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出身寒微、令人敬佩的将军

秦自省


【正见网2009年01月07日】

宋仁宗时,狄青是一名治军严明、作战英勇的将领,他长年在边塞镇守,是北宋的坚强柱石。狄青出身寒微,完全靠自己的努力走上将军的位置,并当上了枢密使。

狄青是山西汾州人,自幼爱武,练就一身骑射绝技。成年之后,他到处流浪,后来到开封,投身行伍,成为宋王朝的官吏卫兵。宋王朝时候,凡是以普通士兵身份投军的人,都要在脸上刺字,就好像流放的囚犯一样,防止士兵开小差逃跑。狄青的脸上,当然也少不了那个人人引为耻辱的记号。

别人怎么想的,狄青全然不顾,他有自己的想法。狄青名挂军籍、脸上刺记的那天,正是开封科举发榜的日子。春风得意的新科進士们,从狄青他们守宫士兵们身旁经过。别人都在哀叹:“同是新人,状元郎跟新兵命运悬殊,真有天壤之别哪!”狄青却不以为然:“今后如何,还很难说,得看各人才能如何呢。”狄青这句话,曾是人们嘲笑他的材料,但这句话却正是他此后一生奋斗的动力,也成为他从行伍升至枢密使的真正奋進的一生写照。

展现狄青才能的机会终于来到了。西夏建国,骚扰宋朝边境,朝廷不得不派兵增援陕西边境州郡。狄青也随一些宫廷卫士来到了延州,担任指挥使,在他麾下,有一支大约五百人的士兵队伍。从开封到延州,别人都不认为是升官,反当作一种变相的流放。在边境的战争中,宋军吃的败仗太多了,将士大都产生了畏敌的消极心理。而狄青当时的心态却完全不同。

每次作战,狄青总是披散了满头长发,戴上青铜面具,只露出一对炯炯有神的眼睛。他横枪跃马,身先士卒,冲進西夏军阵,所向披靡,无人能挡。在延州四年,经历二十五战,建城寨,破敌阵,八次负伤,却仍坚持战斗。有一次大战于安远,狄青身负重伤,偏偏西夏士兵大举反扑,他立即挣扎着重上战马,带领士兵击退来犯之敌。正因为狄青如此英勇,西夏士兵都称他为“天使”。此后,狄青一出阵,西夏士兵便人人胆寒,避之惟恐不及。

狄青自己是行伍出身,对手下士兵十分关护,经常嘘寒问暖,共劳苦,同饥寒,深得士兵爱戴。同时,他治军严格,赏罚分明,带兵艺术高明,边界上的各级将帅都视狄青和他的部队,为抵抗西夏兵進犯的主力。

后来,韩琦和范仲淹,到了延州主持军政。当地的经略判官尹洙,向范仲淹推荐了狄青。范仲淹跟狄青交谈后,一见如故,连声称赞说:“这是一位能成为良将的人材!”他特地送给狄青一部《左氏春秋》,开导狄青说:“当将领的不仅要勇敢善战,还应该通晓古今。”劝狄青认真读书,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狄青深受感动,从此利用战斗的间歇,刻苦阅读古代史书,把秦汉以来各次大战过程、各位名将的兵法都研究了一遍。他们的成败得失,狄青都烂熟于胸,成为一位既能冲锋陷阵又精通兵法的将领。时时以古代仁义为心,以护国爱民为志。一颗新星终于升起在中国大西北的天空。

当狄青升任秦州经略招讨副使的时候,他的名声传進了宋仁宗的耳朵。这位皇帝大感兴趣,召狄青進京,问他守边方略。狄青到开封的时候,正遇上西夏兵進攻甘肃渭州。狄青奉命绘制渭州图形,上奏击退西夏的办法。狄青对地形熟悉,对敌我双方了如指掌,又掌握了兵法要领,他的分析深得宋仁宗赏识。从此以后,他总是被朝廷调到战事最吃紧的地方去,从陕西到甘肃,从河北到四川,到处都出现过狄青的身影,也都取得了辉煌的战果。

这位行伍出身的大将,终于被任命为朝廷的枢密副使,成为全国军队的副帅。就在他刚刚上任的时候,岭南传来了侬智高攻掠两广的紧急战报。狄青毅然放弃了京都优裕的生活,自请带兵南下,平定这场给两广百姓带来深重灾难的动乱。出征之前,宋仁宗打破惯例,不派文官牵制武将,由狄青统一指挥岭南宋军。狄青选拔了一批善战的西北士兵;拒绝了京都一些权贵的子弟,不让他们借机混得一官半职;还力主宋军单独出征,否定了联合交趾、共同对付侬智高的提议,杜绝了可能带来的各种后遗症。他的这些措施,被后来发生的事实证明,是十分明智的决定。

纪元1053年,狄青带兵来到了广西宾州,立即下令,岭南各部不得妄自出兵,一切行动必须在屡败的宋军恢复士气以后進行。可是,广西宋将陈曙为了抢头功,擅自率兵出击,在昆仑关大败而归。狄青为严肃军纪,毫不留情地处决了陈曙等三十名负有责任的败将。一时间,本来军纪散乱的岭南宋军大为震动,军事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此时,狄青并不急着出兵.他下令全军休整十天,还放出口风去,说宋军粮草不足,十天之后还要筹集军粮。这一消息传到依智高耳朵里,依智高立刻放松了警觉。正月十五前夕,依智高以为狄青不会進攻,在邕州张灯结彩,准备欢度元宵佳节。可就在十五清晨,狄青突然下达了進军昆仑关的命令。当天晚上,狄青身穿普通将士服装,带队顶风冒雨到达了昆仑关下。第二天,宋朝大军就打下昆仑关,直扑侬智高的老巢邕州。

正月十七日,邕州城外,两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宋军在归仁铺左右迂回,包围了依智高的军队。依智高见大势已去,不得不弃城而走,逃進大理国,最后被大理国王杀死,首级被送到了开封。狄青得胜回朝,升任枢密使,成为唯一一名从士兵升任全国军事长官的将军。

直到这个时候,狄青的脸上,还留着当初黔刻的士兵的印记。别人劝他把印记磨去,他却说:“留着它也好,它能让所有士兵都明白,即使是人人视为低贱的士卒, 也有可能建功立业,升任为执政大臣。”

正因为狄青用自己的经历,向只重门第的权贵,進行了一次有效的挑战,撕开了权黄门阀的一个小小的缺口。他最终还是遭到了佞臣们的暗算。那些别有用心的贪官污吏,开始中伤狄青,甚至"??稳首冢??稳首诰?瑁?鹑玫仪喑晌?当?灾亍⒉惶?鞫鹊呐呀?K稳首诔鲇谧约旱乃嚼???唤獬?说仪嗍嗝苁沟闹拔瘢?盟?鋈魏幽铣轮莸牡胤焦佟5仪嘤粲舻乩吹匠轮荩?坏桨肽昃鸵虿《?馈R淮??蔷驼庋??绲亻媛淞耍?br>
正是:

狄青出身微贱,
作风正直坦然。
十分关爱士兵,
千古大将风范!

将军关爱士兵,
全军保护人民:
绝对不可违反,
此乃地意天经!
而今关键时刻,
必须站稳脚根。
谁下屠民之令,
立毙下令之人:
此举功在千秋,
定留万世英名!

(事据《宋史》)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