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10):柏水窦章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8年11月30日】

柏 (ㄅㄛˊ)。( bǎi)

【历史来源】

1、源自于古柏国。相传上古东方部族,柏皇氏族首领的名字单叫芝,并把柏树为图腾,所以合称为柏芝。居住在柏皇山,所以后代子孙便以柏为姓氏。而黄帝底下的臣子-柏高传,是柏国的开国君。柏国历经夏、商、周等各朝代,在春秋时被楚国所灭亡,所以子孙便把柏国的柏当作姓氏。
2、出自于赢姓。根据《史记.秦本纪》所记载,尧帝的臣子大费受命要辅佐舜,负责调教训练鸟兽,且鸟兽大多都被驯服,又称作是柏翳,所以舜便赐赢姓。

【郡望】

1、济阴郡:东汉改西汉时,梁国改为济阴国,又改为陶国,后来改济阴郡,晋朝改名济阳郡,治所在定陶(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北)。
2、魏 郡:西汉初年置,辖境今河北省大名至河南省滑县,山东省冠县一带,治所在邺县。
3、平原郡:汉代所置,治所在平原(故城在今山东平原西南),辖境相当今山东平原、陵县、禹城、齐河、临邑、惠民、信阳等地

【堂号】

忠恕堂:柏姓宗祠堂号忠恕堂。

【历史人物】


柏丛桂

柏丛桂,江苏扬州宝应人,又称“宝应老人”,明代水利工程名人。在当时的里运河是河湖不分的,只有东边有堤岸,每逢狂风大雨或满水期,船只就如同在海上航行,常有翻覆的危险,从宝应至高邮界首段更危险。洪武年间,柏丛桂根据自己的河工经验和实地考察结果,提出“必有重堤,左右翼夹,与湖隔离,运道乃安。”的治河主张,动用淮扬民工五万六千人,用砖包修砌湖堤,从宝应槐楼起,南到界首,在湖的东岸开直渠共四十里,并引水入渠作为船只的航道,避免了湖上风险,乡人呼之为“柏家堰”。

经过明代200多年的努力,里运河连续分段砌筑重堤的工程,终于使河湖共用的西堤连成了一线,从此,运河真正与沿河湖泊分离,而成为人工河渠,不但有效的改善了淮扬运河的通航条件,而且成为今日里运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水 (ㄕㄨㄟˇ)。( shuǐ)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姒姓。根据《姓氏考略》、《姓苑》等记载,远古大禹治水时,有很多其他氏族人当水工辅佐大禹治水。大禹带领水工们到会稽山(在浙江省绍兴县东南)治水后,留下一位水工(禹的庶孙)居住在会稽,而他便把水当作他的姓,往后世世代代相传便姓水。
2、出自于古人以五行其中的水为姓氏。古人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物所构成,所以天上才会有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接着便有姓氏,分别是金氏、木氏、水氏、火氏与土氏的出现,他们各自崇拜着金神、木神、水神、火神与土神。
3、出自于共工氏,是黄帝臣共工之后,以官名为氏。根据《索引》所记载,水姓的祖先是共工,共工在黄帝时候负责掌管水利的水官。共工的后世子孙有的便以水为姓,称为水氏。
4、出自于上古时期,傍水而居之先民,以水为姓氏。根据《百家姓•姓氏起源》记载,传说从上古到战国,经过多次的战争及内乱,先后有大大小小的诸侯们逃往民间,便在民间自谋生路。其中有些傍水而居,便以水为图腾,就以水为他们的姓氏,称作水氏,尤其以浙江省一带居多。
5、出自于复姓水丘氏所简改。根据《姓氏五书》和《姓范》等记载:张澍云当时指水为姓,例如河氏、淮氏、湖氏之类。而在浙江省吴兴县及鄞县大多都姓水。或是由水丘姓氏所改写。

【郡望】

1、吴兴郡:三国时置郡,指今天的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治所在乌程。指今天的浙江省吴县。
2、临安府:宋建炎三年(西元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元代将原治于通海的南路改名为忽必烈谕言所用的临安二字作路名,管辖通海以南至边徼大片政区,路治同样在通海,直到明初才徙治于建水。临安一名也成为地理上除南宋小朝廷杭州称临安府、杭州西有临安县的又一个临安地名。

【堂号】

水姓的主要堂号有:“本源堂”等。

【历史人物】


水氏父子

水乡漠,字禹陈,明朝浙江郭县人。他在万历年间考上進士,授命为宁国知县,后调至丹阳当官,其为政清廉,为人非常有责任感。然而当地常发生灾害,他为了生产救灾,操劳成疾,因而吐血致死,百姓们都十分痛惜。

其子水佳胤,字启明,天启年间的進士,担任礼部郎。他精通典故,并熟谙兵法,升任为建宁兵备参议。水佳胤曾奉令平定白莲教之乱,并活捉了教主王森,又奉令铲除粤寇,以锐不可挡之势,剿平了60余股贼寇,后以左迁归隐句章卒。而后人在蓟州建造了水督庙,以纪念他的功德。
  
窦 (ㄉㄡˋ)。( dou)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姒姓。是夏帝少康之后,根据当地的地名为姓氏。根据《风俗演义》、《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风俗通》及《尚友录》等资料所记载,上古时,夏帝太康在位时,荒废政事,不理民情,沉沦在游乐及打猎。这时有穷国的人民知道太康要出外打猎,也不能忍受太康的处理民间的态度,于是就在黄河北岸想要阻挡太康回国。这时太康的五个弟弟和他们的母亲(即后缗),就到洛水转弯流進黄河的地方去躲避,等候太康,等了100多天,始终不见太康回来。这时他们被有穷国人发现,便被捉進去。这时,后缗已经怀孕,接近产期,便逃出自窦(洞穴地名),奔归有仍,生下少康。太康失位后,弟弟中康便继位;中康死后,子帝相继位;帝相死后,子少康继位。由于为了纪念祖上这个历史事件,少康就给他留居有仍的抒、宠两个儿子姓窦,便世世代代相传姓窦。
2、出自于少数民族,被赐改窦氏。根据《通志•氏族略》所记载,有鲜卑族赐姓没鹿回氏、纥豆陵氏,后魏孝文改为窦氏。
3、出自于战国时,魏国有窦公,而后代便简改为窦氏。

【 郡望】

1、扶风郡:后汉汉武帝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治所现在陕西省咸阳市。三国曹魏时改右扶风为扶风郡,治槐里(今陕西省兴平东南)。隋唐扶风郡即岐州。
2、河南郡:汉市帝置河南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为路,明为府。
3、清河郡:汉清河郡治清阳(今河北省清河东南)。东汉清河国治甘陵(今山东省临清东)。历代均置。北齐移治武城(今清河西北)。隋治清河,即今清河。隋唐为贝州清河郡。

【堂号】

窦姓的主要堂号有:“世和堂”、“承恩堂”等。

【历史人物】


窦燕山

窦燕山,名禹钧,号燕山,五代后晋时幽州人。他自幼丧父,靠母亲抚养长大,对于母亲很孝顺,母亲的话从来不敢违逆。可是他为人心术不正,喜欢占人家便宜,到了30岁还没有儿子。一晚,他梦见死去的父亲劝他说:“你的坏名声已经传到天庭上来了,你以后不但不会有儿子,而且还会短命。除非你现在多积阴德、多帮助别人,也许就还有救!”窦燕山醒后,将父亲的话谨记在心。

一天,家中的仆人盗用窦燕山的钱财,他竟卖自己的女儿给窦燕山,以偿还其所欠的钱。但窦燕山抚养仆人的女儿,等她长大后,便帮她嫁得好人家,使其有好归宿。又有一年,他到庙里拈香,无意中捡到黄金二百余两,他如数归还失主。乡里有穷人要结婚或办丧事,窦燕山便出钱资助,而每一年的收入,除了伏腊节日的需要外,全部都用来帮助别人。他还在家宅建书院,聚积数千卷书,聘请老师给身世寒微的人教书,供给他们丰厚的衣食,还特地关照贫苦之家,使其生活有所安顿,所以大家都很敬佩他。窦燕山不但是个行善积德之人,也成为家喻户晓的大善人!

后来,他父亲又托梦告诉他说:“现在你积了许多阴德,老天会赐你五个儿子,你的寿命也会延长。”果然,他的妻子连续为他生下五个儿子。窦燕山很重视孩子教育,而且教导有方,他遵照圣贤的教诲来教育子女,严格的教他们要孝顺父母并知道和睦相处的方法。他五个儿子在窦燕山的教导和熏陶下,个个都有相当高的成就,名声传播四方,可见学习的环境和教育的方法,对一个人的学识修养,有很大的影响。

《三字经》中的四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虽然只有短短的四语,但窦燕山的事迹,也足以证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关系。

章 (ㄓㄤ)。( zhāng)

【历史来源】

1、出自于姜姓。是炎帝神农氏的后裔,以国名为氏,而姜子牙便是始祖。根据《姓氏辨证》、《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所载,章氏的孕育地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鄣城村(现属章丘县),商朝时为鄣国。西周初,姜子牙受封于齐,建立齐国,为齐太公。鄣国被齐太公收为附庸国,后来齐太公将鄣国及临近的齐国分封给庶子。春秋时鄣国被齐灭掉,鄣国的后人本来以国名鄣为姓氏,但认为国家已经不会再存在,于是去掉鄣旁边的邑,便成为章姓。
2、出自于妊姓。是黄帝赐封的12个姓氏之一。根据《元和姓纂》记载,妊姓是黄帝赐封的12个姓氏之一,黄帝的长子是始祖。
3、出自于少数族改姓。例如清满洲人姓氏有章姓,居住在大凌河。

【郡望】

1、武都郡:西元前664年,齐国伐鄣。七月,国君胡公祥阵亡,城池失落,鄣国被灭。磬因兄亡邑,不得已逃至梁州定居。鄣国和齐国都为齐太公的后裔,鄣国的后人本以国名“鄣”为氏,今国已不复存在,为不忘同宗相残之悲剧、牢记亡国之屈辱,因而去邑为章,自立章姓,谓章磬。章氏自此始也。梁州(今陕西省汉中东),春秋时置武都郡,战国楚置梁州郡。武都郡梁州,乃章氏第一个郡望。
2、京兆郡:至磬公十八世,秦末大将章邯,任少府,为秦朝的军事支柱。为保秦皇朝安定,征战沙场。但秦二世胡亥听信奸臣赵高的谗言,欲置章邯于死 地。章邯不得已弃秦降楚,归顺项羽。项羽灭了秦国以后,把秦国的土地分为三部分,封立三个王,名叫雍王、塞王、翟王,号称三秦。章邯驻军地雍州,封章邯为雍王,称王于咸阳以西,建都废丘(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雍州(九州之一。今陕西省中部、甘肃省东南部及宁夏、青海各一部),汉以前置京兆郡。京兆郡雍州,乃章氏第二个郡望。
3、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南昌,辖境相当今江西省。章平,章邯之弟,秦末将军,随兄降楚后,仕楚为上大夫,领兵守大散关。刘邦围攻废丘,章邯命章平支援,章平被韩信大败而被俘。赦后迁居豫章。在豫章生息繁衍,人口集聚增多,形成望族。洪州(今江西省南昌),汉置豫章郡,唐以后改洪州。豫章郡洪州,乃章氏第三个郡望。
4、河间郡:北魏时治所在乐城(今河北省献县),古治在今河北河间西南。章自得姓,历周、秦、汉,至西晋,有章岩者,磬公三十七世,章平二十世,任兵部尚书,领兵四十万收大散关有功。因功高而封为河间侯,从而在河间形成名门望族。瀛州(今河北省河间),汉有河间郡(或河间国,今河北省献县)。河间郡瀛州,乃章氏第四个郡望。

【堂号】

1、复生堂:源出宋代章王容,追思怀念其亡母,其挚情感动万物,连枯竹亦复苏,于是章姓便有“复生”堂号。
2、章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思绮堂”、“河间堂”、“此洗堂”、“莱山堂”。

【历史人物】


章邯

章邯,是秦代有名的将领,曾在秦二世时率领秦军击败很多的反秦军队,最为代表的战役是定陶之战(西元前208年),章邯大破楚军而项梁战死。另外,在西元前207年他与项羽战于钜鹿,项羽大败章邯的军队,章邯立刻派司马欣向咸阳请求援兵,但当时因赵高专权,赵高不答应派兵援助,司马欣急忙逃回军营后,告诉章邯:“赵高已控制秦国朝廷,无论我们打胜仗或是打败仗,一样都会被处死的。”而章邯也担心遭赵高陷害,因此带秦兵向项羽投降,后章邯被项羽封为雍王,但其二十余万的秦降兵却被项羽下令坑杀了。

秦亡后(西元前206年),项羽分封诸侯时,把关中西部地区分封给章邯,章邯以废丘(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南)为都。后来汉王刘邦出兵关中,采用了韩信“暗渡陈仓”之计击败章邯,并围困章邯于废丘,而汉军引河水,水淹废丘,章邯不敌,最后自杀了。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