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悠悠:于谦临危受命,捍卫了北京

吉光羽


【正见网2017年01月20日】

明代名臣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

于谦自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小时候,他的祖父收藏了一幅文天祥的画像。于谦十分钦佩文天祥,把那幅画像挂在书桌边,并且题上词,表示一定要向文天祥学习。长大以后,他考中进士,做了几任地方官,严格执法,廉洁奉公。后来担任河南巡抚,奖励生产,救济灾荒,关心人民疾苦。

纪元1499年8月,明朝五十万大军,在土木堡地区全线崩溃,京城里人心惶惶。为了安定人心,皇太后宣布由郕王朱祁钰监国,并召集大臣商量退敌对策。有的大臣主张先逃到南方去,避过此劫后,再做打算。

时任兵部侍郎的于谦,坚决要求卫京击敌,讲:“京城是天下根本,人心所系,难道大家忘记了宋朝南渡的事例了吗?”于谦的主张,得到多数大臣的支持,皇太后和郕王,委派于谦指挥军民守城。

天下不可一日无主,皇太后让郕王朱祁钰做了皇帝,又封于谦做了兵部尚书。于谦欣然受命,当即立下军令状:“不见成效,甘受处罚!”接着,他便开始部署:内固京师,外筹边镇的各项事宜。

1499年8月,瓦剌军兵临北京城下,在西直门外,扎下营寨。于谦在城外,把各路人马布置好后,他亲自率领一支人马,驻守在德胜门外,叫城里的守将,把城门全部关闭起来,表示有进无退的决心。并且下了一道军令:将领上阵,丢了队伍带头后退的,就斩将领;兵士不听将领指挥,临阵脱逃的,由后队将士督斩。

将士们被于谦勇敢坚定的精神感动了,士气振奋,斗志昂扬,下决心跟瓦剌军拼死战斗,保卫北京。这时候,各地的明军接到朝廷的命令,也陆续开到北京支援。城外的明军,增加到22万人。

明军声势浩大,戒备森严。瓦剌军曾先后发动几次进攻,都遭到明军奋勇阻击。城外的百姓,也配合明军,跳上屋顶墙头,用砖瓦投掷敌人。经过五天的激战,瓦剌军死伤惨重。

瓦剌军首领也先(人名)的弟弟索罗,和大将毛那孩(人名)首先中炮身亡。这一战,杀得敌兵溃不成阵。

也先见势不妙,企图撤兵,明军紧逼不放,瓦剌军死伤惨重。从此,也先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北京城保卫战,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于谦立下了汗马功劳。

于谦临危不惧的精神,不仅鼓舞了士兵,更打退了敌人。于谦本是一代文臣,他是临危受命,能有这样的勇气,是值得景仰的。

【附:古代人名大辞典】
于谦(1398~1457) 明臣。字廷益,钱塘(浙江杭州)人。永乐进士。宣德初,授监察御史,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超迁兵部右侍郎。也先入侵,于谦谏阻英宗亲征。土木之变后,以国安危为重,扶立景帝,累迁兵部尚书。反对南迁,力主战。曾于德胜门前,伏击也先军获胜,京师围解,加少保,总督军务。其“才略开敏,精神周至,一时无与比!”(《明史》)后,也先(人名)被迫放还英宗。英宗复位后,听信谗言,以谋逆罪,杀(于谦)弃市。弘治初,(平反)谥肃愍。万历中,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
(事据《明史》)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