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初级):《千家诗》七绝(二)春日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8年01月04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 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 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 ◇◇◇ ◇◇◇

chūn rì
春日

zhū xī
朱 熹

shèng rì xún fāng sì shuǐ bīn ,
胜日寻芳泗水滨,
wú biān guāng jǐng yì shí xīn 。
无边光景一时新。
děng xián shì dé dōng fēng miàn ,
等闲识得东风面,
wàn zǐ qiān hóng zǒng shì chūn 。
万紫千红总是春。

ㄔㄨㄣ ㄖˋ  ㄓㄨ ㄒㄧ 
春日 朱 熹

ㄕㄥˋㄖˋㄒㄩㄣˊㄈㄤ ㄙˋㄕㄨㄟˇㄅㄧㄣ,
胜日寻芳泗水滨,
ㄨˊㄅㄧㄢ ㄍㄨㄤ ㄐㄧㄥˇㄧˋ ㄕˊㄒㄧㄣ。
无边光景一时新。
ㄉㄥˇㄒㄧㄢˊㄕˋㄉㄜˊㄉㄨㄥ ㄈㄥ ㄇㄧㄢˋ,
等闲识得东风面,
ㄨㄢˋㄗˇㄑㄧㄢ ㄏㄨㄥˊㄗㄨㄥˇㄕˋㄔㄨㄣ 。
万紫千红总是春。

【作者】

朱熹,字符晦,又称仲晦。学者称紫阳先生,世称朱子。祖籍宋徽州婺源﹙今江西省婺源县﹚,南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出生在福建省龙溪县城外毓秀峰下的郑氏馆舍,卒于宁宗庆元六年﹙公元1200年﹚,享年七十一。

朱子十八岁中進士,累官至焕章阁待制,虽历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但任职时间仅九年,其余都花在讲学上,他的著作、学生之多是前辈儒者所无法相比的。主张穷理致知、居敬﹙专一﹚和躬行实践,他的文章以说理论道为主,但是他的诗却有自然之趣。朱子的著作宏富,其中以《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楚辞集注》、《资治通鉴纲目》、《诗集传》、《书集传》等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注释】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友相聚的日子。此处指天气晴和的日子。
﹙2﹚寻芳:找寻有香气的花草。指出游赏花。
﹙3﹚泗水:水名,在山东省中部,因水源有四,故名泗水。春秋时孔子曾在泗水之北与洙水之南的地方讲学,是儒学的胜地。
﹙4﹚光景:风光景色。
﹙5﹚新:旧的相反。此指风光景色令人耳目一新。
﹙6﹚等闲:无意中。
﹙7﹚识得:认识到。
﹙8﹚东风:春风。

【语译】

天气晴和的日子我到泗水的水边出游赏花,一望无际的风光景色让人耳目一新。
无意之中我突然领略到东风的真面貌,原来万紫千红,百花齐放就是春天。

【诗中有话】

很多的人都说这是一首寓“理”于景的诗,也有人说是弘扬儒学的诗,姑不论其目的为何,基本上它是一首写作技巧非常高超的诗,短短的四句,层次分明,起、承、转、合无一不备。起首“胜日寻芳泗水滨”是交待事情的缘由,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接续首句未了的诗意,让读者有一个完整的概念,知道泗水滨的春景美的让人耳目一新,颇有不虚此行之意。接着诗人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总结这一趟寻芳之旅,把写景转成对事物的认知,与一般诗人写景叙怀的作法确实不同,但是并没有脱离“春”这个主题。一直以来有人认为“诗中说理”是不恰当的、不兼容的,但是这首诗读下来让你不觉得他在说“理”,只觉得春风满面、春光无限。无损于成为一首名诗的典范。可见诗中说理是可行的,只是难度较高,所以一般诗人不轻易为之。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