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三肴(2):诗穷五际 易布三爻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18年02月08日】

【原文】

诗穷五际,易布三爻。

shī qióng  wǔ jì ,yì bù sān yáo。

诗穷五际,易布三爻。

ㄕ ㄑㄩㄥˊㄨˇ ㄐㄧˋ, ㄧˋ ㄅㄨˋ ㄙㄢ ㄧㄠˊ

【注释】

(1)《诗》穷五际:《诗》为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从汉朝起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因此称为《诗经》。五际:卯、酉、午、戌、亥也。西汉初年有部分学者认为每当卯、酉、午、戌、亥是阴阳终始际会之年,政治上必发生重大变动。今文经学者将《诗经》中的篇章和阴阳五行相配合,用以推论政治得失。

《汉书.翼奉传》:“《易》有阴阳,《诗》有五际。”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诗内传》曰:‘阴阳终始际会之岁,于此则有变改之政也。’”

(2)易布三爻:爻为八卦上的横线,长的全线“一”称为“阳爻”,断开的两段线“一 一”称为“阴

爻”。每三爻合成一卦,共八卦,而二卦相重可得六十四卦。《易经.系辞上》:“爻者,言乎变者也。”

【语译】

《诗经》中记载:卯、酉、午、戌、亥是阴阳终始际会之年,政治上必发生重大变动。
《易经》中是以每三爻合成一卦。

【人物故事】

三国时期东吴的经学家虞翻研究《易经》想做注解,当时郡吏陈桃梦中见到虞翻与一道士布六爻,烧了其中的三爻让虞翻吞下,之后道士说: 易道在天,三爻足矣! 随后虞翻就懂了《易经》。

【说明】

今文经,乃指以汉代隶书文字所写的儒家经书。秦朝之后历经战乱,经书散落失轶。西汉初年,有秦朝遗儒伏生等人凭藉记忆口授《五经》,以汉隶写成,故曰今文经。文、景帝在位时期际确立齐、鲁、韩三家《诗》为博士,均为今文经流传,至武帝立五经博士、兴建太学后,今文经成为官学。

西汉中期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从孔子故居发现许多先秦古文书籍,即称古文经,偏重于训诂学。未立博士、主要流传于民间。

今文经一派提倡天人感应,有大量的占卜、阴阳学说,当时被列入学官成为正统,与古文经学者发生不少论战,形成了今古文两派学说。然而许多儒者两派的学问兼修,如东汉经学大家郑玄就以两派学问兼修而闻名。

虞翻学《易经》之事纪载于《三国志.吴书十二.虞翻传》:

翻初立易注,奏上曰:“臣闻六经之始,莫大阴阳,是以伏羲仰天县象,而建八卦,观变动六爻为六十四,以通神明,以类万物。臣高祖父故零陵太守光,少治孟氏易,曾祖父故平舆令成,缵述其业,至臣祖父凤为之最密。臣亡考故日南太守歆,受本于凤,最有旧书,世传其业,至臣五世。前人通讲,多玩章句,虽有秘说,于经疏阔。臣生遇世乱,长于军旅,习经于枹鼓之间,讲论于戎马之上,蒙先师之说,依经立注。又臣郡吏陈桃梦臣与道士相遇,放发被鹿裘,布易六爻,挠其三以饮臣,臣乞尽吞之。道士言易道在天,三爻足矣。岂臣受命,应当知经!所览诸家解不离流俗,义有不当实,辄悉改定,以就其正。”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