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22年03月03日】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皇帝,在位时大力推崇佛教,当然有她的功德、有她的历史功绩,但为了巩固地位也先后杀了不少人。她在世给其武氏家族大加封赏,她去世后其家族势力也逐步遭遇清算。当时武氏家族势力最大的是武三思,他被封为梁王,他的儿子武崇训又娶了安乐公主,可是在神龙三年(公元707年),他们父子俩都被处死。此外太平公主的夫婿是武攸暨,也是武氏家族中人,结果武攸暨被挖坟掘墓,太平公主和武攸暨所生的两个儿子被杀。其他受过封赏的武氏族人也都被逐步降级打压,边缘化处理。
然而武氏族人中却有一人例外,始终得到皇帝的敬重,他就是武攸绪。今天就说说他的故事。武攸绪是武则天的侄子,生于唐高宗永徽六年(公元655年),当年武则天成为皇后,可以说他从小就生活在富贵之家。然而他自幼就不一般,“少有志行,恬淡寡欲”,对世俗的富贵不感兴趣,十四岁时他就用化名在长安闹市中给人算卦,每五、六日就换一个地方,不图钱财,只为验证命理学。后来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掌握了唐朝大权,武攸绪被任命为太子通事舍人。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武攸绪被封为安平王,并历任殿中监、扬州大都督府长史、鸿胪少卿、千牛卫将军等职。
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5年),武攸绪四十岁,他经历了武则天残酷打击李唐宗室和不附己的大臣,决心归隐山林,毅然辞去安平王的王爵及一切官职,去嵩山过起隐居生活,从此每日读道经、服食道家药物。当时很多贵人们都先后来看望他,希望说服他出山当官。就连武则天也派人劝他出山,可是他都拒绝了。这些人送给他的各种礼物,都被他弃之荒野,尘埃凝积其上,大家才逐步相信他是真正隐居修道了。武则天在世时,武攸绪一步也未离开嵩山。
武则天驾崩后,武攸绪曾两次回京,但都很快返回嵩山。第一次是唐中宗以其恢复帝位为由,第二次是中宗以安乐公主结婚为由,两次都是派专人带玺书把武攸绪请回京城。武攸绪每次回京,中宗对他都很热情,迎送礼仪非常隆重。但唐中宗让武攸绪做官,他坚辞不受,给他大量赏赐,他一无所取;很多场合甚至一言不发“亲贵来谒,道寒温外,默无所言”。所以唐中宗、睿宗、玄宗对他都非常尊重,知道他是一心修道之人,对武氏家族的清算也没有波及到他。唐玄宗还特别下旨“令州县数加存问,不令外人侵扰”。
对武氏家族清算前很多人觉的他太傻了,荣华富贵都不要;对武氏家族清算后,大家又称赞他很明智“唯攸绪以隐居不予其社祸,时论美之”,而武攸绪对这些并不放在心上,只是一心修道。晚年的武攸绪随着修道还出现了特异功能,大家知道由于太阳光非常强烈以及它在大气层中的折射和散射,白天是看不到星星和月亮的,但武攸绪却可以,他“目有紫光,昼见星月”,还能知道数里外的人在说什么“又能辨数里外语”。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武攸绪仙逝,虚岁六十九岁。
武攸绪早早预见到武氏家族被清算的结局,及时辞去爵位和官职避祸,甚至由此走上了修炼之路并有所成就,真的是个非常明智的人。历史到今天又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当今统治中国大陆的中共在其历史上从出现到如今,发动了大大小小数不清的运动,无一不是用各种方式骗人、整人、害人,而且还贪腐无比,好色成性。与推崇佛教的武则天相比:坚持无神论的中共没有任何功德;大陆的经济发展是依靠外来投资、部分采用自由世界的经济模式、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劳、廉价出卖劳动力和资源换来的,并不是中共的历史功绩,可以说中共没有任何历史功绩;武则天只杀死了少数反对者,中共却杀了八千万中国人、几亿腹中胎儿以及大批的修炼人,中共的罪恶远远超过武则天多少万万倍都不止。
因为武则天的杀戮,武氏家族在其死后被清算。但因为武则天也有功德,所以只是武三思等少数几个代表性人物被杀,其余大部分人只是被边缘化了,失去权力但没有生命危险。可中共就不一样了,中共没有功德,再加上其无边罪孽,按照因果报应的法则,与历史上武氏家族被清算相比,未来对中共的清算要严厉、凄惨无数倍:这种清算将彻底的遍及每一个中共党、团、队组织成员。有人质疑中共掌权如何清算,其实人清算不了就由上天来清算,上苍将以瘟疫等天灾人祸的形式消灭中共及其所有成员及支持者。2002年底出现的萨斯及现在的新冠瘟疫都是对世人的警告,未来必将出现更可怕的疾病大批量淘汰中共组织成员及中共的各种支持者、同路人。
当年武攸绪通过辞职和隐居,避开了对武氏家族的清算之祸。现在的人特别是曾加入过中共党、团、队的同胞们,如何避开上天清算中共之劫数呢?办法就是远离中共、唾弃中共、退出中共一切组织。因为上天是针对中共及中共势力来的,当你不再支持、不再认同中共了,当你不再是中共党、团、队组织成员了,你自然就不是淘汰的对象了,自然就不在劫数之中了。有人有疑问,中共向来准入不准退,我们怎么退?不用到中共组织那儿退,而是在海外退党网站上退,在退党义工那儿退,上天认人心,只要你真心实意的表态退党,用化名同样有效,既能保证你未来平安,又能保证你在大陆的正常生活不被干扰。如此美事,何乐而不为呢?
资料来源:《新唐书》、《酉阳杂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