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鉴今:公冶长和鹞鹰(共四文)

秦自省


【正见网2013年05月28日】

一、公冶长和鹞鹰

孔丘的弟子公冶长,具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能够听懂鸟类语言。
    
一天,有只鹞鹰飞落在他窗台上鸣叫,他侧耳细听,原来是鹞鹰对他说:“公冶长,公冶长,南边有死獐。你吃它的肉,我吃它的肠!”
 
公冶长放下书本,走出屋,跟随鹞鹰往南走,果然在不远的山坡上,躺着一头死獐。公冶长见死獐膘肥肉壮,无意把肠分给鹞鹰,他竟然把死獐背回家,独自烹吃了。
    
鹞鹰殷勤送信,却连一点肉星星儿也没得到,又气又恼,决心寻找机会报复他。
    
隔了几天,鹞鹰又飞到公冶长的窗前,热情的招呼道:“公冶长,公冶长,南边有死獐。你食它的肉,我吃它的肠!”    
    
公冶长不知是计,把书本往案头一丢,拔腿就向外走。鹞鹰在前面忽高忽低的飞着,公冶长捺起长衫,跟在后面,呼哧呼哧的跑着。跑不多远,眼前出现了一堆人,路中间隐约躺了个东西。

公冶长惟恐被人抢去死獐,边跑边喊:“诸公休得动手!……那是我打死的!”人们闻声立即闪开。

公冶长跑到近前,不看则罢,一看,顿时吓得两眼发直,原来地上躺了一个死人,不是獐。
    
公冶长急忙申辩,但是无济于事。人们七手八脚,把他扭送给了县官。

  (出自《青州府志》转引自《古今图书集成》)

【附言】

说话不算数、言而无信的人,迟早是要倒霉的。这种人吃亏,就在于不老实。

他们不懂得,骗人是不能持久的。受骗者一经受骗,就会总结经验教训,不会再受第二次骗。有的还可能来个“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公冶长欺骗了鹞鹰后,聪明的鹞鹰,便利用公冶长的贪婪心理,将他捉弄一番。这对于公冶长以及后来人,都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荀子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交而不见敬者,吾必不长(不尊敬对方)也;临财而不见信者,吾必不信也:三者在身,曷怨人?怨人者穷,怨天者无识,失之己而反诸人,岂不迂哉!”(荀子《法行篇》)

二、自我欣赏的山鸡

山鸡因为披了一身色彩斑斓的羽毛,便以为美丽出众,因此,终日留恋在水塘岸边,看着清澈的塘水里的倒影,痴狂痴迷的欣赏着自己。
    
微风拂过,水波荡漾,山鸡的倒影摇晃起来。山鸡看着,看着,眼眩头晕,一个跟头,栽进深邃的塘水里,淹死了。

(出自唐代冯贽《云仙杂记》卷十)

【附言】

这则寓言讽刺自我欣赏的人。这种人自命清高,孤芳自赏,以为世界上只有自己最美;他对周围漠不关心,整日徘徊于狭小的天地之中,自我陶醉。

这种人往往将自己孤立于集体之外,不能正视现实,而悲观孤傲,或者畸形发展,成为利己主义者。结果自然是毁了自己。

欧阳修讲:“苟不自满而中止,庶已终身而有成。”又说:“贪满者多损,谦卑者多福。”确系劝世良言!

三、口鼻眼眉,互相争辩

口、鼻、眼、眉的关系,本来很融洽。可是,有一天却闹起别扭来。这矛盾是由爱说爱道的口挑起的。口认为自己功劳大,却位居最下,很不甘心,就气愤地质问鼻子:“哎,鼻子!我能谈论古往今来的是非曲直,你有什么能耐?竟敢呆在我上面!”
    
鼻子不服地哼一声:“哼!你喝的饮料,吃的食物,哪样不是由我先辨别气味,然后才送给你的?我理所应当的呆在你上面。”
    
眼睛听见口与鼻的争论,鄙夷地瞪了它们两下,拿腔作调地说:“二位有什么资格争论高下?论本事嘛,数我最大!我近鉴毫端,远察天际,这你们谁办得到?唯有我应当占据最高位置。”
    
它正得意地自夸自诩,猛然发现上面还横着两条浓黑的眉毛,不禁恼怒起来:“喂!瞅那黑不溜秋、毛刺刺的样子,你这个眉毛有什么功劳,竟敢站在我的上面!”    
    
眉毛听了,不满地说:“我虽然没有用处,可是在一个人的脸上,若是没有眉毛,那这张脸孔,将会成什么样子呀?”

(出自宋代王谠《唐语林》卷六)   

【附言】

唐朝有个叫顾况的人,他原来同上司关系很好。后来闹了矛盾,上司便打算把他撵出府去。

顾况聪颖诙谐,他对上司讲了上面的寓言故事,暗示上司:如果撵走他,这种不容人的作法,就象从人脸上削掉眉毛一样,于上司的脸面,是不大好看的。上司明白了他的暗示,便打消了赶走他的念头,仍然象从前一样对待他。

我们不去研讨顾况与其上司的人际关系,只是讲述文章本身的寓意。单从故事本身说,它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象人有口、鼻、眼、眉一样,在我们共处社会上,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工作岗位,有着各种各样的社会分工。这些分工的内容,虽然千差万别,但目的都是为了使我们共处的社会成员,幸福安康,大家都有头有脸,体体面面,都像个人样。任何人决不可以把社会的工作分工不同,看成是高低贵贱的差别。如果有人硬要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高等”的,进而轻视甚至嘲笑他人的工作,那他一定会做出象寓言中的口、鼻、眼、眉互争高下的蠢事来。

四、观棋不语,扩以喻大

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是个棋迷,不仅自己爱下棋,而且每逢别人下棋,他手就发痒,在旁观助阵时,喜爱伸手动棋。
    
有一回,他去朋友家里作客,看到两位先到的客人,正在下围棋。他便急忙凑上前去观看。他见一个客人屡次失败,忍不住讥笑人家缺乏算计,他认为那人,下棋技术不如自己,跃跃欲试,要帮那人改变投子位置。
    
过了一会儿,那位失败的客人,请钱大昕来与自己对局。钱大昕毫不谦让,带着轻蔑的微笑,坐了下来。
   
双方刚投下几个子,那客人就占了先,迫使钱大昕疲于应付。棋下到一半,钱大昕更趋被动,每投一子都得冥思苦想,而客人着子却敏捷从容,看来尚有余智。终局,双方各数棋子,客人胜了十三子。
 
钱大昕尴尬的站起,想到刚才自己那傲慢的态度,愈发显得难堪,脸上不觉一阵发热,一句话也说不出……
    
自此以后,钱大昕虽然棋兴未衰,但一改旧态:凡有人招呼他看棋时,他只是整日默坐一旁,老实静观,再也不随意指点了。

(出自清代钱大昕《潜揅堂文集》卷十七)

【附言】

这故事是说,不要自己有了一点见解,就到处指手划脚,讥笑别人这也不对,那也不行。应当多想想自己的不足,善于从别人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学到东西,抛弃“好为人师”的不良习气。孟子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谚云:“观棋不语真君子,指手划脚是傻瓜!”此言虽小,扩以喻大!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