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魏崇奉佛教(历史故事)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8年09月23日】

【原文】

十一月,己丑,魏主于式干殿为诸僧及朝臣讲《维摩诘经》(1)。时魏主专尚释氏,不事经籍,中书侍郎河东裴延隽上疏,以为:“汉光武、魏武帝,虽在戎马之间,未尝废书;先帝迁都行师,手不释卷,良以学问多益,不可暂辍故也。陛下升法座,亲讲大觉,凡在瞻听,尘蔽俱开(2)。然《五经》治世之模楷,应务(3)之所先,伏愿经、书互览,孔、释兼存,则内外俱周,真俗斯畅矣!”

时佛教盛于洛阳,沙门之外,自西域来者三千余人,魏主别为之立永明寺千余间以处之。处士南阳冯亮有巧思,魏主使与河南尹甄琛、沙门统僧暹择嵩山形胜之地,立闲居寺,极岩壑土木之美(4)。由是远近承风,无不事佛,比及延昌(5),州郡共有一万三千余寺。

(出自《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四十七・梁纪三》)

【注释】

(1)《维摩诘经》:佛教经典名,全称为《维摩诘所说经》最早为前秦时鸠摩罗什译。
(2)尘蔽俱开:茅塞顿开。
(3)应务:应世之务。
(4)极岩壑土木之美:极尽山峦岩壑和寺院建筑之美。
(5)延昌:北魏宣武帝于公元五一二年四月改元延昌,公元五一六年三月再改熙平,延昌年号使用近四年。

【语译参考】

十一月,十五日,北魏宣武帝在式干殿为众僧及大臣讲解《维摩诘经》。这时魏宣武帝专心崇奉佛教,不留心儒家的经籍,中书侍郎河东人裴延隽上书,认为:“汉光武帝刘秀、魏武帝曹操,虽然忙于战争,但是未曾废弃书籍,本朝先帝孝文帝在迁都洛阳和行军之间,手中的经书都不肯放下,实在是学问有很多益处,不可以临时中断。陛下您亲自登上法座,为臣民讲授佛法奥义,在场的人瞻听之际,都觉得茅塞顿开。但是《五经》是治理天下的典范,处理世务所应首先研读的,所以乞求陛下各类经典交替阅读,孔学与释教兼蓄并存,那么内圣外王之道就全部俱备了,教义和世务也就完全畅通无碍了。”

当时洛阳盛行佛教,除寺庙里的和尚外,从西域来的僧人还有三千多人,魏宣武帝另外建了永明寺一千多间禅房来安置他们。品德高尚的平民南阳人冯亮思维灵巧,魏宣武帝指派他和与河南尹甄琛、沙门统领官僧暹选择嵩山风景优美之处,建造闲居寺,极尽山峦岩壑和寺院建筑之美。于是远近受影响,没有不信奉佛教的,到了延昌年间,全北魏境内共有一万三千多座寺庙。

【研析】

北魏一直都在实行汉化政策,亦即将儒家学说推行于民,但到了宣武帝却独尊佛学,甚至还登堂为众僧及大臣讲解《维摩诘经》。一时上行下效,全国风行,甚至也有远从西域而来的,魏宣武帝还特地为他们盖了永明寺。之后在嵩山又盖了极岩壑土木之美的闲居寺,因此远近受影响,全国兴建寺院大为风行。于是中书侍郎裴延隽上书,对宣武帝提出建言,首先肯定他登堂讲授佛法,可以让人茅塞顿开,是件好事,但儒学经典乃传统文化内涵,亦不能废,所以儒学与佛学应兼蓄并存,那么内圣外王之道就能具备,教义与世务才可畅通无碍。但崇奉佛学在当时已蔚为风气,恐怕一时难以改变当时社会现状。

其实崇奉佛学并非不好,历代君主也都尊佛崇道,只是常人应有常人的社会状态,否则全国皆成了和尚、尼姑,脱离人的社会,那也不允许的。所以裴延隽上书的言论,是相当中肯的。处理世务还是应先研读正统典籍,内化于心,当作待人接物基础,再佐以佛学,将自己当作不脱离社会的修炼人,那么整个社会道德高尚,才是合乎社会原则。

【延伸思考】

1.儒家学说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从古至今都是读书人必修的课程,你觉得他对华人有什么重大影响?(如待人接物、性格、思考模式……)
2.佛教是从印度传过来的,它让人了解生命的本质、人生的真谛……可是为什么至今只剩宗教形式,少了真正内涵?
3.宣武帝崇尚佛学,全国起而效之,跟从流行的风气,从古至今,如出一辙。因为影响深远,你想执政者及传播媒体该如何做才能导正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资治通鉴》(33) 李国祥 顾志华 陈蔚松主编 台湾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资治通鉴》今注(八) 李宗侗 夏德仪校注 台湾商务印书馆
3.《白话资治通鉴》(第十册)沈志华 张宏儒 主编 建宏出版社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