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议:网上通讯



【正见网2007年09月17日】

*正见网2007年8月30日登载“文成公主”:

原文:“青海日月山川。汉藏和亲,远嫁途艰。珠泪成河,宝镜成海,世代流传。转瞬红尘千载,而今教授鬓斑。喜乘法船,偶遇松赞,再续前缘,圆满飞天。”首句六字形象、灵动而又内涵丰富。在“青海山川”中加入“日月”:使人间共有的日月带上了地域的特色,不言情,却情绪饱满。“汉藏和亲,远嫁途艰”概括整个历史事件,与首句一起构成完整的历史画卷。“珠泪成河,宝镜成海,世代流传”,此三句写“和亲”“途艰”的具体内涵,以类似典故的形式(此文的注解部份很重要),托出感人的历史故事。将“世代”改为“故事”,则更为准确和具体。“转瞬”两句将时空从故事的年代拉回到现在,好似沉思的人猛然惊觉。昔日公主的青丝,千载轮回后已成教授的斑鬓,这两句不言沧桑而有沧桑的感慨,说得好象很平淡,读来却沉沉的很有份量。后面的四个四言句,以“喜乘”一转,色彩明朗、胸怀开张,真有“法喜”之感。“偶遇松赞,再续前缘”则让读者分享了作者奇遇式的良缘再续所带来的喜悦。末句“圆满飞天”使故事情节和情绪都达最高潮,给作者、读者和所有知闻这一历史事件的人都带来新的希望!作者一直坚持元曲的习作,虽然很久才写一首,但每一首都能看出明显的提高和改進。此曲在格律(平仄和韵脚的运用)、内涵(特别是内容的安排)上都显得比较成熟、老练了。登载时没有挂曲牌,是因为作者选这个曲牌的名字碰巧容易引起联想。大法弟子都有一定的能量,选用一个词牌、曲牌,就会使其中涉及到的生命或结论得到承认和加强。因此我们写词、曲时都尽可能选牌子内涵比较正的为好。如果一个词牌、曲牌有不同的牌名,自己又喜欢它的句法和韵脚安排,不妨就选用其较好的牌名。比如,有的弟子填“菩萨蛮”这个词,就用它的别名“重叠金”。附带说,作者将曲末三个四言句加了一句,那是没有问题的,这个曲牌的优秀作品中也有这种例子。

补注:上述评议登载后,作者来函解释说,松赞和作者现在都是女儿身,也都是大法弟子。因此,“再续前缘”一句用字上有疏忽,应作适当的修改。根据作者所言情况及原作上下文,已将“再续前缘”改为“已结法缘”。虽然如此,往世安邦姻缘、今世殊胜同修,也是极不容易的啊,作者值得庆幸、读者亦当庆贺。亟望作者与此位有缘同修,齐头并進、精進圆满,携手共登回天归程,将已成佳话的和亲故事,接续为同归佛土的史册新篇!

*正见网2007年8月30日登载“诗六首”:

这六首诗都是写作者对大法的体悟或者自己修炼中的切身体会。由于修炼和大法都是很严肃的话题,在表达方法和词汇上往往有其固定的形式,不便独出心裁、随便“创新”,因此这类诗不是那样容易写好,要写得不逾法理而又有新意,甚至有诗意,就更难。

作者这六首诗(以及前面登载过的十首),往往能跳出程式化倾向,语言朴实而不落俗套,给人比较新鲜的感觉,因而留下较深的印象。比如“新宇之树:根源真善忍,枝叶秀乾坤;花果发清香,长天无纤尘;四时日月丽,十方处处春;大千光明相,洪微万象新。”此诗将新宇比喻为树,其生命之源来自大法。在建立起“枝叶”“花果”的具体形象后,作者便借树来赞誉新宇,实则是赞誉大法。因为用了比喻,所以读起来有新鲜的感觉,给读者更深的印象。

*正见网2007年8月30日登载“夏夜发真相资料”:

作者原拟填写宋词“踏莎行”,但因相当一部份字的平仄不合词谱,因此作为诗歌登载。原文:“荒径覆草,棘砭腾绊,翻山越岭满身汗。灯光招引赶路快,一心救人兑洪愿。//浓荫藏雀,檐巢栖燕,走街串巷动真念。鸡犬销声人安睡,册册福音送农院。”第二句中“腾”应为“藤”;第四句中“招引”改为“照引”较好;第五句中“兑洪愿”改为“践洪愿”,“兑”字属误用,以前已经提到过多次。下片开头写景,安排是好的。但“浓荫藏雀,檐巢栖燕”与全诗内涵有何关系,却看不出来。在诗歌里面(包括词、曲),任何一种写景都是为抒怀或者说理服务的。也就是现代评论家们常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条可作为作者们今后写诗歌的参
考。

*正见网2007年8月31日登载“天地行”:

原文:“万古一蓬孤/今朝作法徒/解舟飘浩海/救众上归途/岌岌擎霄汉/层层荡浊污/功成随主去/璀灿耀仙都。”这是一首五律,用韵和平仄都很规矩,对仗也工整。第二联内涵好、有诗意,而且形象美。第三联第一句“岌岌擎霄汉”有气魄,第二句因“荡”和“浊污”的形象不确定,因而全句的形象也不确定。能否读出形象来、读出的形象如何,都要看读者的形象思维能力了。

*正见网2007年8月31日登载“洪愿”:

原文:“法徒本是天上仙,助师正法下凡间。腥风血雨全不惧,众生不度誓不还。”末句“不度”改为“未度”,大法弟子主观上不会“不度”的。此诗干净利落,有内涵,可读。

*正见网2007年8月31日审阅“默默的奉献者”:

这是一首新诗,共二十八行。作者有押韵的概念和意图,但除了后面十六句之外,其余部份都不押韵或者韵脚不足。比起完全无韵的“新诗”来,当然是有本质上的差别了,因为作者已经知道怎样去押韵。另一个问题是在用词方面还要多加思索和推敲,避免一切用词不当的问题。比如“严冬瑟瑟的岁月里”,其中“瑟瑟”是形容风声(多为秋风)的词,用以形容“严冬”则不恰当。“默默的奉献者/ 迎寒而动”,这里的“迎寒而动”不但意义有些含混,而且形象也很模糊。“尘封的心/在这些默默奉献者的启迪下/渐渐的松动”,心被尘封,不是被捆着或凝固了,说“渐渐的松动”就让人觉得有些奇怪。“那一缕缕向善的灵光/便是他们苏醒的希望”,用“一缕缕”修饰“光”不太恰当,而心中的“向善的灵光”不是每个人都可看见的,况且那些“迷中的羔羊”是否从心中发得出“向善的灵光”也是一个问题。“明白真相者会心的笑容/就是对奉献者最大的奖赏”,“奖赏”一词很不恰当:被救度者没有资格来“奖赏”救他的人,说“报赏”或“感恩”还差不多。

*正见网2007年8月31日审阅“十四行诗--给爱人”

这首新诗共十四行。可能因为这个原因,作者就把它叫做“十四行诗”了。其实,外文的十四行诗是一种非常严格的诗体:在每节的句数、每句的音节数、韵脚的位置和搭配,以及全诗的诗格,都有严格的规定,其格律之严,不亚于中国的格律诗。中文的十四行诗是将外文(意大利式或者英国式)诗中的格律平行移动过来的,因此要求也很严格。正见网上登载过少量的十四行诗。作者在此诗中也注意了押韵,但因为韵脚位置不规矩而韵感不强。开头两行“你的温情我永记心中,我的爱人// 请你不要再阻止我无声的行动”,有些象外文诗的译文,不象大法弟子的话。“当那太阳落下山坳的时侯//我的同修像一群无罪的羔羊//被恶者恣意撕裂、消迹”,把大法弟子比做“一群无罪的羔羊”,不恰当:大法弟子是来救度世人的,不是任人宰割、吞食的羊羔。

*正见网2007年9月1日登载“法中畅游”:

原文:“轻波万顷法中成,日日畅游浊体清。局外诸君来一试,看看是否属真情。”这首小诗以比喻的手法讲大法修炼者在修大法中的受益和升华,又以轻松而慈悲的口吻邀请“局外”人来了解大法。措词平和可亲,构思新颖,希望我们的作者们多写这一类诗歌。

*正见网2007年9月1日登载“多奇闻”:

原文:“太湖水变臭,洞庭鼠惊人。神州邪党据,天下多奇闻。”二十个字的小诗,就得这样没有闲字而且剪裁恰当,才能有内涵并且可读。

*正见网2007年9月1日登载“威严大法徒”:

原文:“坚信师父说,谁敢来动我。若阻众得度,法力斩恶魔。”这首小诗也写得不错:因为坚信师尊而胆气壮、正气增,并向邪恶提出警告。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故可读。

*正见网2007年9月1日审阅“狱中诗:严正声明”

原文:“卑鄙手段,强迫转化;我心依旧,四书作废。”来稿后有一“背景”说明:“这十六个字是在大陆劳教所遭受迫害的大法弟子的真实反映,此诗写在狱中的墙上,或刻在门窗框上,……”。大陆狱中的弟子,受尽非人折磨,最终不放弃大法,令人钦佩、使人感动。但因这四句话不押韵,也就不好作为诗歌登载;而且因其特殊性,也不能修改后登载。我们在这里向来稿弟子说明,并请代向狱中以此四句话表达心迹的弟子致敬。

*正见网2007年9月2日登载“诗六首”:

“发真相:真相资料怀里装,骑着摩托走四方。严寒酷暑不间断,发遍大街和小巷。”第二句韵脚“方”和末句韵脚“巷”,一平一仄,平仄不相押(四句的小诗要求韵脚的平仄相同)。但因首句尾字“装”以平声入韵,我们可以用改换句子顺序来调整韵脚位置:“发遍大街和小巷,真相资料怀里装。严寒酷暑不间断,骑着摩托走四方。”

原诗来稿共八首诗,初拟登六首。登载前临时拿下一首,但标题没有改。另二首未登载的:“苦修:世人都知神仙好, 想做神仙太难了。不下苦功真心修,稀里糊涂成不了。”两个韵脚都是“了”,除特殊情况外,韵脚一般不重复使用。其它字都应尽可能避免重复,何况韵脚呢。“生死悠关:正法眼看要结束,大量众生未得度。盼望同修抓紧救,别叫众生下地狱。”第二句的韵脚“度”和末句韵脚“狱”属不同韵部,因此不相押。另外,“悠”字应为“攸”。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诗词曲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