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以少胜多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9年12月15日】

【原文】

泽(1)兵進至卫南(2),度(3)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進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4)其军。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5)泽,不敢复出兵。泽出其不意,遣兵过大河袭击,败之。王承制以泽为徽猷阁待制。

(出自《宋史.卷三百六十.列传第一百十九》)

【注释】

(1)泽:宗泽 (西元1060年~1128年),字汝霖,谥号忠简,浙江义乌县石版塘人。相传宗泽出生时,曾有金麒麟现身,其母抱他到过宅旁的石版塘施洗,石版塘后来由此更名为麒麟塘。他自小就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为宋元佑進士,具备文武全才, 是宋代的抗金名臣。
(2)卫南:今河南滑县东六十里。
(3)度:考虑。
(4)暮徙:晚上迁移。暮,晚,将尽。徙,迁移。
(5)惮:怕,畏惧。

【语译参考】

宗泽孤军前進至卫南县,考虑所率将士少,不深入敌人腹地难以成功。步队前哨报告说前方有敌营,宗泽指挥军队直接向前与之交战,打败了敌人,又向东转战。敌人增加新兵来参加战斗,王孝忠战死,前后都有敌人营垒。宗泽下令说:“今日情况前進后退都是死,不能不拼死求生。”士兵知道必死无疑,没有不是一个当百个的,斩杀敌人好几千人。金人大败,退却了几十里。宗泽考虑敌人的兵力是我们的十倍,现在一次交战就退兵,势必还会再来,假如率领全部骑兵夜里袭击我军,那情况就危急了。于是晚上带部队迁移他处。

金兵夜里果然到来,看到留下的空营,大为吃惊,从此惧怕宗泽,不敢再出兵与之交战。宗泽出其不意,派兵渡过大河袭击敌人,又打败他们。王承制提升宗泽为徽猷阁待制。

【研析】

宗泽一生力主抗金,在1126年(北宋靖康元年)金人铁蹄蹂躏中原,金兵直逼北宋京城开封城下时,六十八岁的宗泽受命奔赴抗金前线―磁州,他临危不惧,指挥若定,粉碎金兵攻势。翌年从大名到开德,与金人打了十三次仗,屡战屡胜,于是以书信劝康王征召各道兵在京城会合。又移文给赵野、范讷、曾鳄,希望他们合兵入援,三人却以为宗泽发狂,于是宗泽只好孤军前進卫南。我们看此役,宗泽应用的是智取,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策略。他首先勉励士兵,既深入敌人腹地,已无退路,只有以死一搏,方能求生,故士兵个个以一当百,使得金人大败,退却几十里。宗泽又深知自己兵力少,不能恋战,马上带部队离开,等到夜晚金兵到来,只有扑个空营的份,自此金军对宗泽又害怕,又钦佩,提到宗泽,都称“宗爷爷”。但以寡击众策略,只能偶而为之,若是长期抗战,在缺乏兵力情况下,后继无援,亦无济于事。此正是北宋最大的致命伤,朝中大臣多数主张屈膝投降,宗泽再如何努力,也无力可回天,终因兵力不足,金兵还是攻破开封,将徽、钦二帝俘虏,史称“靖康之难”,北宋至此灭亡。

南宋高宗时,宗泽仍然坚持他一贯的主张,力抗金兵,但受到黄潜善等所诋毁,忧愤成疾,于1128年生毒疮而亡。

【延伸思考】

1.宗泽力主与金人对抗到底,却在黄潜善妒忌下,“出师未捷身先死”,徒留遗憾。请你抒发自己的感慨。
2.你认为哪些因素足以影响战争的胜负?请分析之。
3.你认为宗泽与金兵打仗,为何能连胜,他致胜的关键在哪里?(请阅读相关资料再回答)

【参考资料】

1.《二十六史精粹金译下》门归 主编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
2.《白话续资治通鉴》(第六册)沈志华 主编 建宏出版社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