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屈建祭父不用菱角(历史故事)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7年10月28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 ◇◇◇ ◇◇◇

【原文】

屈到(1)嗜芰(2)。有疾,召其宗老而属之(3),曰:“祭我必以芰。”及祥(4),宗老将荐芰,屈建(5)命去之。宗老曰:“夫子属之。”子木曰:“不然。夫子承(6)楚国之政,其法刑在民心而藏在王府,上之可以比先王,下之可以训后世,虽微楚国,诸侯莫不誉。其祭典有之曰:国君有牛享(7),大夫有羊馈(8),士有豚犬之奠(9),庶人有鱼炙之荐,笾豆(10)、脯醢(11)则上下共之。不羞(12)珍异,不陈庶侈(13)。夫子不以其私欲干国之典。”遂不用。
(出自《国语・卷十七・楚语上》)

【注释】

(1)屈到:楚国卿大夫。
(2)嗜(音是)芰(音计):喜欢吃菱角。芰,菱角。
(3)召其宗老而属(音主)之 :叫来宗老嘱咐。宗老,家臣。属,同“嘱”。
(4)祥:丧祭名,父母死十三个月后祭称小祥,二十五个月后祭称大祥。
(5)屈建:屈到的儿子,字子木。
(6)承:主持。
(7)牛享:祭祀时進献牛,就是太牢。
(8)羊馈(音愧):祭祀时用羊,就是少牢。馈,進食,这里指享祭。
(9)豚(音屯)犬之奠:祭祀时用小猪、狗進献,就是馈食。奠:進献
(10)笾(音边)豆:礼器。笾,祭祀时用以盛果品之类。豆,高脚木盘,祭祀时盛肉汁之类。
(11)脯(音府)醢(音海):脯,肉干。醢,肉酱。
(12)羞:進献。
(13)庶(音树)侈(音尺):众多。

【语译参考】

屈到喜欢吃菱角。他生病时,叫来宗老嘱咐,说:“祭祀我的时候,一定要用菱角。”等到举行祥祭时,宗老献上菱角,屈建命令撤走它。宗老说:“这是先主嘱咐的。”子木说:“不能这样。先主主持楚国的政事,他定的法令都深植人心,而且收藏在王府,对上可以比先王,对下可以训示后人,即使没有楚国的称誉,诸侯也没有谁不称赞他的。那祭法上规定说:国君祭祀要用牛,卿大夫祭祀要献羊,士人祭祀享受小猪和犬,平民百姓受祭献上煎鱼,其它的笾豆之类礼器、肉干肉酱之类食品,就不管上下尊卑都可以使用。不進献珍异的食物,不陈列众多的奢侈品。先主不能因为自己的嗜好而违反国家规定的祭法。”于是就不用菱角。

【研析】

立法者需率先守法,否则岂不成了知法犯法,如何能服众呢?文中屈到身为楚国卿大夫,却因为喜欢吃菱角,交代死后祭祀时要献上菱角,仅为了满足个人那点小嗜好,而忘了祭祀在祭法上是有一定礼节规定的。幸好他的儿子屈建深明大义,说服宗老,要以国家的礼法为重,不可违反规定,才没有酿成错误。

一个国家要能长治久安,的确需要全国上下均能守法,遵循一定法制進行,社会才能祥和有序,否则已立了法,却不去遵守,那又何必立法呢?试想我们当今社会的乱象,问题层出不穷,其问题根源不是在于大家守法的观念太差吗?看看古时候的屈建,再想想今日的社会,我们该向古人学习的实在太多了。

【延伸思考】

1.守法有什么好处?请谈一谈你的看法。
2.除了祭拜祖先外,你还知道有哪些祭典?他们祭祀时進献什么呢?
3.屈建的作法,将国家的法令置于孝道之上。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做?为什么?

【参考数据】

1.国语 左丘明原著 黄永堂译注 台湾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2002年5月出版
2.国语译注 王连生 薛安勤 注译 建弘出版社 1995年2月出版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