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评注:大公无私

王舍微


【正见网2023年09月24日】

大公无私

【典故出处】

语本《管子.形势解》:  

风,漂物者也。风之所漂,不避贵贱美恶。雨,濡物者也。雨之所堕,不避小大强弱。风雨至公而无私,所行无常乡,人虽遇漂濡,而莫之怨也。故曰:“风雨无乡,而怨怒不及也。”   

【释义】

谓秉公处理,毫无偏私。

参考词语:公平无私;公正无私;至公无私。

【典故说明】

出自教育部国家语文资料库「成语典」(进阶版)网站:

“大公无私”原作“至公无私”。管子,字仲,春秋齐国颍上人,为法家始祖。《管子.形势解》中提到,风、雨对人都是一视同仁,不会因为贵贱美恶,而有大小强弱的分别,所以说风雨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特定的喜好,因此是“至公无私”的。后来“大公无私”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指秉公处理,毫无偏私。出现“大公无私”的书证如《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一回:“这种赌法,倒是大公无私,不能作弊的。”

【反义】

〔假公济私〕

假借公家的名义以谋取个人的私利。语本《汉书.卷六○.杜周传》。   

【参证】

〔天下为公〕

君位传贤不传子,天下为大家所共有共享的。语本《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评注】

何为公?《说文解字.八部》:“公,平分也。”“天下为公”的意涵也是天下为大家所共有和共享,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李康在《运命论》一文中说:“故古之王者,盖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因此,这里的“公”,是指在公权力和公共事务中做人做事的准则,秉公而无偏私。但在历史的演变中,君主或体制成了公的集中代表,而把压抑个体纳入了“大公无私”的意涵,似乎成了高尚之举。公,变成了某个家天下的一家之私。这种观念也是中国历史上“吃大户”和西方左派的思想基础。

【评析】

“大公无私”及“铁面无私”都有公正无私心的意思。“大公无私”侧重于秉公持正的宽阔胸襟;“铁面无私”侧重于不讲情面、不畏权势的公正严明。“天下为公”则源于对“大同”社会的憧憬,是中国古代儒家阐发的社会政治理想。 “天下”是由自然、地理、山川和人类共同构成的世界。上古时代的禅让制度在大禹之后便戛然而止,“公天下”被“私天下”所取代,世袭成为千年不变的制度。儒家学者意图在“私天下”的政治制度中,尽可能体现“天下为公”的取向,儒家学者劝勉君王行仁义、施仁政,尽可能做到“为公”而非“为私”。   

法家思想则把公私对立推到极端的状态。《韩非子·五蠹篇》:“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 将公与私的相背演变为正、邪二分的伦理观念。韩非子系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所言法、术、势,旨在造就君尊臣卑、上下井然的政治秩序;注重耕与战,以成霸业。这种名为公的体制或秩序,是单纯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而与道德无关。君不必有德,法不必合德。同样,任何人、事、物及行为,无论其有德与否,凡不奉于君,不利于国,即为私,便称为奸邪。

人是天地间最宝贵的生命,人类社会的发展状态也是神定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反理的社会,但同时又有觉者下世为人留下回升的正理,正是在这样的重重迷中,看谁还能遵循道德的基线,找到回家的路。而人为的社会状态的变革,若是不利于维护人类社会的道德回升,都是在推动人类的下滑。

春秋战国时代的家国关系是“家国一体”,社会的思想观念也以家为主、以国为客,立国为家。春秋战国之后的国家与私家逐渐分离,集权专制国家更是以公的名义位于私家之上,黎民百姓沦为国家的耕战工具。公的意涵也从原初的国君一心为天下百姓福祉操劳,演变为百姓的生存是为了君王或某个极权的存在需要。人如何能够从这个以公为名义的思想牢笼中冲出,找寻人生光明的未来之路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