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评议:网上通讯



【正见网2007年08月23日】

*正见网2007年7月27日登载“喜瞻前”:

原文:“莫管尘中潮起落//一心救众向天泊//它日莲台俯世间//春光处处飘仙乐”。此诗原名“莫管”,改为现标题。四句诗都有形像,第三句的形像特别生动,也很美。看来作者的诗作是在步步趋于成熟了。值得读者注意的是,末句中的“乐”是按“词韵简编”来押韵的,用现代普通话的读音就不能押“泊”了。

*正见网2007年7月27日登载“新星”:

原文:“(曾经)银河九天落,(才有)星光满人间。(滚滚)红尘遮不住,(赢得)赞语遍瑶天”。括号里是作者提供的选择版,如果选用则成七言诗,否则就是五言诗的形式。感谢作者的信任和开放态度。笔者觉得还是五言诗好,因为“(曾经)(才有)(赢得)”都不改变原句的基本内涵,主要起改变语气的作用,因此用五言形式要精炼得多。四句中前三句内涵、结构都比较好,尾句结得差些,不妨放在手边,不时想一想,或许能找到一个好的结句。

*正见网2007年7月27日登载“法驾导引・腰鼓阵”:

原文:“腰鼓阵,腰鼓阵,正法鼓雄音。阵阵鼓声寰宇震,神佛微笑鬼悲吟。回唤世人心”。词中“佛”字是仄声(普通话读阳平)而词谱要求平声,因此改“神佛”为“诸神”。此词中四个“阵”和同音词“震”以及近音词“正”,碰巧构成一种很强的节奏感,有特殊的音韵效果。

*正见网2007年7月27日登载“题学员东湖荷花池留影”:

原文:“一枝莲花映日开,万朵婀娜画中来;绿叶丛中红霞涌,楚风相邀上天台”。此诗属题画诗一类,写得自然、有意味,结句也结得轩昂而有气势。唯有末句中“天台”一词,还可再图改進,以免与其常用义“天台山”相混。

*正见网2007年7月27日登载“诗十首”:

第一首“问心”,全诗十六句。第十四句“迷中众生盼”失韵:“盼”字与“根、分、心、真、尊、存”等不相押,将该句改为“众生迷中昏”。

第二首“正行”,三言诗,共24句。末句“登归途”失韵:“途”与“求、舟、休、流”等字不相押。将最后两句“破迷雾,登归途”改为“早圆满,天国游”。

第四首“法开天门”,五言八句。第六句“明者感救恩”改“救”为“深”。

原第五首“赞‘法轮’”,因有好些句子是师父原话,比如“外旋度人”、“内旋度己”、“旋法至极”、“法轮常转”等,不宜与弟子的话混用,因此未登载。

原第七首“众生当谢”,七言八句。首句,作者给出两种选择:“宇宙大法何处寻?”和“未来大道何处寻?”。在未找到大法之前,说“宇宙大法”或“未来大道”,都不恰当,改为“茫茫大道何处寻?”似乎更好。谢谢作者的信任和委托。

原第十首“宜不迟”,将标题和末句“三退宜不迟”中的“宜不”改为“不宜”。

原第十一首“如梦令・归新”,因有几个字平仄不合词谱,因此去了标题中的词牌,作为诗歌登载。

*正见网2007年7月28日登载“诗十首”:

第二首“神韵赞二:歌传真相,舞载福音;声声慈悲,步步含神。展现美好,归正人心;启迪本性,净扫封尘。复新道德,重拾教化;洪传大法,济世救人”。开头两句中,将“歌、舞”二字位置对换,变成“舞传真相,歌载福音”。“复新道德,重拾教化”失韵:“化”与“神、音”等字不相押。改此两句为“道德重整,教化复新”。

“正法十颂文”,三言36句。“师恩浩,不可猜”改“不可猜”为“深过海”;“全救度,妙安排”中“妙”改“巧”;“层层天,开法坛;正大穹,救众迷”失韵,删去。“世间门,法启开;灭邪灵,迎未来”,法所开启的,似不应为“世间门”,故删去此行。

“全民反迫害”中“百年红朝雾慢慢”一句,“慢慢”应为“漫漫”。

“体悟大法‘圆容’理”,第二句“除恶救度水火功”,改“水火功”为“两圆融”;“成住不破圆容生”中的“生”改为“法”。

*正见网2007年7月28日审阅“诗二首”:

“扎根:师赐三件宝,鼎立根才牢。巍巍擎天柱,邪恶远望逃。”这里的“三件宝”不很明确:是“真、善、忍”还是“三件大事”?不管那种情况,说“鼎立根才牢”,都意味着“不鼎立根就不牢”,这样说容易引出误解。

“念师恩:心流感恩泪,思念救苦尊。风雨回归路,师伴又一春。”第二句中的“救苦尊”的“尊”,应该是指师尊的,但我们不能用“尊”字来表“师尊”,因为“尊”字完全没有“师”字的内涵。关系到对师父的称呼,还是应该谨慎为好。末句的“师伴”也有类似问题,无论“师伴”还是“伴师”都不是很恰当。

*正见网2007年7月29日登载“诗二首”:

“知了(蝉):知了知了知了,盛夏日日吟(或长,鸣,高)叫;可是世人知了,“三退”(或退党)平安(或未来)有保”。 在作者提供的选择中,第一个括号里选了“高”,“高叫”比“吟叫”“长叫”和“鸣叫”都更好些。其余两个括号中的选择未采用。

“明镜湖:一盈清水明如镜,日月星辰遥遥映;偶有狂风乌云过,大雨濯后愈显净。 ”首句第一字改为“盈”,因“盈”在这里不是量词,而“盈盈”是形容词,修饰湖水。

*正见网2007年7月29日登载“诗十首”:

因有一首诗临时停登,因此实登的是九首,但标题没能改。“跟上”第六句“迷中望救船”,改“救”为“渡”。

“从生”一诗,改“从”为“重”,末句“得法喜从生”,也将“从”改为“重”。“从新”和“重新”基本同义,但“从”和“重”就完全是两回事。

“了却人心”,因倒数第二句用师尊诗句“修得执著无一漏”,临时停载了。待修改后再登。

*正见网2007年7月29日审阅“登山感赋”:

这篇诗作没有登载,主要是其中的信息太具体、太特殊。为作者的安全考虑,不登为好。

*正见网2007年7月29日审阅“转动正法之轮”:

原作是一首很长的新诗,这里只是一般的谈对原作的看法和建议。无论新诗旧诗,都要满足诗歌的最基本要求:押韵。无韵不成诗,诗都得押韵。如果实在不愿押韵,可以写散文或者散文诗(即具有某些诗歌特点的散文)。旧体诗的押韵比较严,宋词和元曲的押韵就更严格。新诗的押韵稍微宽泛些:可以隔两行甚至三行押韵,韵脚也不考虑平、仄声,即平仄可以通押,也可随意换韵。但无论怎样宽,总得押韵才行。本诗在押韵上面还要多做改進。其次,新诗容易散文化。一个原因是句子写长了,又没有有意识的考虑节奏,自然就成了散文句子了;另一个原因是对于诗歌的句法没有概念,认为只是把散文句子写短些就行了。诗歌的句子要有节奏,句子的语法上也与散文有区别。这些都要靠作者自己多观察、总结、实践。最后,建议作者先写短一些的作品,比如三十行以下的吧,等到自己能把握好了,再慢慢加长。一开头就写长作品,成功的希望太小,因为作者还有很多东西都没有掌握好,写长了就更顾及不到了。写短一点的,可以集中注意力好好推敲和修改,成功的可能性更高。

*正见网2007年7月30日登载“登黄山”:

原文:“奇松怪石遍山中,浮云伴我任东西。处处佳境谁建造,鬼斧神工自天成。心中正念时时发,一路除恶步生风。他日法正山更美,普天同颂师恩洪。”如果以首句、第六句、第八句尾字“中、风、洪”为韵,则第二句尾字“西”和第四句尾字“成”都失韵。第二句容易改,将“东西”改为“西东”就行了;第四句改为“天成鬼斧与神工”,两句内涵都没有改变。

*正见网2007年7月30日登载“灭红朝”:

原作共十六句,其中第十句“赤龙已斩花已凋”,不太恰当。“花”一般是比喻美好的东西,或某一事物的精华部份或最兴盛的年代。这里是指赤龙代表的邪党已经失去了过去那种耀武扬威的势头了,因此不宜用一般的花来比喻。用“红花”比喻邪党是可以的,因此改“花已凋”为“红花凋”。

*正见网2007年7月30日登载“诗二首”:

“致大法学员:今日应从梦幻醒,邪党所为皆毒性。莫做农夫与蛇事,己受迫害毁众生。”第二句的韵脚“性”和末句韵脚“生”平仄不相同,对于四句的小诗,我们是要求同平仄韵相押的。因此改“皆毒性” 为“毒生灵”,这样就押平声韵了。

“慈悲泪:西来幽灵浸中华,五千文明遭残踏。麻木之人讥法徒,福祸自招毫不差。”首句中的“浸”改为“侵”,语义明确些。第二句的“踏”和第四句的“差”也是平仄不相押,但首句的尾字“华”却是平声,可以押“差”,因此交换前两句的次序(成为倒装句)。第三句尾字应该与韵脚的平仄相反,即当用仄声,但“徒”字是平声,因此改“法徒”为“大法”。

*正见网2007年7月30日登载“诗二首”:

“惜时:昙花一现示时短// 圣主圣王在世间//千万亿年为法缘//醒悟溶法践誓愿”。第一句中“示时短”倾向性不太明确,改为“时虽短”。第二句中“圣主圣王”意义有重复,全句改为“圣王大法驻世间”第四句的韵脚与第二句的韵脚是平仄不相押的,但第三句的尾字入韵而且是平声,因此交换第三、四句的次序。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诗词曲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