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初级):《千家诗》七律(十)旅怀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8年08月09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 ◇◇◇ ◇◇◇

lǚ huái
旅怀

cuī tú
崔涂

shuǐ liú huā xiè liǎng wú qíng ,sòng jìn dōng fēng guò chǔ chéng 。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hú dié mèng zhōng jiā wàn lǐ ,dù juān zhī shàng yuè sān gēng 。
蝴蝶梦中家万里,杜鹃枝上月三更。
gù yuán shū dòng jīng nián jué ,huá fǎ chūn cuī liǎng bìn shēng 。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催两鬓生。
zì shì bù guī guī biàn dé ,wǔ hú yān jǐng yǒu shuí zhēng 。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ㄌㄩˇㄏㄨㄞˊ 
旅怀

ㄘㄨㄟ ㄊㄨˊ 
崔涂

ㄕㄨㄟˇㄌㄧㄡˊㄏㄨㄚ ㄒㄧㄝˋㄌㄧㄤˇㄨˊㄑㄧㄥˊ,
水流花谢两无情,
ㄙㄨㄥˋㄐㄧㄣˋㄉㄨㄥ ㄈㄥ ㄍㄨㄛˋㄔㄨˇㄔㄥˊ。
送尽东风过楚城。
ㄏㄨˊㄉㄧㄝˊㄇㄥˋㄓㄨㄥ ㄐㄧㄚ ㄨㄢˋㄌㄧˇ,
蝴蝶梦中家万里,
ㄉㄨˋㄐㄩㄢ ㄓ ㄕㄤˋㄩㄝˋㄙㄢ ㄍㄥ。
杜鹃枝上月三更。
ㄍㄨˋㄩㄢˊㄕㄨ ㄉㄨㄥˋㄐㄧㄥ ㄋㄧㄢˊㄐㄩㄝˊ,
故园书动经年绝,
ㄏㄨㄚˊㄈㄚˇㄔㄨㄣ ㄘㄨㄟ ㄌㄧㄤˇㄅㄧㄣˋㄕㄥ 。
华发春催两鬓生。
ㄗˋㄕˋㄅㄨˋㄍㄨㄟ ㄍㄨㄟ ㄅㄧㄢˋㄉㄜˊ,
自是不归归便得,
ㄨˇㄏㄨˊㄧㄢ ㄐㄧㄥˇㄧㄡˇㄕㄨㄟˊㄓㄥ 。
五湖烟景有谁争。

【作者】

崔涂,字礼山,唐江南人,生卒年不详。
崔涂是唐僖宗光启四年﹙公元888年﹚的進士,根据《唐才子传》的记载,崔涂是一位很会作诗的人,他的诗“深造理窟”,确实能够“竦动人意”;对于所写的景物、情怀往往都能够“宣陶肺腑”,发自内心。因为崔涂长期在外旅游,而他的家眷却寄居在江南,所以写了不少的离别伤感的诗,由于意境和趣味都十分深远,所以深得写诗人的喜爱。《全唐诗》录诗一卷,共一百首。

【注释】

﹙1﹚旅怀:一作〈春夕〉,也有题作〈春夕旅怀〉的。是描写旅居异乡的感触。
﹙2﹚水流花谢﹕隐喻时间一去不回。
﹙3﹚东风:春风。
﹙4﹚楚城:泛指古代楚国所属之地,即今日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及四川、陜西部分地区等。
﹙5﹚蝴蝶梦中:即梦中的意思。蝴蝶梦典出《庄子‧齐物论》是写庄子作梦化为蝴蝶的故事,因非事实,所以将不真实的梦幻称为蝴蝶梦。
﹙6﹚故园书:指家书。故园就是昔日的家园。
﹙7﹚动:常常。
﹙8﹚经年:一整年。
﹙9﹚绝:断绝。
﹙10﹚华发:斑白的头发。
﹙11﹚春催:指岁月催人。
﹙12﹚两鬓:指两颊接近耳朵的部分。
﹙13﹚五湖:即太湖与周边的其它四个湖泊。也有单指太湖的。
﹙14﹚烟景:指雾霭苍茫的水面景色。

【语译】

逝去的流水、凋谢的落花是两件最无情的事,在送走春天之后我路过古代楚国的地界。梦中的家园远在万里之外,三更时分杜鹃啼叫在月夜的树枝上。故乡的家书常常整年不通,斑白的头发受到春天的催化从两颊长了出来。是我自己不想回去的,若真想回去,便可回去。试想,雾霭苍茫的五湖景色,有谁会和我争呢?

【诗中有话】

诗人写诗都有他想要表达的意涵在内,不论是写人、写事、写物,总是有一个引发作诗的触媒在,藉由这个触媒,感动心灵深处的情愫,于是发而为文,否则写出来的诗必定空无一物。这首诗的触媒就是第一句的“水流花谢两无情”,当诗人看到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景色时,不由得想起自己流浪在外的情形,不也是花自飘零水自流吗?诗人家在江南,可是常年羁旅在巴蜀湘鄂一带作客,甚少回家,他不回家并不是不想家,“蝴蝶梦中家万里”,他依然会在午夜时分想起他的家,他也怕听到“杜鹃枝上月三更”时不如归去的啼声,他更在意“故园书动经年绝”的音讯全无,不安定的流浪生活,使得他感叹“华发春催两鬓生”。可是,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困境中呢?他说:“自是不归归便得”。原来这是他自己的决定,这不同于一般诗人借故推托的说法,在此可见诗人“宣陶肺腑”的真性情。同时他说:“五湖烟景有谁争?”似乎一点也不担心他的家,这样看来诗人对家乡的情感是矛盾的,一方面念念不忘,一方面又置之不顾,想家又不愿回家,这是为什么?在诗人所写的其它诗中,我们发现不乏诸如此类的诗句,例如“青云如不到,白首亦难归”、 “世路需求达,还家亦未安”、 “避秦不是无归意,一度逢花一断肠”等,这是否告诉我们诗人有功名上的压力,或者感情上的困扰,因此在没有获得圆满解决前不愿回家。若“岂能长失路,争忍学归耕”是他放不下的执着,那么羁旅不归,其实就是一种自我放逐,所以诗人过得很矛盾也很辛苦。虽然他与很多方外之人交往,但始终未能悟到放下执着的心,所以上了年纪还在外奔波。不过也因为如此,才能将他丰富的生活体验,融入诗中,让后人领略另一种风格,也许这就是他人生该走的路吧!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