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佳句赏析:此心安处是吾乡

王舍微


【正见网2023年03月24日】

【原文及出处】

出自宋·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背景及注释】

原序: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天应乞与”一作:天教分付;“尽道”一作:自作。
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为受到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地处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其歌妓柔奴随行。公元1083年(元丰六年)王巩北归。

【赏析】

古诗词中“心安”一词出现的次数还真是不少,由此可见古人对心安的重视程度。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初出城留别》中的名句对这种心境的表现十分经典:“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对于如何获得或达到心安的境界,对此各有不同的认识和途径。

从唐代开始,很多诗人都在诗词中表现“无住”和“放下”的禅意境界。例如王维的诗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以写景致来表现抒发自己心态的放下,蕴含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希望。还有李白的《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诗中表现出了一种无住的轻松澹然,放下的宁静幽远。

唐德宗至唐昭宗年間,寒山、拾得、丰干隐居于天台山国清寺,被誉为“国清三隐”。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诗句使得苏州寒山寺闻名天下,就是这位寒山写过一首禅诗《一住寒山》:“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也是讲放下滚滚红尘中的欲望羁绊,象一只小船随风飘荡、随缘自在。再看唐代的另一位黄蘖禅师的《上堂开示颂》:“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其中讲到摆脱名缰利锁和滚滚红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里虽然讲到“不经一番寒彻骨”,但是,实际上禅师都是脱离红尘遁入深山或寺院中,脱离了世间的烦扰,并未经受世俗中各种名利和复杂的人心的魔炼和考验。

人在这个世上,一生中的很多时候都在经历坎坷和吃苦,人都希望获得幸福和减少不幸。一是希望通过个人努力和奋斗试图改变;二是在精神领域寻找支点求取心灵的慰藉而心安。在世间的迷中,谁能真正的找到心安的方向?

苏东坡的《虔州八境图(其六)》倒是点出了问题的所在:“却从尘外望尘中,无限楼台烟雨濛。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认西东。”在赣州的烟雾迷蒙中,人迷失了向背的方向,只能通过城中贺兰山上的郁孤台(高于世间层面)来辨识方位。向东是迎着朝阳走向光芒;向西则是背对阳光,越走阴影越长。其实,心安的秘诀就是这么一个通俗而简单的道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历代诗人和禅师都未能遇到在世间修炼的佛法阳光的普照,只能是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同时“一蓑烟雨任平生”。

倘如人类知道了真相,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都是高层生命安排和控制的,人的一生福份大小取决于自己生生世世携带的德和业的大小,那么,人真正的就能心安了。人所能做的就是向善背恶,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就会走向光明的未来。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诗词曲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