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苛政猛于虎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7年04月04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 ◇◇◇ ◇◇◇


【原文】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1),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2)。”乃曰(3):“然。昔者吾舅死于虎(4),吾夫又死焉(5),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6)?”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7),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注释】

(1)夫子:先生,老师,指孔子。式,同“轼”,车前的横木。古时男子乘车取站姿,在车上表敬意时,就低下身子用手扶轼。这里孔子扶轼,是对妇人之哭表示关注。
(2)壹:的确,确实。重(音虫)有忧:有多重的忧痛,即连着有好几件悲痛的事。似……者:像……的样子。
(3)乃:就。这里是一种特殊用法。
(4)舅:公公,丈夫之父。
(5)焉:于此,指虎。
(6)去:离开。
(7)小子:年轻人,年长者对晚辈的称呼。识(音智),同“志”,记载。

【语译参考】

孔子从泰山旁经过,有个人在坟前哭得很哀伤。孔子俯身扶轼倾听哭声,让子路去问问是怎么回事,子路问:”您哭得这么伤心,真像是接连发生了几件悲痛的事。”妇人就说:”是的。从前我的公公死于老虎,后来,我的丈夫也死于老虎,而今我的儿子又死于老虎。”孔子问道:”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地方?”回答道:”这里没有苛刻的政令。”孔子说:”年轻人,记下来,苛刻的政令比老虎还凶猛!”

【赏析】

儒家主张“为政以德”(《论语・为政》),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孟子・公孙丑上》)。出于这种理念,针对各诸候国统治者对百姓实施的征敛无度、严刑苛法的虐政,儒家往往能较为激烈地予以抨击。这篇著名的小故事,用猛虎比喻苛政,恰当深刻,语中要害。

文章通过一个家庭悲惨遭遇的典型事例揭示苛政杀人的主题,以具体的人物形象诉诸读者的情感与良知,收到打动人心的艺术效果。妇人之哭哀戚之至,令人同情;一家三代人惨死于虎口仍不愿离开这个苛政达不到的地方,更把苛政之害民暴露无遗。小故事中没有一句正面议论苛政,而苛政之荼毒百姓的罪恶本质却昭然若揭,这正是文章妙处之所在。


【延伸思考】

1. 政策影响百姓生计,不良政策的确让老百姓受害,只有人人能从为”私”的心态转而为”公”,才是苍生之福。你觉得如何做才能达到此目标?
2.不自由、精神上的威胁,就足以使人陷于恐慌中,当今世上尚有哪些国家是处 于此种状态?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