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2年05月11日】
古往今来,能够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之内,如及时雨一般,济人之所急,实乃大善,上天亦看在眼中,给予相应的福报。所谓急事,不一而足。对于生病之人,汤药最为紧要。对于过世之人,则以办理后事为急。对于饥饿的人来说,饮食当为急需。对于婚嫁之人,有足够的聘礼或嫁妆是急务,等等。如果能够各随其急,予以周济,可以说都是济人之急。
南宋时江苏著名的医家许叔微,年少时曾向神祷告,希望自己可以登科及第。一天晚上,他梦见神告诉他:“你如果想登科,需要积阴德。”许叔微自觉家境贫寒,并无能力帮助他人,惟有医术可以积德。于是遂钻研医书和医术,日久天长,掌握了医术的精妙。之后给人看病,无论贫富,都尽心诊治,遇到危急病人,也立刻前往救治。他很快名声鹊起,救活了很多人。有一年真州疾疫大作,许叔微上门为百姓诊治,十活八九。
几年后,他再次梦见神授予的一首诗:“药有阴功,陈楼间处,堂上呼卢,喝六作五。”这一年(1132),许叔微以第六名进士及第,第五名进士叫陈祖言,第七名叫楼材,果然是在“陈楼间处”。等到殿试时,皇帝将其改为第五名,授以官职,先后任徽州、杭州府学教授及翰林学士,人称“许学士”。这是济病人之急也。
北宋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写出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在邠州(今陕西彬州)任知州时,有一天闲暇之余带着美酒与同僚下属登楼观赏风景。刚要举杯时,忽然见数名穿着丧服的人往来奔走,好像在忙什么事情。
范仲淹派遣手下人前去询问,得知是一名外地官员刚刚过世,棺椁丧葬之事都还没有置办。范仲淹于是撤下宴席,送去银两帮助这名官员的家人置办相关东西。这是济人死丧之急也。
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曾说:“吾生平所学,得之忠恕二字, 一生用之不尽”。他在庆州任知州时,有一年发生了大饥荒,到处是饥饿之人,没有粮食可吃。范纯仁于是写公文请求发放常平的封椿内库中的粮食,赈济百姓。郡官都不敢做主,说要向上报告得到允许后,才可以开仓。范纯仁很生气,说道:“人不吃东西七天就得死。报告后再赈济,为时已晚。”他请求即刻赈济,并说自己来承担责任。因为赈济及时,饿死的人很少。这是济人饥乏之急也。
北宋著名大臣、奉养母亲以孝闻名于天下的查道,科举未及第时,为游历湘水与汉水,向别人借了十万钱。途中遇到了一位故人,他正因为准备女儿的嫁妆发愁。查道即倾囊而出,毫无吝色。这是济人婚聘之急也。
以上济人之急者,平素亦多善行,上天焉能不赐予福报?许叔微中第,范仲淹官至参政,范纯仁官至宰相,查道官至侍从,都是福报啊。
参考资料:《太上感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