灌娘

荀灌娘生于晋惠帝元康元年,从小不喜欢读书写字,更与针织女红无缘,却偏爱舞枪弄剑,打拳踢腿,小小的女孩儿家,比男孩子还要剽悍。她的父母无可奈何,索性顺其天性发展,并聘请名师授武艺。荀灌娘十岁以后,已能骑马张弓,一根小银枪更是挥舞的出神入化,俨然就是个小女侠的模样。

苟灌娘的父亲是被誉为“履孝居忠,无惭往烈”的荀崧,他世袭侯爵,曾任襄阳太守,继擢平南将军,坐镇宛城,都督江北诸军事,后封曲陵公。

荀崧由襄阳太守调升平南将军,是在晋愍帝建兴元年,当时驻节宛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阳。南阳是一片平原地区,荀灌娘整天驰骋在广漠的原野上,射飞鸟,猎狐免,常常满载而归,城里城外只要一看到一骑骏马奔驰而过,大家就都知道这是荀灌娘,此时论枪如游龙飞虎,谈箭已能百步穿扬,父母爱如掌上明珠,满城军民更是交相赞誉,而此时荀灌娘实际上也才十三岁。

就在荀灌娘十三岁这年,春耕刚过,几万贼兵在匪首杜曾带领下由西域流窜到宛城。当时宛城守军仅有千人,又在青黄不接的时侯,贮存的粮草十分有限,势难长期固守,情况非常危急。

匪首杜曾原本也是官宦子弟,为奸人构陷而全家遭难,杜曾含冤莫白,竟至铤而走险。初意是为父报仇雪恨,后来却因召募的匪徒成份复杂,渐成骑虎难下之势,骚扰州县,奸淫掳掠,所过之处,庐舍为虚,朝廷连番围剿。于是流窜宛城,想取得这个富庶的地区,作为根据地,休养整备,再图大举。

荀崧自忖城中兵力薄弱,守御尚且不足,更不可能轻言出击,然而长此困守,待至矢尽粮绝又当如何呢?想来想去,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派遣一个智勇双全的人突围出城,驰往临近的襄阳求救。因为襄阳太守石览,是荀崧的旧部,这时他驻守襄阳,兵强粮足,雄视一方,只要能发兵前来,必可解救宛城之围。荀崧把自己的计划向文武官员宣示以后,大家虽然十分赞同,但却没有一人愿意担任突围求救的任务。

荀崧感叹不已,正在一筹莫展的时侯,蓦然间,荀灌娘由屏风后转出,朗声说道:“女儿愿往襄阳投书请援!”荀崧大惊,加以拒绝:“满庭文武都不敢担此重任,你一个小小女孩子,如何能够突出重围,又如何能够抵挡贼兵的追杀?”不料荀灌娘却答道:“女儿虽然幼小,但却习得一身武艺,乘敌不备,出其不意,必可突围而出。与其坐以待毙,何不冒险一试?倘能如愿,不仅可以保全城池,实际上也拯救了黎民百姓的生命财产,如果不幸为贼兵所阻,顶多也不过是一死而已,同是一死,何不死里求生,冒险一行呢?”

事实确实如此,荀崧考虑良久,又作了一番研究与安排,终于同意了女儿的请求,于是选派了壮士十余人,组织了一支闪电突击队,藉着浓浓的夜色作掩护,一涌而出,向襄阳城飞奔而去,马快情急,穿垒而过,贼兵措手不及,眼睁睁地看着一队人马消失在黑暗的远方。

一路奔波,第三天的午后抵达襄阳,襄阳太守石览看到老上司的求救信,又听到荀灌娘的慷慨陈词,对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子甘冒矢石,突出千军万马包围的精神和胆识,不禁大为感动。当即发兵,而且还修书一封连夜飞驰荆州太守周仿,请他协同出兵解救宛城之围。
  
最后两方大军赶到救援,如火如茶的战斗在宛城四周展开,荀灌娘挥舞银枪左冲右突,于是大获全胜。
  
荀灌娘以一个十三岁的小女子,竟能力排众议,突出重围,以其勇毅与纯诚,搬来大军救援,复以奋不顾身的胆识与豪气,连番击杀贼将,获得辉煌的胜利,宛城所有的军民赖以保全,整个国家也深受其利,荀灌娘能够名垂千古,实非偶然。只是正史上没有提及她尔后的一切,稗官野史中也找不到除此之外的一点儿蛛丝马迹。

羊(ㄧㄤ?)。(yáng)

【历史来源】

1、周官羊人之后,以官为氏。周代有个官职为羊人,所以后代子孙便以官职为姓。

2、出自于祁氏,原本为羊舌氏,为春秋时晋国大夫祁盈之后。一开始封于羊舌(今山西洪洞、泌县一带),其后代子孙便改姓为羊舌氏。后来去舌为羊氏。

3、出自于姬姓。春秋时,晋靖侯的儿子公子伯侨有位孙子名突,晋献公时封为羊舌大夫,子孙称作羊舌氏。羊舌突有五个儿子,其中大儿子羊舌赤,字伯华,二儿子羊舌胼,字叔向,两位都是晋国贤臣。春秋后期,羊舌氏被其他晋卿攻灭,其中有位子孙逃至国外,改姓羊。

【郡望】

1、泰山郡:山东泰安县境。
2、京兆郡:今陕西长安。

【堂号】

种璧堂:汉代羊公,名伯雍,施舍茶汤3年。有一人喝了以后从怀中掏出一升石子,对羊公说:“你种了这石子,可以得到美玉,还可以得到漂亮的妻子。”羊公就把石子种了下去,果然长出玉来。邻居徐氏有一女儿很漂亮,没有订婚,因为她要讨一双白璧做的彩礼才许亲。羊公知道了,便跪到种石子的地方去挖。果然得到五双白璧,欢天喜地送到徐家。徐氏一见就许了婚。结婚后,生了10个儿子都很有才。羊公后来做了宰相。

【历史人物】

羊祜

羊祜(西元221―278年),字叔子。泰山南城(今山东省费县西南)人。魏末任相国从事中郎。晋武帝(司马炎)篡魏后,与羊祜策划灭吴计谋。

泰始五年(西元269年),以尚书左仆射都督荆州诸军事,出镇襄阳。羊祜在出镇襄阳期间,着力经略荆州。他首先设奇计诱使东吴放弃了石城(今钟祥县治)这一重要军事据点,由晋兵占据,解除了吴对襄阳的威胁,有力地控制了东吴的荆州夏郡(今鄂州)在汉水东、长江北的大片土地。

接着晋武帝即刻下诏撤销江北都督,改置南中郎将,并把原属江北都督管辖的驻汉东、江北部队,划归荆州都督羊祜统率,使其兵力扩大到八万多人。羊祜抽调四万人垦田八百多顷,改变了羊祜初到襄阳时军无百日粮的状况。

不久,荆州八万多士兵已经积有十年余粮。与此同时,他对东吴的百姓尽心照顾并关怀备至;对东吴将士以德予以招徕;对东吴驻荆州的统帅,派遣使节与之经常交往,发展良好交情,使之各自保守疆界,互不侵扰,即所谓“从容以收大功”。

他还屡呈灭吴方略,屡荐平吴良将,先后推荐王浚留任益州刺史,举杜预代己。这两人都在灭吴和统一南方的战争中,建立了功勋。太康元年(西元280年)三月,灭吴的捷报传到洛阳,群臣致贺。晋武帝举起酒杯,流着眼泪说:“此羊太傅功也!”

羊祜死后,襄阳百姓在他平生尝游憩之所,建碑立庙,岁时祭祀。望其碑者,莫不流泪,因名为“堕泪碑”。

于(ㄩ?)。(yú)

【历史来源】

1、根据《世本》记载,黄帝时有位臣子名于则,发明了用麻编织的鞋子履,结束了古人光着脚的历史,因功大被封在于(今河南内乡),称为于则。于则的子孙便以封地为姓,称为于氏。通常认为,于则是于姓的始祖。

2、出自于有熊氏,以封地名为氏。黄帝的孙被封在商于(今河南省淅川)。后代子孙便以封地于为姓。

【郡望】

1、黎阳郡:西汉的时候设置了黎阳县,北魏改设黎阳郡。治所在今天的河南省中部浚县东北一带,与晋代顿丘郡的位址大致吻合。

2、京兆郡:即首都长安直辖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一带。

3、广陵郡:东汉时置。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
  
【堂号】

救民堂:明朝时,于仲宽为永新知县。那时南乡龙仁和为乱,带兵的将军要把南乡人杀光,好报他的战功。仲宽坚决反对。南乡人很感激他,生了男孩多用仲宽的姓当儿子的名,永远纪念。

【历史人物】

于谦

于谦是明朝人,他不但使明朝在生死存亡的关头,转危为安,而且他三十余年的官场生涯中,清正廉明、兴利除弊,深受百姓的爱戴。但当时政风败坏,攀缘附会、贪污纳贿的情况十分严重,使他这种半神的操守,屡屡遭受打击。

带有清风

先是参加科举考试时,因为不肯给主考官额外的礼数,故招致怨恨,由状元才被降到三甲第九十二名,几乎名落孙山。

为官时,他看到国家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可是官场里许多人不以国家社稷为重,普遍存在着妒贤忌才、争权夺利的现象,令他十分的痛心,故曾自我期许:“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那时太监王振权倾朝野,贪赃枉法、作威作福。每逢朝会,晋见王振的人都要奉献一些金银财宝,以求得仕途顺利。于谦上京奏事,每次都是两手空空、不带一物。如果有人劝他即使不带金银珠宝,也得带点土产、做点人情,以免得招来祸患时,他往往挥动两袖,笑着说:“带有清风!”

不畏权势,兴利除弊

于谦相貌英挺、头脑清晰,每次上朝奏事都是声音宏亮、有条有理。当时汉王朱高煦在山东叛乱,宣宗御驾亲征。高煦兵败跪于军前,于谦秉承宣宗之令,以高亢的语调,历数高煦的罪状,高煦浑身战栗,顿首称:“臣罪万死!”宣宗对于谦的表现非常满意,论功行赏时,赏赐与出生入死的将领相同。

虽然是七品的小官,但他的优异表现,使宣宗对他另眼相看。明朝设立巡抚时,宣宗钦点于谦为兵部右侍郎,负责巡抚河南、山西两省,把他一下子从七品直升至三品。于谦不负众望,足迹遍历两省各地,到处视察政事、兴利除弊。这一段期间,他创行平粜条例、义仓、平准仓、惠民药局,并且无偿贷给贫民大量粮食、加筑黄河堤岸、允许百姓直接到衙门申冤等,使两省百姓的生活,获得极大的改善。

总之,为了黎民苍生,于谦不惜得罪权贵,做了许多大刀阔斧的改革,可以说他人到哪里,正义公理就跟到哪里。

穿盔戴甲,力挽狂澜

后来,明朝边防日益吃紧,兵部事务日益繁重。在此紧要关头,于谦奉命入京,担任兵部左侍郎一职。

当时蒙古瓦刺军席卷南下,英宗听信太监王振的话,御驾亲征,结果土木堡一役,明朝五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英宗也被俘虏了。消息传来,人心惶惶,有人主张南逃、有人主张投降。在危急关头,于谦挺身而出,痛斥主张逃跑或投降的人,并立即调集各路兵马保卫京城。

瓦刺军以英宗为人质,要明朝投降,否则就要杀掉英宗。此时又有人主张献城投降,以保英宗之命,于谦义正词严地质问:“到底国家重要,还是英宗个人的生命重要?”坚持拒绝敌人的最后通牒。

于谦一面调兵遣将,一面加强长城各关口的防守,同时要求严惩土木堡战败的祸首王振及其党羽。此举大快人心,令朝廷上下士气为之一振。受到他的鼓舞,朝中大臣也逐渐恢复了信心,并以朝中不可一日无君为名,拥立嗍王为皇帝。

调集相当的兵马以后,于谦亲自穿上盔甲迎战敌人,将士们在他的激励下,决心背水一战。敌军的首领也先此次入侵,势在必得。不料,嗍王即位使他的要挟失败,而于谦的英勇更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在于谦的奋战不懈之下,瓦刺军大败,也先仓皇带着英宗逃出关外。

明朝获胜后,论功行赏,于谦功劳最大,但他却说:“四郊多垒,卿大夫之耻也,岂敢邀功!”并将胜利归功于全体将士。

以莫须有的罪名遇害

于谦对也先的诱降、胁和、反间等各种阴谋诡计,一一予以击破。瓦剌因屡次失败,厌战情绪日益高涨。也先见明朝无机可乘,于是遣使求和,并表示愿意归还英宗。不久,英宗被接回北京。对于英宗的归来,景帝大伤脑筋,经过一番琢磨,让他居住在皇城内的南宫。

几年后,景帝突然病倒。石亨、徐有贞等奸臣见机不可失,于是率领千余名士兵,撞倒宫门,拥英宗复位。这一场宫廷政变,史称“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

英宗复位后,徐有贞等人以“意欲”迎立外藩为帝的罪名,诬判于谦与大学士王文两人谋逆。审讯时,王文道:“迎立外藩须有金牌、符信,而且遣人必须使用马牌,究竟有无此事,向兵部查证即知,何以无故冤枉人呢?”徐有贞强词夺理说:“事尚未成,当然没有实迹可查,但有此心即已可诛。”王文大声说:“犯罪必须有证据,怎可任意揣测人心,陷人于死罪?”于谦平静地对王文说:“算了,徐有贞等欲公报私仇,辩论又有何用?”审判官萧维桢插口道:“于公可谓明白人,事关朝廷大事,承认死,不承认也是死!”说完就将他们判处死刑,并下狱治罪。

死刑消息传来,山西、河南两省计有一万多人连夜奔赴京师,要求释放于谦。绅民们在奏书中说他做河南、山西巡抚时政绩斐然,并列举他设立尚义仓、平淮仓、治理黄河、免除税赋等事迹,而且说他是两省百姓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慑于绅民的压力,王振不得已只好释放于谦,并降职使用。绅民知道后,又再一次奔赴京请愿,王振只好让于谦官复原职。

纵使如此,死刑案还是奏请英宗裁决。英宗见到奏章时,犹豫地说:“于谦实是有功,不应加刑。”徐有贞奏道:“不杀于谦等,今日之事有何名誉可言?”英宗只好诏令于谦死刑。他死后,英宗派人去抄他的家产时,才发现他“家无余产,萧然仅书籍耳。”

后来继任的兵部尚书陈汝言贪污纳贿,使于谦整顿国防之前功俱废。不久,塞上又边警频传,英宗方愀然叹道:“倘使于谦在,北虏安敢如此!”

于谦死后葬于杭州西湖,后人称为于少保墓,与岳忠穆相映生辉。每年清明时,男女老幼至墓前拜祭者,络绎不绝。

惠(ㄏㄨㄟ?)。(huì)

【历史来源】

1、源自于黄帝的后代,以祖字为氏。远古时期,黄帝之孙叫颛顼,颛顼之孙叫吴回。而吴回有位儿子叫陆终,陆终的第二子叫惠连,其子孙便以祖上的名字“惠”命姓。

2、出自于姬姓,以谥号为氏。周朝时,有位君主叫姬阆,称号惠王。于西元前676-西元前652年在位,死后谥号为惠,史称周惠王。于是后代子孙便以祖上的谥号为姓,称为惠姓。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和《万姓统谱》的记载上考证,惠氏的家族历史约在2600年左右,所以惠氏后人尊周惠王为惠姓的得姓始祖。

3、出自于满族旗人和小数民族的改姓。根据民间传说和有关料佐证,清朝年间,惠氏还增加过新的血液,这就是当时满族旗人改姓惠。如富察氏。道光年间官拜陕甘总督的惠吉,满洲镶黄旗人;同治年间的广西提督惠庆,出身于正黄旗。此外,瓜尔佳氏、萨尔图克氏等也改成了惠姓。(这一点与民传说的惠姓人与富〔音〕不通婚互相印证。)

【郡望】

1、琅?郡:秦始皇时置。相当于现在山东省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
2、扶风郡:汉武帝时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扶风郡,治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西。
  
【堂号】

1、景言堂:宋朝时,常熟知县惠畴,勉励农民勤于农事,发动人民学文化,表扬奖励好人,惩罚坏人,把地方治理地很好。他建了一座阁子,丞相在上面题上“景言”两个字作为对他的旌表。

2、惠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扶风堂。

【历史人物】

惠士奇

惠士奇(西元1671-1741年),字天牧,一字仲孺,号松崖,又号丰农,晚号半农,人称红豆先生。清朝江苏吴县人。官编修、侍读学士,曾典试湖南,督学广东。传父周惕之学,撰《易说》、《礼说》、《春秋说》,搜集汉儒经说,征引古代史料,加以解释,方法较宋儒为审慎缜密。

父名惠周惕,子惠栋亦以文名。康熙五十年進士,两次担任会试同考官。雍正初年,负责修筑镇江城,因资金不济停工,削籍归里。乾隆元年(1735)恢复为侍读,免除修城欠款。叫他纂修《三礼》。过了四年,告老回乡,卒于家。

士奇师承家学,盛年在繁杂的政务之暇,兼治经史。晚年,对“经学”尤有研究,极力矫正汉儒王弼以来空疏说经的弊病;在注疏礼制方面,在古音古字上,不让以往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再出现,并援引诸子百家之说,来相互引证以确定其真义。对《春秋》、《大学》等都有深入、独到的研究。

他的著述很多,有《易说》六卷、《礼说》十四卷、《春秋说》十五卷、《大学说》一卷、《交食举隅》三卷、《琴笛理数考》四卷。长于赋,清圣祖尝问廷臣谁工作赋,蒋廷锡以王顼龄、汤右曾与士奇对。其诗沈德潜谓为“近唐人,以自然为宗。”著有《红豆斋诗文集》。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