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敬翔沉深有智略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8年12月31日】

【原文】

以宣武掌书记、太府卿敬翔(1)知崇政院(2)事,以备顾问,参谋议,于禁中承上旨,宣于宰相而行之。宰相非進对时有所奏请及已受旨应复请者,皆具记事因崇政院以闻,得旨则复宣于宰相。翔为人沉深,有智略,在幕府三十余年(3),军谋、民政,帝(4)一以委之。翔尽心勤劳,昼夜不寐(5),自言惟马上乃得休息。帝性暴戾难近,人莫能测,惟翔能识其意趣。或有所不可,翔未尝显言,但微示持疑(6);帝意已悟,多为之改易。禅代之际,翔谋居多。(出自《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六十六.后梁纪一》)

【注释】

(1)敬翔:字子振,同州冯翊人也,自言唐平阳王晖之后。
(2)崇政院:官署名。五代后梁时为崇政院,后唐改为枢密院。是最高国务机关之一,以备顾问,参谋议。
(3)在幕府三十余年:敬翔自僖宗光启年间,入朱全忠幕府,至此时应是二十余年,这里说三十余年,似有误。
(4)帝:后梁太祖朱温(852年-912年)曾被赐名朱全忠,称帝后改名朱晃。在位时间是907年-912年。宋州砀山午沟里(今安徽省砀山县)人。
(5)昼夜不寐:白天晚上都不睡觉。
(6)持疑:有所不能决。

【语译参考】

后梁太祖以宣武掌书记、太府卿敬翔主管崇政院事务,做他的参谋顾问,商量谋划大事,在宫内承受皇上的旨意,传达给宰相执行。宰相不是進宫奏对时有所奏请以及已经接受旨意需要再请示的,都详细记载,通过崇政院奏报,敬翔得旨后再传达给宰相。敬翔为人沉着内向,有才智谋略,在朱全忠幕府三十多年,军事计划、民政事务,朱全忠一切都委托他办理。敬翔尽心勤劳,白天晚上很少睡觉,自己说只有骑在马上才能稍微休息。太祖性情残暴乖戾,难以接近,别人猜测不到他的意图,只有敬翔能够知道他的心意旨趣。有时不能办的事情,敬翔并不明显说出,只是略微表示有一些疑问;梁太祖已经理解,多数为此改变。太祖接受唐昭宣帝禅位之际,敬翔替他出主意最多。

【研析】

太祖之前打仗时,敬翔就都替他谋划,太祖很高兴,甚至觉得相见恨晚,所以当他犹豫不决,不知是否接受唐昭宣帝禅让时,也是敬翔替他出最多主意,可见他在太祖心目中的分量是无人能比的。反观敬翔他能深获太祖信任,当然有其可取之处。先从个性言,内向沉着,做事思考周密,又有才智谋略,善用智慧解决问题。再看做事态度,不管军事计划或民政事务,均尽心勤劳,甚至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更重要的是他善体人意,即使在难以接近的暴戾皇帝旁,他依然能婉转的让太祖明白,因而接受他的意见,此点大概是多数人很难做到的,可是敬翔却能游刃有余,难怪他能在全忠幕府待三十多年。可惜太祖崩,友?立,气量狭小,害怕敬翔图谋他,于是敬翔就假装生病,不参与事物,最后是郁郁不得志。

【延伸思考】

1.敬翔为何能得太祖信任?请你分析原因。
2.崇政院等同是皇帝与大臣的媒介,你认为此种制度有何优缺点?

【参考资料】

1.《资治通鉴》(64)李国祥 顾志华 陈蔚松主编 台湾古籍 2001年二月出版
2.《资治通鉴今注》(十四) 李宗侗 夏德仪校注 台湾商务印书馆
3.《白话资治通鉴》(第十八册)沈志华 张宏儒 主编 建宏出版社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