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18):雷贺倪汤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9年03月15日】

雷(ㄌㄟ?)。(léi)

【历史来源】

1、出自于方雷氏。是炎帝神农氏的第九世的孙子方雷氏之后,并以国名为姓。根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记载,据说方雷氏是炎帝神农氏的第九世的孙子,在黄帝讨伐蚩尤时,由于双方激战,方雷因而奋勇杀敌,早已把生命置之度外,剿除蚩尤而立下大功。战争胜利后,黄帝论功行赏,被黄帝封在方山(今河南省中北部嵩山一带),因此建立国家在此,所以后代子孙便以国名为姓。但是后来又分别为两姓,一个姓方,一个便姓雷。
2、出自于雷公。根据《姓苑》记载,相传黄帝有位臣子,名叫雷公,他是位名医,精通医术,曾经与黄帝讨论相关医学知识。而在殷纣王时,相当宠爱一位臣子雷开,所以后代孙便以雷为姓。
3、出自他族改姓和小数民族。根据《姓氏考略》所记载,东汉末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有“?山蛮”和“南安羌”改姓为雷。由于之前长期跟汉族的人民相处在一起,逐渐的分不出彼此了。此外,金时女真人阿典氏、满洲阿克占氏、景颇族春雷氏、壮、苗、彝等等各民族各均有雷姓。

【郡望】

1、冯翊郡:汉武帝太初元年(西元前104年)设置“左冯翊”的行政区,与“右扶风”、“京兆尹”合称“就畿三辅”。三国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省大荔)。北魏移治高陆(今陕西省高陵)。此支雷氏,其开基始祖为西晋雷焕之族的后裔。
2、豫章郡:汉置豫章郡,治南昌(今江西省的省会),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后世所辖渐缩为南昌附近一带。又隋改南昌县为豫章县。唐后期改钟陵县,又改为南昌。

【堂号】

1、谦让堂:东汉雷义和同郡陈重是好友。太守举陈重孝廉,陈重要让给雷义,太守不允。刺史举雷义茂才,雷义又要让给陈重,刺史不听,雷义遂装疯披发而去。
2、主要堂号:“冯翊堂”、“豫章堂”、“精易堂”等。

【历史来源】

雷万春

雷万春是唐朝逐州人,自幼学习武术,个性刚直,骁勇善战,有志为国效力,但是未得逢时。他与南霁云相识,两人义结金兰。当时传闻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变,两人誓为国效劳,他们听闻张巡是位武精学博之将领,所以相偕前往投张巡麾下为部将。

安史之乱时,张巡率领雷万春、南霁云等诸将迎战,安禄山将领令狐潮围雍丘,但因张巡出奇谋和诸将的奋战而无功败退。然而当长安失守消息传回雍丘城,雷万春得知其兄雷海青殉节消息,悲愤填膺之时,受命登城防守,想不到此时叛军万箭齐发,雷万春面部中六箭。令孤潮见雷万春中箭,立刻率兵直逼雍丘城下,可是看见雷万春仍巍然不动,挺直的站于城上,自己把面上的箭拔起而血流满面,更听闻雷万春在城上的大骂声,叛军个个心惊胆颤,仓促而退。但是后因城内粮食已尽,与张巡同殉。安史之乱平定后,朝廷嘉许其忠勇为国捐躯,谥封“雷霆驱魔大将军”,供后人祀之。

贺(ㄏㄜ?)。(hè)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姜姓。春秋时,齐桓公(姜姓)有个孙子叫公孙庆克,她的儿子庆封是以父名命氏,称为庆氏。庆封在齐灵公时是位大夫,在庄公时与崔杼曾为上卿,执掌国政。后两人再升为左右相国。后来,庆封以弑君罪灭掉崔氏,独霸朝政。于是庆封把政事交给儿子庆舍处理,自己只管吃喝玩乐,引起了朝上朝下对庆氏的不满,后来庆封的亲信卢蒲癸和王何,趁庆封外出之机,杀死了庆舍,庆封见势不妙,便逃到了吴国。吴王把朱方封给庆封,庆氏宗族闻讯赶来相聚,从此,庆氏比在齐国时还要富裕。直到西汉末,后代子孙为了避免与庆封有连带关系,因此把庆字改为同意义的贺为姓氏。
2、出自他族改姓。根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便开始实施汉化政策,将鲜卑族的复姓贺兰氏、贺拔氏、贺狄氏等等姓氏都改为单字贺。

【郡望】

1、广平郡:西汉景帝时初置,辖境在今河北南部永年县一带。
2、会稽郡:秦朝初置,治所在吴(今江苏省苏洲市),东汉时移治所在山阴(浙江省绍兴市)。

【历史来源】

贺知章

贺知章(西元659年~西元744年),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唐越州永兴人。他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擅长草、隶书,亦擅长文辞,其诗淡雅而隽永,写景诗清新通俗。贺知章个性旷达,善说笑,嗜酒。

贺知章和李白是好朋友,他们都非常喜欢喝酒,故有“酒仙”之称。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曾提到,贺知章喝醉以后,骑在马上前俯后仰的像是坐在船上一样,后醉眼昏花的掉進井里,他干脆就在井底睡着了。常人就算喝得烂醉,当冷水一喷也会醒过来,但是贺知章喝醉落到井里也醒不来。

贺知章住在西京宣平坊时,常见一个老翁骑着驴在街口出入。经过五、六年,贺知章发现老翁的衣着、举动并没因岁月改变而改变,不禁产生好奇。后来从邻居口中知道老翁姓王,是在市场卖钱串的老人。贺知章觉得王老绝非平凡人,深藏不露,所以亲自登门拜访,并想要拜他为师。

一天,贺知章夫妻将一颗明珠赠给王老,说:“这是从家乡带来的明珠,我们都把它视为宝贝收藏着,今天特将它献给先生,希望先生能多加指导。”王老接受明珠后,就差遣小童到市场买芝麻饼,王老拿饼招待贺知章,贺知章看着珍藏多年的明珠,竟变成贱价的芝麻饼,心里即使不高兴,也忍着不说。王老知道贺知章的心思,说道:“想要得道,就要用‘心’,你送我明珠,无非是想讨好我,送不送明珠跟得道根本就是两回事。你对身外之物看得如此重,又怎能修成呢?如果你真心想求道,那你该摒弃世俗到深山里去努力可能有希望。”贺知章听完后好像有所领悟,就拜谢王老回去了。


倪(ㄋㄧ?)。(ní)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姬姓。根据《通志•氏族略》、《姓氏考略》及《辞源》记载,春秋时,邾武公将第二个儿子封在啜此城在今山东滕州境),建立喙??蟠?铀锉阋怨???铡6?谡焦?保?国被楚国灭亡,为了逃避仇人便把阝去掉,再儿字旁多加人字旁,因而变成倪姓。
2、出自于他族改姓或少数民族。根据《魏书•官氏志》记载,后魏代北复姓贺嗍细泥姓,后又改为倪姓;而在清朝满洲八旗人当中有倪姓;满、蒙古、土家等民族均有倪姓。

【郡望】

千乘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千乘,故城在今山东高青县高苑镇北。辖境在今山东北部博兴、高青、滨县等地。

【堂号】

自立堂号 经锄、锄经、带经、怡德、世德等等。

【历史来源】

倪元璐

倪元璐(西元1593年~西元1644年)字汝玉、玉汝,号鸿宝、园客,浙江上虞人,是明代的忠臣。天启二年考中進士,倪元璐为人正直廉介,不畏惧强权官至礼部尚书、翰林院学士、超拜户部尚书。善诗文、书画,工行草,山水笔墨秀逸清润,并善画山水、竹石,石多突兀状,喜用水墨生晕之法。李自成攻陷京城时,倪元璐自缢而亡,谥文正,清代时追谥文贞。著有《倪文贞集》传世。

汤 (ㄊㄤ)。(táng)

【历史来源】

汤,出自于成汤,成汤是帝喾之子契的第14世孙,名履。在夏朝末年,成汤在商族当上首领,由于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的拥护。他本来居住在亳,为夏方伯,专主征伐。夏末时,由于夏桀无道,成汤受天之命,征伐夏王朝。成功后,定都于亳。其子孙中有一支以谥号命氏,成为汤氏。

直到西历前11世纪,周公平定武庚的反叛后,把商的旧都周围地区分封给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建立宋国。传至偃,自立为王,偃的弟弟叫昌,昌生隆,又改姓子。只是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担心央祸后代子孙,便又改汤姓。

【郡望】

1、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景帝改为国,治卢奴(今河北定县)。
2、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西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县)。

【历史来源】

成汤王

成汤王为人宽厚仁慈。有一天,他外出到郊外,看见有人在郊野四面张着罗网捕鸟雀,并向天祷告说:“从天而下的,从地上出现的,或从四方来的禽兽,都投入我的罗网。”成汤王心中不忍感叹的说:“嗳!这样就把禽兽全都打光了!如此网罗捕捉,其残酷的手段和暴君所为没两样!”因此命张网的人除掉三面猎网,留下一面,并改祝词为:“想往左边走就往左走,想向右边逃就向右逃。欲高者高、欲下者下,任由你飞翔。只是舍命要死的,就進我的罗网吧!”各诸侯听到这件事后,都说:“成汤之德连禽兽都能受到他的恩惠,何况于人呢!”后有三十六国归顺了商汤。这也是成语“网开一面”的由来。

而当一个帝王真心的为民祈祷时,他的德行就会感天动地。商朝初年,连年大旱,滴雨未落,连续七年的旱灾,使河干井枯,草木枯死,禾苗不生,庄稼无收。因此,成汤王就在郊外设祭坛,祈求天帝下雨除旱。史官受汤之命,说了六条责备自已的事以求天帝赐福降雨。尽管史官天天祭礼,苦苦哀求,天帝依然没赐福降雨。

大旱持续到第七年时,成汤王命史宫在一个叫桑林的地方设祭坛,他亲自祭祀求雨,但仍未见下雨,他就命史官占卜,占卜后说:“祭祀时要用人作祭品。” 成汤王长叹一声说:“我祭祀求雨是为造福百姓,怎能让人民作牺牲呢?就用我来代替吧!”于是命左右把祭祀的柴火架起来,后将自己的头发和指甲剪掉,沐浴洁身,向上天祷告说:“我一人有罪,不要连累万民;万民有罪,都在我一人,请上天对我这个罪王進行惩罚吧!”祷告完,成汤王登上高高的柴堆,百姓个个泪如泉涌跪在周围,到了点火的时候,突然天空乌云四合,大风乍起,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人们在欢呼中把成汤王从柴堆上扶下来,送回宫中。这就是历史上的“汤祷桑林”,大家都认为是成汤王的为民牺牲的精神感动了天帝,才使得天降甘霖,解除旱情。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