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悠悠:吃西瓜讲故事的启示(外四篇)

秦自省


【正见网2011年01月06日】

一、吃西瓜讲故事的启示

宋宣和年间,蔡居安在夏天,聚集他领导下的馆所内的职员,在道山吃西瓜。

蔡居安让坐客们轮流讲述有关西瓜的故事,每讲一个故事,吃一块西瓜。要求把自已知道的故事,都讲出来。但是,坐客们不把自已知道的故事,全讲出来;因为他们觉得蔡居安讲述的都是好故事,讲时的兴致又很高。

大家都讲完了一遍,都吃过了西瓜。后来,校书郎董彦远,又再次讲述西瓜的故事,而且都非常新颖,是以前从来都没有听讲过的,并且又都有出处。这时,有几个在坐的客人,十分叹服董彦远知识渊博。

另外有一个有见识远的人,悄悄的对旁边的友人说:“董彦远一定不能在京城里安身了。”过了几天,董彦远果然被调补去外地任职,离开了京城。

唉,恃才招忌,炫己身危。喜欢显示自己的人,往往有料想不到的灾祸发生。三国时猜出“黄绢幼妇……”的谜底为“绝妙好辞”,是杨修被杀的起因;因为曹操说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指刘备)与孤(曹操自称)耳!”刘备被猜疑,但他就是有才不露,有名望不居,才没有招致祸患。

显示心必须要去掉。谦慎是持身的要诀。

(附注)“黄绢幼妇”句:曹操和杨修一起经过曹娥墓,墓碑后题“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字。杨修说:“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齑臼”:受辛也,于字为“辞”。这八个字的谜底是“绝妙好辞”。杨修因此受到曹操的忌恨。

二、谦慎之德,使人敬慕

【原文】

温恭慎德,使人慕之;执雌持下,人莫逾之。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惑之,我独不从。内藏无知,不示人技;我虽尊高,人莫我害。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

【今译】

湿厚谦恭,注意德行,使人敬慕;卑微忍让,别人无法超过。人们都往别处去,我独守在这里;人们都经受不住诱惑,我独不受。内藏不露,好像无知,不在别人面前显示本领。这样以来,我虽位尊爵高,别人害我不得。江海比百川更长更大,这是因为它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这样便把百川之水,汇集于一身。

三、闻诗改过

长沙有个在京做官的人,志得意满,有宾客到了就锣鼓喧天去迎接。

有人郎诵孙凤洲赠欧阳圭的一首诗:

圭斋还是旧圭斋,
不带些儿官样回。
假若他人居二品,
门前箫鼓闹如雷。

这首诗的大意是:

圭斋身居高官不摆不显,
没有官威一星半点。
如果别人像他那样,当了二品官,
门前的箫鼓喧闹,定会震破了天!

那位官人听完了这首诗后,十分惭愧,连忙静声哑息,从此收敛起来。

人不怕犯错,能够改过便好。

四、知识分子应该有气节

【原文】

范淳夫尝语李方叔云:“李文正有言,‘士人当使王公闻名多,而识面少。‘此最名言。”盖宁使王公讶其不来,无使王公厌其不去。”

【今译】

范淳夫曾经对李方叔说:“李文正说过,‘知识分子应该让王公大臣们都知道他们的姓名,但却很少见到他们本人。’这是至理名言。”他讲这话的实质是:知识分子应该博学而有气节,名满天下,但却不去巴结官员。致使王公大臣们,都知道他们的盛名,却不认识他们本人的形象。这样才更能令人尊敬。

五、无才无德,痴顽老子

【原文】

耶律德光尝问冯道曰:“尔是何等老子?”道答曰:“无才无德,痴顽老子。”德光大喜,即以道为太傅。

【今译】

耶律德光曾问冯道说:“你是个什么样的老人啦?”冯道谦逊的回答说:“我是个无才无德、又ff又固执的老头儿。”

耶律德光大喜,就请冯道作了太子的师傅。

耶律德光很喜欢并信任冯道,因为他不炫耀自己的才德,能含默其言、能坚守其正 。

(以上均据郑瑄《昨非庵日纂》)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