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49):程嵇邢滑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9年07月01日】

程(ㄔㄥ?)。(chéng)

【历史来源】

1、出自于风姓,是重和黎的后裔。重、黎是古史传说中的“五帝”时期的人物。他的后裔伯符(一作乔伯)在西周前期被封在程地,建立了程国。古程国的地望在汉晋时期的洛阳上程聚,也就是现在河南省洛阳和偃师交界处。程国的居民以国名为姓。

2、以地名为姓。传说,周宣王之时,重黎的裔孙程伯休父入朝为大司马,后又因攻占徐方(今山东滕县东南薛故城)有功,被封到程邑(今陕西咸阳市东,也有人说在今洛阳市东),他的子孙有一部分人便以地名为姓。

3、出自于姬姓,是荀氏后裔以邑为姓而改。根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晋国荀氏的支子(非正妻长子或妾生子)居住在程邑(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而后代子孙便以邑为姓。

4、别的民族和姓氏改为程姓。清代满洲八旗成佳氏集体改为程姓。

【郡望】

1、广平郡:汉景帝中元元年(西历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治所在广平(今河北省鸡泽东南)。相当于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东汉废入巨鹿郡,三国魏初复置郡。

2、河南郡:汉高帝二年(西历前205年)改秦三川郡置郡,治所在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相当今河南黄河 以南洛水、伊水下游,双自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以北原阳县。

3、安定郡:西汉元鼎三年(西历前114年)置郡,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相当于今甘肃省景泰、靖远、会宁、平凉、泾川、镇原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中卫、同心、固原等县地。隋初废。

【堂号】

1、明道堂、伊川堂、立雪堂:都是根据宋朝时的程颐、程颢说的。程颐、程颢兄弟二人都是大儒,周敦颐的学生。程颐,人称“伊川先生”,程颢,人称“孟子以后一人而已”。因为他二人能继承孔子的传统,故称“明道堂”。二程讲学,迟到的站在门外侍听,雪深三尺不知寒,有成语“程门立雪”,故名“立雪堂”。

2、程姓又以“安定堂”、“广平堂”、“叙伦堂”、“宏礼堂”等为堂号。

【历史人物】

程颢

程颢(西元1032年――1085年),字伯淳,河南洛阳人。又称明道先生;程颐(西元1033年――1107年),字正叔,又称伊川先生,被世人称为“二程”,是北宋著名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

嘉佑年间举進士后,任?县及上元县主簿、晋城令。有治绩,官至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曾参与王安石变法,后因反对新法,被贬至洛阳任京西路提点刑狱。与先后被贬至洛阳的文彦博、吕公着、司马光等相互联系,继续反对新法。

哲宗即位,司马光执政,荐程颢为宗正寺丞,未及行即病逝。嘉定十三年(1220),赐谥纯公。淳佑元年(1241)封河南伯,从祀孔子庙庭。

程颢早年受父程?之命,与弟程颐向周敦颐问学,由此立志于孔子之道,又泛览诸家。由于他和程颐长期在洛阳讲学,故他们的学说亦被称为洛学。

程颢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题。他把理作为宇宙的本源。就天道的内容来说,程颢形容它是“生”,谓世界生生不已,充满生意,提出“天只是以生为道”,故“天地之大德曰生”。他认为生是天道,是天地之心,于是称天道为仁。

按程颢的说法,在生生不已的天道之下,通过阴阳二气的襟擂化生,产生天地万物,人只不过是得天地中正之气。故“人与天地一物也”。因此对于人来说,要学道,首先要认识天地万物本来就与我一体的这个道理。人能明白这个道理,达到这种精神境界,即为“仁者”。故说“仁者浑然与万物同体”。

他并不重视观察外物,认为人心自有“明觉”,具有良知良能,故自己可以凭直觉体会真理。程颢哲学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的学说。他追求所谓浑然一体的精神境界,在方法上是通过直觉冥会,达到所谓物我合一。

他的思想多散见于语录、诗文中。明末徐必达将他与程颐的著作汇编为《二程全书》。

嵇(ㄐㄧ)。(jī)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姒姓,稽姓所改。上古时候,会稽曾是大禹召集天下诸侯开会的地方,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政治文化重地,大禹死后埋葬在会稽山,他的后代在会稽山上建立了宗庙。夏朝君主少康即位,将王子季抒封于会稽,称会稽氏,便以稽为姓。到古代汉朝初年,会稽氏的后裔迁到礁郡的嵇山,便又改为嵇姓。此后,会稽氏的后裔就以嵇作为姓氏。

2、出自于北方少数民族所改。根据《魏书•官氏志》资料上记载,南北朝时,北魏鲜卑族有复姓统稽氏、纥奚氏,迁徙定居中原后,改为汉姓嵇,遂成嵇氏。

【郡望】

1、河南郡:秦时为三川郡,西汉更名河南郡,东汉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

2、谯郡:治所在今安徽省、河南省之间的地区。嵇氏望族居于谯郡,就是现在的安徽省亳州一带。

【历史人物】

嵇康

嵇康(西元223年-263年),字叔夜,谯国栾县(今安徽宿县)人,他是“竹林七贤”之一。

其子嵇绍,后为晋朝之侍中,八王之乱中为保护晋惠帝而殉难。

嵇康少年丧父,家贫而勤学。史称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曾任中散大夫,故后世称为嵇中散。

嵇康是曹操的侄孙女婿,其妻为沛王曹林之女长乐亭主,不满专权的司马氏。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曾推荐他做官,他写《与山巨源绝交书》回应,表明自己不与司马氏合作的立场。

嵇康通晓音律。创作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合称“嵇氏四弄”,与东汉蔡邕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是我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隋炀帝曾把“九弄”作为科举取士的条件之一。他还著有音乐理论著作《琴赋》、《声无哀乐论》。

嵇康后来被人诬告,被司马昭杀害。死前太学生联名要求司马昭不要处决嵇康,嵇康则从容弹《广陵散》作别,并叹道“广陵散自此绝矣”,随后赴死。

邢(ㄒㄧㄥ?)。(xíng)

【历史来源】

1、周公姬旦的后裔。邢姓,根据《左传》上所记载:“凡蒋、刑、茅、胙、祭、周公之胤也”,明白指出了他们是3000年前制礼作乐的周公的后代。当然,更是最值得自豪自傲的黄帝子孙。

2、源自于姬姓。根据《姓考》记述:“晋大夫韩宣子之族食采于邢,后以为氏,望出河间”。邢邑在今河南温县东平皋故城,一说在今山西河津。晋国是姬姓诸侯国,晋国公族是源自于姬姓,韩姓也是源于周文王姬昌的后裔唐叔虞,他们的子孙后来由于居住在邢而以地为姓,发展成为邢姓家族的另一支。所以,这一支邢姓系周文王姬昌幼子唐叔虞之后,也是黄帝后裔。

3、少数民族改为邢姓。北魏氐族人、清朝满洲人、满洲八旗性佳氏、黎族拉海氏、蒙古族等民族中均有改汉姓邢的。

【郡望】

河间郡:汉为河间国,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省献县)。北魏时置郡,治所在今河北省河间西南。

【堂号】

邢姓的主要堂号有 “河间堂”、“守雅堂”、“三礼堂”等。

【历史人物】

邢邵

邢邵(公元496―560年),字子才,小字吉少,邵又作“劭”,河间帱(今河北任丘北)人,南北朝时期北齐才士,生于魏孝文帝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出身官宦世家。青年时居洛阳,“专与山水游宴为娱”,顾不得读书。一次阴雨连绵,闲暇无事,翻看《汉书》,“五行俱下,一览便记,无所遗忘”。此后,才开始博览经史。

他的文章典雅,词藻华丽,内容丰富行文又快,不到二十岁便名动官族缙绅。一次,他与阳固、裴杲、陆道晖等名士一起到王昕家中饮宴,席间相互吟诗助兴。酒喝了一宿,赋诗数十首,都由王昕的仆人收存。第二天早晨,仆人出了门,大家找昨夜诗稿不能得,邢邵便把几十首诗一一背诵出来,待仆人回来取出原稿对照,“不误一字”。于是大家称赞他的博学强记犹如汉末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当时的吏部尚书李神隽,对邢邵极为看重和钦佩,把他引为忘年之交。

北魏宣武间(公元500―515年),邢邵入仕为官,初任挽郎、奉朝请,后升任著作佐郎,深为领军元义看重。

孝明帝(元诩)在位期间(公元516―527年),文风大盛,邢邵的赋、辞、表、策独步当时。每有文章出,“京师为之纸贵,俄倾诵遍远近”。这期间,京都洛阳的达官贵人,有初做官或官职晋升者,多请邢邵做谢表。

孝庄帝永安初(公元528年),邢邵升任中书侍郎。节闵帝元恭普泰年间(公元531―532年)兼给事黄门侍郎,不久晋升散骑常侍。尔朱兆为乱时,邵曾避居嵩山。

孝武帝太昌初年(公元532年),命邢邵“恒直内省给御史令复按尚书门下”。凡朝中任命大官,先问邢邵可否,然后施行。不久,任邢邵为卫国将军、国子祭酒。这期间,因其母年老,回乡省视,皇帝诏命地方官给兵5人,并令邢邵“岁一入朝,以备顾问”,商讨国家大事。

孝武帝死后,太子年幼,高澄辅政,邢邵出任西兖州(今山东)刺使。在任期间,廉洁善政,法度严明,下属官员如有贪赃枉法之事,都能及时处理。所以,到衙门鸣冤告状的人很少,有“桴鼓不鸣”之说。他在西兖州还修建了一些庙宇,邢邵兴修这些工程从不征用民丁, 而是调用他所管辖的军士,所以百姓安居乐业。人们为了纪念邢邵的政绩,在当地为其修生祠,立功德碑。

北齐天保初年(公元550年),邢邵被起用回朝,官拜太常卿兼中书监(与中书令职务相当而职位略高,事实上为宰相),并代理国子祭酒。当时的朝臣多任一职,兼二职者甚少,而邢邵独兼三职,又是文学之首,所以,“当世荣之”。

邢邵学识渊博,“博览典籍,无不通晓”。每当公卿会议,遇到有关典故之事,邢邵“援笔立成”,而且证引恰当。如遇皇帝让写诏旨公文,“取定俄顷”,而且“词致宏远”,与当时著名文学家温子升,同时被誉为“文士之冠”,并称“温邢”,又与比他稍小的著名史学家魏收,并称“邢魏”。

天保十年(公元559年),文宣帝高洋死,太子高殷即位,诏求邢邵做哀策,后授特進,不久便去世。

《隋书•经藉志》载,“邵虽贵,不以才傲物。尝居一小屋,满置果饵,与宾客共啖,内行修谨,亲戚雍穆。”邵著有文集三十卷,(《隋书志》作三十一卷。此从《两唐书志》及《北齐书本传》)行于世。邢邵尚有诗集三十集,明人辑有《邢特進集》。

滑(ㄏㄨㄚ?)。(huá)

【历史来源】

出自于姬姓,以国名为氏。根据《英贤传》记载,“同公族后有滑氏。”再根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西周时有一个国家叫滑国,是周朝分封的同姓小国,国君与周朝王室是同族,最初建都于滑(今河南省睢县西北),后又迁都于费(今河南省偃师县氏缑镇西南),故又称为费滑。再后来滑国被晋国所灭。亡国后,滑国的子孙便以国名作为自己的姓。

【郡望】

1、下邳郡:东汉将临淮郡改为下邳国,治所下邳,在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北。至南朝宋改为郡,相当于今天江苏省西北部。

2、京兆郡:即为首都长安直辖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

3、安陆郡:南朝宋孝武建元年(西历454年)置安陆郡,唐改郡为州,宋改州为府,明、清为德

4、安府安陆县,辛亥革命以后属江汉道。

【堂号】

跻鹊堂:跻是并驾齐驱之意,“跻鹊”,意思是医术与扁鹊一样好。明朝时,滑寿写的文章很有风致,尤其乐府写得好。后来学医,他参考名医张仲景、刘守真、李明三家,融合贯通,治病时手到病除,对针灸尤其在行,医学著作很多。

【历史人物】

滑寿

滑寿(约1304~1386),字伯仁,晚号樱宁生,元末医学家,祖籍襄城(今河南襄城县),后迁仪真(今江苏仪征县),又迁余姚《今浙江余姚县》。他不仅精通《素问》、《难经》,而且融通张仲景、刘守真、李东垣三家学说,所以给人治病有“奇验”,“所至人争延,以得诊视决生死为无憾”。他更以“无问贫富皆往治,报不报弗较也”的崇高医德,受到时人的赞誉。

滑寿自幼聪明好学,善诗文,通经史诸家。先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名医王居中学医。研读《素问》、《难经》,颇有心得,遂著成《读素问抄》和《难经本义》二书。继之精心研究张仲景、刘守真、李东垣诸家之说,融会贯通,深有造诣。后来又随东平(今山东东平县)高洞阳学习针法,遂对经络悉心研究,取《内经》等书中有关经络的理论用于针灸,专研经络、针灸医理,著《十四经发挥》三卷,提出奇经八脉的任督二脉与其它奇经不同,应与十二经脉相提并论而成十四经,并在《素问》、《灵枢》的基础上,通考腧穴657个,考正其阴阳之往来,推其骨孔之所驻会,详加训释。

滑氏在针灸之道湮而不彰,经络之学已被忽视之世,力挽狂澜,使针灸又得盛于元代,并为后世针灸医家的参考规范,滑寿之功实不可没。不仅如此,《十四经发挥》流传到了日本之后,日本的针灸医学也开始盛兴起来。自元代以后,直至现今,《十四经发挥》一直传诵不绝。后世尚有《明堂图》四幅,题为滑寿撰。

据《仪真县志》记载,他少年时期曾拜学省韩说为师,学习诸子百家之书,曰记千余言,操笔为文,词雅别致,尤其擅长乐府诗歌。元朝时曾为乡举,对做官无兴趣,而攻读医籍,一生行医济世。

滑寿何以定居于余姚马渚,一种说法是他祖父元初在江南一带做官,从江苏仪真迁徙至余姚而定居。还有说是随难潮行医南下,经姚邑青山何家闼村见一棺棂抬过,有鲜血滴落,就上前称棺内之人还活着,要求履行医道。开棺是对逝者大不敬,丧家见滑寿言辞恳切,故开棺一试。果然,经一番救治,棺内人起死回生。那一家人感激涕零,路人称他为神医,将贤德、貌美少女汪如春嫁给他以作挽留。

滑寿不仅医术卓绝,而且还有文人风骨。他与当时文人名士朱右、戴良、丁鹤年、宋濂、宋禧等交往甚密。

《明史》称滑寿:“年七十余,容色如童孺,行步矫捷,饮酒无算。”在余姚马渚流传着这样的佚闻:滑寿原姓刘,因从医而改名易姓,在淮南叫滑寿,在吴中(今江苏)叫伯仁氏,在鄞城(今宁波鄞州区)叫樱宁生。樱宁,是道家追求的修养境界,谓心神宁静,不为外界所扰。

据《绍兴府志》记载,叶逢春云:“寿盖刘文成基之兄;易姓名为医。文成既胄,当劝之仕,不应而去。”这是说滑寿可能是刘基 (刘伯温)的哥哥,刘基是明朝开国功臣,曾到余姚看望滑寿,劝其弃医从官,滑寿重视气节,以元朝遗老自居,刘基劝说无效,只好回京。洪武八年四月,刘基病逝,滑寿赋《望卷悲》十章,采办祭祀所需的蒿草赴京奔丧。传说滑寿为刘基之同母异父的兄弟,大概是有实据的。

明洪武(1368-1398年)间,滑寿逝世。时年七十多岁。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