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穷节乃见:真豪杰不寂寞 遇引荐共辅佐

幸紫 整理


【正见网2010年07月22日】

宁戚生卒年不可考,春秋莱棠邑(今青岛平度)人,一说是卫国(今河南境内)人,早年怀经世济民之才而不得志。齐桓公二十八年(西元前685年)拜为大夫。后长期任齐国大司田,为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

据《东周列国志》载,周厘王二年春,齐国攻打宋国,齐桓公先派管仲率一部份军队出发。一天,军队到?山(山东临淄附近),管仲见一放牛青年冲他疾击牛角高歌,气质非凡,即派侍从把他召来,管仲问其姓名,答曰:“卫国百姓,姓宁名戚”。管仲叩其所学,宁戚对答如流。管仲叹道:“豪杰辱于民途,不遇荐引,何以自显?(名士豪杰埋没于民间,如果没遇到知音推荐,又如何出人头地呢?)我国国君大部队在后,不过几日到此,我写封信你去拜见国君,必当重用。”

数日后,齐桓公大军到此,宁戚又唱起《宁戚歌》。齐桓公听闻此歌甚感惊奇,派人将宁戚叫至跟前,问其姓名后,桓公说:“寡人率领诸侯征战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草木沾春,舜日尧天不过如此,你说不逢尧舜,又说‘长夜不旦’,你是放牛的为何要讽刺朝政?”

宁戚据理争辩,有些言辞冒犯齐桓公。桓公大怒,命令斩首。宁戚面不改色,仰天叹道:“桀杀龙逢,纣杀比干,今宁戚为第三个!”这时身边大臣隰朋上奏 说:“此人见势不屈,见威不惕,非寻常放牛的。”

桓公转念一想,怒气顿消,对宁戚说:“寡人聊以试子,子诚佳士”(我只试试你而已,没别的用意,你是个人才佳士)。这时,宁戚从怀里拿出管仲的亲笔信,桓公阅后说 :“既有管仲的书信,为何不早呈上?”宁戚说:“贤君择人为佐,贤臣亦择主而辅,君如恶直好谀,以怒气加臣,臣宁死也不自荐。”(贤君选择佳士来辅佐国政,而贤臣也挑选心目中的明君来匡助。如果大王您厌恶直言,喜好奉承阿谀,把怒气出在我身上,那么我宁死也不自我推荐。) 桓公听后非常高兴,即拜宁戚为大夫,与管仲同参国政。

宁戚不负厚望,屡建战功。后又长期任大司田(农官)。他管理农事,奖励垦种,薄取租赋,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并着有《相牛经》一卷。他仕途四十余年,对齐桓公完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起了辅助作用。

据《东周列国志》所载,宁戚放牛时自作的《宁戚歌》唱词是这样的:

南山灿、白石烂,中有鲤鱼长尺半。生不逢尧与舜禅,短褐单衣才至干。

从昏饮牛至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

这歌儿真实地表达了他怀才不遇但想一展长才的经世济国心态。更难能可贵的是,宁戚虽握有管仲的推荐信,但“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他也对传言中齐桓公的求才若渴、治国胸襟進行相应的考验!并不因有管仲的赏识与青睐就降低自己“择明主而仕”的标准,并不因有到手即来的荣华富贵而放弃自己以往所坚持的理念!这是“时穷节乃见”的放牛郎风骨!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