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议:网上通讯



【正见网2007年12月18日】

*正见网2007年11月6日登载“聊神话”:

纷纷众神下 东土创文化
沧桑演神奇 千古说神话

盘古开天地 造人是女娲
黄帝统华夏 神农教种茶

大禹治水患 尧舜圣贤嘉
佛道传修炼 老子和释迦

后羿射九日 嫦娥舞霓纱
龙凤呈祥瑞 钟馗把鬼抓

精彩西游记 降妖悟空夸
唐僧求佛法 观音赐袈裟

三徒一路护 万里迎风沙
苦历重重险 取经馈中华 (“馈”字欠妥贴,改为“传”)

八仙万户晓 法器顶呱呱
渡海神通显 得道乘紫霞

洞宾仗宝剑 仙姑执莲花
湘子箫一曲 拐李葫芦佳

张果骑驴走 国舅罢府衙
采和拍板唱 钟离蕉扇拿

神州留神迹 正信传天涯
敬神福德种 做恶地狱枷

圣王今在世 优昙绽洁葩 (“洁”字改为“奇”)
四海仰大法 善根遍发芽

中华故事多 真实不虚假
谁人称迷信 糊涂真该打 (此两句改为:信神得神助 不信挨鬼打;正、反两面都说到了)

此诗标题“聊神话”,甚为得体。对多数读者来讲,信不信神不是一个逻辑推理严不严密或者考证材料可不可靠的问题。他们不一定相信推理严密的论文,但可能相信生活中的具体实例或者活灵活现的民间传说。本诗以传说为基础,以轻松流畅的叙事语调,将民间传说中的神只娓娓道来,“聊”得很好。诗句基本上抓住了每个对象的特征,对于了解这些神只的读者来说,就能产生出栩栩如生的形象来。

语句流畅、语气轻松、长于叙事,是作者诗歌的典型特点。用这样的诗歌来写民间传说,特别是关于神的传说,真是恰到好处。

*正见网2007年11月6日登载“梦回远古:结缘”:

衰草荒村,残阳古街,
沿途枝叶舞。
携佳人、飘四方,
一身黄土。
落魄无泪,苦命相依,
漫漫千里求索路。

偶遇异人,授我金轮,
数语破迷雾。
佳人去、他山孤,
此情难述。
断欲修心,身老林泉,
地冻天寒不觉苦!

这首仿词体的长短句诗,通过记梦的形式,描写了作者生命的长河中最重要的一个事件:与法轮大法结缘。全诗结构工整、脉络清晰:两个诗节各含三个意群,都以自然段的形式作为标志。第一自然段纯属写景:残阳衰草,荒村古街,沿途树木在风中摇曳,落叶随风起舞。这段写景极具典型性、有丰富的比喻内涵和暗示意义:大可喻天道衰微、寰宇坏灭、人世沉沦;小可喻生命衰颓、人生薄暮、沮丧无望。其内涵之所以丰富而确定,是因为作者选择了古代诗词中具有确定内涵的典型词语。第二、三自然段紧扣上述景物的比喻内涵,写作者“携佳人”四方飘泊,“漫漫千里”辛苦“求索”,要从天地人间的坏灭、沦丧中找到一条出路。二人相依为命,于仆仆风尘的落魄苦求中,不失最后的希望。希望未失,便不致于悲泪长流。

第二节第一段写本诗的中心事件:作者遇异人、授金轮、破迷雾,结下了法缘,完成了生命长河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然而紧接着,“佳人去、他山孤”,与自己患难不离的人不在了。这里的“去”字可以多解:或指死亡,或言对未来的修炼失望而分手,甚或移情别属,等等。但无论哪一种情况,对当时的作者来说,都是五雷轰顶似的重大打击。万千苦痛碎心断肠,无以言表,故作者反以“此情难述”四字,平淡言之。这种写法反使读者仁智自见、都能受到最大限度的感动和感染。但这种写法必须要有前面的描写作为蓄势和铺垫,否则“此情难述”四字就真的会平淡而轻飘,没有任何力量了。此诗中第一节第二、三段中描写两人“苦命相依”、共同求索、两情相洽,就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最后一段以作者入道作为圆满的结束:“断欲修心,身老林泉,地冻天寒不觉苦!”读完全诗后,再回头看“佳人去”一段,又有回味无穷之感:正因为作者与佳人“苦命相依”、患难与共、情真意笃,此情就可能成为作者入道中不可逾越的障碍。“佳人”不去道难入矣!与大法一结缘,就是有师父管的人了,这样大的障碍能不管吗?“佳人去”就是顺理成章的安排了。“痛死人心,以固道心”,常人看是大失大悲的灾难,修炼人看是大慈大悲的安排。

*正见网2007年11月6日登载“诗九首”:
自修 (此诗前两句的修改主要避免用师尊原话)
师父领進门,修行在个人。(首句改为“進了师父门”,次句中“在”改“看”)
学法要恭敬,炼功要认真。
除恶要清醒,救人心要纯。
吃苦勤精進,圆满就是神。
招手
神佛地难留,人心带不走。(首句中“地难留”不确定,改“无保留”)
割舍忍苦修,天国在招手。
放下
不求人间福,不怕修炼苦。
放下名利情,登天做佛祖。(佛祖,佛教中专指释迦;末句改“成佛登天路”)
洪势
东西南北中,都炼法轮功。
五洲齐三退,恶党要寿终。(三退解体恶党主要在中国,“五洲”改为“神州”)
一身正气
--致安徽省政协常委汪兆钧
一身正气诉真语,不畏强权为真理。
敢为大法申冤屈,世人全都佩服你。 (“申冤屈”改为“来申冤”)
自选
舍尽红尘两手空,走進法中向天冲。
一出一進自己选,一天一地却不同。(改:進出世间自己选,升天入地却不同)
叩天门
功夫不负有心人,忍苦精進洗浮尘。
人间不是久留处,返本归真叩天门。(末两句合情理、生动形象)

*正见网2007年11月6日登载“诗词三首”:
快清醒--读《九评》有感(作者本拟填“西江月”,因原作不全合谱而删去词牌)
透视谎言慧眼 (改为“慧眼透视谎言”)
任尔千变万幻
层层剖析原形显
竟是画皮一片

生死已悬一线
大难迫在眼前
世人勿迷快清醒
三退性命保全

如梦令・救度

邪谎满天密布
毒害众生无数
了愿助师行
广传真相救度 (此句平仄不合,改:真相广传救度)
救度
救度
何惧妖魔阻路

卜算子 风雨路 (作者原拟填“卜算子”,因原作不全合谱而删去词牌)
漫漫风雨路
历尽万千苦
只为众生皆得度
重担一肩付

漫漫风雨路
慈悲心常驻
掸去封尘拨去雾
寰宇光明顾

红朝覆 (此诗与上面三首同稿寄来,因内涵有不妥当处而未登载)
百计千谎欲一统 顶斜梁歪却万般
山河色变秋风起 倒转权柄弹指间 (末句容易引起误解:法轮功要夺取政权)

*正见网2007年11月6日登载“踏莎行・快醒”:

客宿凡间,寄栖迷处,
茫然已忘归家路。
名情束首利缠心,
法船早到熟无睹。 (熟:本为入声字,此处当平;改为“人”)

佛主急呼,法徒衷诉, (急:本为入声,此处当平;“急呼”改“慈悲”)
世人快醒脱邪缚。 (脱:本为入声字,此处当平;改为“离”)
法轮大法度众生, (众:此处当平;改“众生”为“芸芸”)
圆容新宇永常驻。 (“永”字处当平;改“永常”为“乾坤”)

*正见网2007年11月6日登载“秋夕”:

标题原作“秋味”,据原作内涵改“味”为“夕”。
大江奔流晚霞晴,归帆近岸又一程。(此两句可读)
天高云淡南飞雁,淡血残阳落无声。(此两句化用毛词句,过于明显)

*正见网2007年11月6日登载“嫦娥奔月之天上人间”:

人间看邪党
无知邪党放卫星,毒世欺民装太平。
井蛙怎知乾坤易?胡为天变助虐急。(末句改“助虐胡为仍恶行”,避歧义)

天上广寒宫
千古神话传今朝,只为众生明大道。
机缘聚会劫数齐,射落九日红朝倒。(第三句“劫数”改“万事”)

*正见网2007年11月7日登载“诗15首”:


俗世修行情牵扯,万般难舍也得舍。
舍尽红尘无执著,方得正果做觉者。 (“舍尽红尘”造语不凡:新颖、内涵丰富)

救华夏
人心不古世风下,祸根就是党文化。(此诗内涵很好,“通情达理”;语句流畅)
道德崩溃向下滑,解体恶党救华夏。

诗歌的韵感,在押韵与不押韵的对比中会显得更强,因此四句都入韵不一定就比两句或三句入韵更好。而且,第三句尾字平仄与韵脚平仄相反,这一条规则很重要。特别是四句都入韵时,更重要。此诗第三句尾字“滑”虽然在普通话中读阳平,但原来是入声字“入派三声”的结果。因此方言中有入声的人仍然会当作仄声字处理。诗歌作者如果能把“词韵简编”或“平水韵”中“入声字”通读一遍,以后遇到时查一查,把它们处理为仄声字,就会提高自己诗作的可读性。对于写格律诗、词、曲的作者,更能减少平仄出格字的数目。

看透红尘
左顾右盼莫贪恋,人间美景泥土染。(首句生动传神)
幻景只是给人观,法徒看事用法眼。(末句有双关内涵,造句新颖而巧妙)

空手走 (此诗入情理、合大法;语句流畅、语气平正自然;好诗)
人间啥也带不走,走时都得空着手。
带着金身上天庭,天国世界啥都有。


知错就改是好人,执著敢放能成神。
佛心本是人心转,就看修心真不真。 (说得真好;好诗)

抓紧同化
没事别往人群钻,东拉西扯误时间。(生动形象,可读)
多向法中去同化,一层法理一层天。

责任重大
一个生命修成神,多少生命要受益?
不为自己为众生,修炼也要加把力。(无私之言,足以鞭策、劝勉同修)

手牵手
诗歌虽短心意长,只盼同修正念强。
正法路上手牵手,一起回天做法王。(语意诚恳、出自内心,有感人的力量)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诗词曲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