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权叔本的得道过程看当今修炼人

李觉


【正见网2007年10月26日】

陈安世是京兆人,权叔本[1]家的仆人。禀性宽厚、仁慈。看到禽畜行于路,不忍惊扰它们,常下道避让;既便是蠕虫也不肯加害。他十三、四岁的时候,权叔本好神仙之道。二仙人化为书生,伴其出游,以试他心性。叔本不知他们是仙,接触久了,便怠慢了。

一天,叔本正在家享美食。二仙来敲门,安世進去禀报。叔本欲迎接,被妻拉住,说:“饥饿书生,定是来求饱腹的。”叔本顿时改了主意,让安世回“不在”。仙人问安世:“才刚说在,怎又不在了?”安世说:“是家主人叫如此回的。”两仙人感他的诚实,告诉他:“叔本勤苦修习许多年了,好容易遇到我们,转又懈怠了。可惜他功亏一篑啊!”又问安世,“爱不爱玩儿?”安世说“不爱”;“喜不喜欢修道?”“喜欢,但不知怎么修?”二仙说“真想修,明早在道北大树下等着。”

安世一早就到了,直到日夕,仍未见人。自语:“书生骗我”,欲归。转身见仙人立于身后。二仙调侃:“安世,来何迟也?”安世道:“早来了,怎么没看见你们?”二仙说:“一直在你身边呀!”连续三次约他,他都早早来了。二仙知道他能行,给了他两丸药。让他服药后别再饮食,并嘱其另室独处。安世遵教,二仙常来会他。

叔本常听到安世在屋里与人对话,進屋又不见人,好生奇怪。问安世,安世说是自言自语。联想他只饮水不進食,又独居,断定他已非常人;反思自己,猛醒“失贤”。叹道:“修道尊德不在年齿大小。父母能够生养我,却不能教我以道。我听说,先闻道者为师。”于是执弟子礼,拜安世为师,为其洒扫,朝夕奉教。安世修成,白日飞升。临行授道于叔本。后来,叔本也修成了。

点评:

一、利益之心与因人施教

二仙人对权叔本与陈安世,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文中可以看到,他们从叔本出游已久,而对安世的考验只有三次。为什么?

叔本出游寻仙处心积虑,仙到面前却又有眼无珠。利益之心未去,才会顺水推舟,用常人心去猜度仙人。仙人的宿命通早已看到他的所思所想、过去未来,“功亏一篑”是必然。也因为他有一颗金子一样要“修道”的心,且与安世有缘,知道他将从安世得道。所以仙人接触他,只是为了给他留下教训,使他珍惜与安世的缘份。

我们看到,历史上以及今天,许多人由于种种机缘得道,而又毁于不识道,与之擦肩而过。为他们痛。

九九年七.二零以来的经历,让我们深知,识不识师父、识不识宇宙大法?对于打压下能不能始终坚守修炼心,至关重要。认识清楚时义无反顾;迷惑时犹豫、彷徨。所以师父要我们的主意识明明白白的认清法理,知道他的珍贵。旧势力安排的因素时刻在看着我们,由于我们的人心不去而“考验”我们,增魔添难。疑惑越多魔难越多。安世虽不识法身无处不在的道理,也曾迷惑于“书生骗我”,但一经指点便听从教诲,不打折扣,不生疑惑。仙人知道他行,也就不考验他了。

二、精進不分先后

历史上的修炼,亦有许多后来者修成,而先行者作了铺垫的实例;常人的事业中这样的事例也很多。当为先行者警示。

师父在《北京国际交流会讲法》(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二日)、《新加坡法会讲法》(一九九八年八月二十二日)、《长春辅导员法会讲法》(一九九八年七月二十六日)三次讲了“后来者居上”的法。

师父说:“你们知道那个千年修道的人,他们得一点真机装在肚子里呀,装上千百年都不告诉别人的,(众笑)谁要想知道我这点东西还得交换哪。你们呢,突噜突噜突噜都说出来了,(笑)不装事儿。(众笑)”(《二零零三年元宵节讲法》)其实师父不是在说笑话,讲的是一条法理,正法难闻啊!

从上面的故事也可以看到,修炼不同于世间之事,得法先后都有其背后的原因。修炼者不能执著于得法的先后,否则误己。

三、修炼长幼、先后无分别

叔本与安世在成就了修炼缘之后,叔本没有拘泥于世人的年龄、地位,恭恭敬敬师事小安世,而且一敬多年,直到安世离去。

我们在故事中还看到,安世是在许多年后,白日飞升前才传道于叔本的。由于叔本先前的懈怠,用了多少倍的时间来考验叔本的耐心和毅力。由此可见修炼的严肃性。能再得一次机会,要恰巧有这样的因缘。

安世与叔本表面形式为师生,其实就是同修,就像我们今天一样是在比学比修。不过,故事突出了长幼、先后的无分别性。我们之间的相互恭敬应该更胜于古人,请相互检点。

文献资料:

《神仙传》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