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苏舜钦上疏论谏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9年10月15日】

【原文】

光禄寺主簿苏舜钦(1)上疏言:“孔道辅、范仲淹刚直不挠,致位台谏,后虽改它官,不忘献纳。二臣者非不知缄口(2)数年,坐得卿辅,盖不愿负陛下委注之意;而皆罹(3)中伤,窜谪(4)而去,使正臣夺气,鲠士咋舌(5)。昔晋侯问叔向曰:“国家之患孰为大?”对曰:“大臣持禄而不及谏,小臣畏罪而不敢言,下情不得上通,此患之大者。”今国家班设爵位,当责其公忠,安可教之循默!赏之使谏,尚恐不言;罪其敢言,孰肯献纳!物情闭塞,上位孤危,轸念于兹(6),可为惊怛(7)!觊望陛下发德音,寝前诏,勤于采纳,可常守隆平。若诏榜未削,欺罔(8)成风,则不惟堂下远于千里,窃恐指鹿为马之事复见于今朝矣。”
(出自《续资治通鉴.第四十卷》)

【注释】

(1)苏舜钦:(1008年―1048年),字子美,原籍梓州铜山(四川中江),实生开封。二十七岁中進士后,作过县令、大理评事等小官,位虽卑,数上疏论朝廷大事,敢道人之所难言。
(2)缄(音坚)口:闭口。
(3)罹(音梨):遭受苦难或不幸。
(4)窜谪(音篡折):降职外放。窜,放逐。谪,官吏降职,调往边外地方。
(5)咋(音炸)舌:把自己的舌头咬住,或忍住不言。
(6)轸(音诊)念于兹:深思及此。
(7)惊怛(音达):震惊恐惧。
(8)欺罔:欺骗蒙蔽。

【语译参考】

光禄寺主簿苏舜钦上疏说:“孔道辅、范仲淹,刚毅正直,不屈不挠,以致做了御史、谏官,后来虽然改任其它官职,仍不忘進献忠言。二臣并非不知道三缄其口数年,就可得九卿辅臣之位,他们只是不愿辜负陛下委任关注的美意;不料都遭中伤,被降职放逐远去,使正派的朝臣丧失胆气,耿直的士人咬住了舌头。

从前晋侯问叔向说:“国家的忧患以什么事为最大?”叔向回答说:“大臣为了保持俸禄而不進行劝谏,小臣害怕得罪而不敢发言,下情不能上达,这是最大的忧患。”现在国家设置各种爵位,应当要求官员们秉公尽忠,怎么可以教他们恭顺沉默!通过奖赏使人愿意進谏,还怕人们不说话;加罪于敢言的人,谁还肯贡献意见呢!人情闭塞,上边的地位就孤立危险,深思及此,令人震惊恐惧!希望陛下发布德音,停废前诏,殷勤采纳忠言,可以常守隆盛太平。如果朝堂的诏榜不除,欺骗蒙蔽成了风气,那么,不仅堂下疏远于千里,愚臣还恐怕指鹿为马之怪事又出现在当今的朝廷了。”

【研析】

范仲淹因为正直勇于提谏言,故不讨人喜欢,数次被贬官,但他依然不改其好谏个性,只要认为施政有瑕疵,随即上谏。苏舜钦于是上疏仁宗皇帝,引用晋侯问叔向的一番话,言明谏官的重要性。设置谏官的目的,无非是想听到真话及建言,谏官上疏的内容,不见得要采纳,毕竟很多决策也是因人而异,各有不同思维,但最起码肯提出意见的,表示他尚忠于职守,应该尊重其所提意见。否则敢于提建言者,不但没有获得奖赏,反而遭到贬官的命运,日后就人人明哲保身,那才是国家最大的隐忧。因为上谏之路堵塞,下情无以上达,皇上仿若井底之蛙,无法及时修德,国家政策也不能获得最佳方案,那岂不是空任用了一批耗损国家薪饷的官吏。

试想,透过奖赏,还不见得有人愿意提“忠言逆耳”之事,而今孔道辅、范仲淹勇于谏言,纵使意见不采纳,也应该予以肯定,这才能达到设置谏官的目的,否则徒虚设,还不如取消谏官此一职称。

【延伸思考】

1.范仲淹因为勇于提谏言,而数次被贬官。如果换做是你,屡次提谏言都不被采纳,你会如何因应?
2.害怕得罪而不敢说真话,乃当前政坛常见之现象,为什么现代人会少了古人的风骨气节?
3.个性决定了一个人的态度,请你举例与大家分享。

【参考资料】

1.《二十六史精粹金译下》门归 主编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
2.《白话续资治通鉴》(第二册)沈志华 主编 建宏出版社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