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不可违

李剑


【正见网2006年04月09日】

自古以来,人间的事从来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事情大小,神在安排着一切。千百年来,关于王位的继承人们都说尧、舜、禹时是禅让制,而后就变成了家天下,其实神就是这样安排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天命论”,讲“君权神授”,皇帝以九五之尊仍自称为“天子”,要顺天意而行,受到天意的管辖和约束。《孟子》中讲的两个故事阐发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尧让天下

尧帝把天下禅让给了舜,万章问孟子:“尧把天下给了舜,是这样吗?”孟子答:“没有。天子不能把天下给别人。”

万章问:“那么舜获得天下,是谁给他的呢?”孟子答:“上天。”

万章问:“上天授予舜天下,是反复叮咛告诫而给他的吗?”孟子答:“不。上天不会说话,只是通过舜的品性与事迹向天下人显示罢了。”

孟子又说:“天子能向上天推荐人,但不能令上天就把天下授予那人;诸侯能向天子推荐人才,但不能令天子就把诸侯的位置授予他;大夫能向诸侯推荐人才,但不能令诸侯就把大夫的位置授予他。从前,尧将舜推荐给了上天,上天接受了;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也接受了。所以说,上天不会说话,只是通过一个人的品性与事迹向天下人显示而已。”

万章问:“推荐给上天,上天接受了;公开向百姓介绍,百姓也接受了,这是怎么回事?”

孟子说:“让他主持祭祀之事,神明都享用了祭品,这就是上天接受了;叫他主持朝政,天下治理的很好,百姓都很满意他,这就是百姓也接受了。上天授予他天下,百姓也授予他天下,所以说:天子不能把天下授予人。舜辅佐尧治理天下,一共二十八年,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而是天意。尧去世后,三年之丧完毕,舜便逃到南河的南边去了(为了让尧的儿子能够继承天下)。但是,天下的诸侯想朝见天子的,都不到尧的儿子那里,而是都去了舜那里;争讼的人都不到尧的儿子那里,却都到了舜那里;歌功颂德的人,都不歌颂尧的儿子,却都歌颂舜。所以说,这是天意。在这样的情况下,舜才回到都城,做了天子。如果舜居住在尧的宫室,逼迫尧的儿子让位,这是篡位,而不是上天授予的了。《太誓》篇中说:‘百姓的眼睛就是上天的眼睛,百姓的耳朵就是上天的耳朵。’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二)禹不传于贤

帝尧禅让于舜,帝舜禅让于禹,禹却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启。万章问孟子:“有人说‘到禹的时候,道德已经衰败了。禹没有把天下传给圣贤之人,却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真是这样吗?”

孟子答:“不是这样的。上天要传给圣贤之人,便传给圣贤之人;上天要传给君王的儿子,便传给君王的儿子。当初,舜把禹推荐给上天。十七年之后,舜死了,三年的服丧期一结束,禹为了让位于舜的儿子,自己便躲到了阳城。但是,天下的百姓跟随禹,正像当年尧死后,百姓不跟随尧的儿子却跟随舜一样。”

“后来,禹把益推荐给上天。七年之后,禹死了,三年的服丧期一过,益为了让位给禹的儿子,自己便躲到箕山的北边去了。当时朝见天子的人和要打官司的人,都不去益那里,却去了禹的儿子启那里,他们说:‘他是我们君王的儿子呀。’歌功颂德的人也不歌颂益,却歌颂启。”

“尧的儿子丹朱不成器,舜的儿子也不成器。舜辅佐尧,禹辅佐舜,时间长了,对百姓施予恩惠的时间也长。启很贤明,能够恭谨的继承禹的美德。益辅佐禹,经过的时间短,对百姓施予恩惠的时间也短。舜、禹、益之间相距时间的长短,他们的儿子好坏,这都是上天安排的,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没有人故意这样安排,结果却这样了,这是天意;没有人叫他们来,他们竟然来了,这也是天意。”

孟子说:“凭百姓的身份而能得到天下的人,他的道德必然也要像舜和禹一样,而且要有天子的推荐。所以,孔子(虽然是圣人,因为没有天子的推荐)得不到天下。代代相传而得到天下的,上天如果要让他失去天下,则必须是像夏桀、殷纣王那样残暴的君主,所以益、伊尹、周公(虽然圣贤,因为所遇到的君主都不是夏桀、纣王那样)得不到天下。”

可见,天子的确是上天指派的,一切都是天意啊!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