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珍事:为父宁吃茄子饭,教儿秉公勇直谏(二文)

程实


【正见网2016年01月30日】

一、为父宁吃茄子饭,教儿秉公勇直谏

洪咨夔,字舜俞,号平斋,临安于潜(今浙江临安西)人。他是宋代嘉定二年(1209)进士,曾入崔与之、丘寿隽的幕府,抗御金兵,表现出超凡的胆识。丘寿隽接替崔与之为帅时,金兵进犯江苏六合、扬州一带。丘寿隽准备紧闭城门守卫,洪咨夔主动献策,力劝丘寿隽对外张扬声势,大开城门,装做像平时一样若无其事,金兵一定疑心有强兵防卫,不敢贸然进犯。并主动表示,金兵如真的进犯,愿意一力担当,带兵抵抗。

丘寿隽本来兵力微弱,见洪咨夔有如此胆识,内心感到惭愧,便依计而行。后来金兵来到,见此阵势,果然起疑,不战而退。洪咨夔就像当年的诸葛亮一样,用空城计吓退了金兵。

后来,洪咨夔又担任知州等职,在任时能关心民生疾苦。洪咨夔最后官至吏部侍郎兼给事中,进刑部尚书,又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同时,他也是一个文人,有《春秋说》、《平斋文集》等著作。

洪咨夔自龙州知州任上入京为官,任秘书郎,又升任为佥部员外郎。这时候,朝廷下诏书求直言,洪咨夔慷慨地说:“这下子我可以知无不言,以此来劝谏主上了!”洪咨夔的父亲,见到儿子准备上给朝廷的奏章,其中有很多直谏之语,呈上去必定会触怒皇帝,弄得不好会招来灾祸。但他毫不害怕,不但不劝阻儿子,反而鼓励洪咨夔道:“我可以吃茄子饭(百姓在无米下锅时吃的饭),过贫困的生活。你不必为我担心,只管上疏进谏!”

在父亲的鼓励下,洪咨夔将奏章呈上。谁知奏章未及到皇帝手中,就得罪了权臣史弥远。史弥远见奏章上有讥刺自己擅权的话,大为恼怒,狠狠地将洪咨夔的奏章掷于地上。但是,洪咨夔仍然丝毫不改变自己耿直忠贞的品格,照样直言敢谏。他仍然不断地上疏言事,而不顾个人的得失。

(《宋史•洪咨夔传》)

二、儿子牢记母教要“成人”

元代人抄思,是一员武将,早年跟从元太祖南征北战打天下,在平定金朝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因其功勋显赫,朝廷将一百一十七户百姓赐给他。抄思却志趣高洁,辞而不肯接受。后来,朝廷又改赐给他男女五十口、第宅一所,另有黄金、革带等用品,他也不肯接受。朝廷不许他推辞,迫不得已,他才勉强接受。

抄思有个儿子名叫别的因。当别的因在襁褓中时,抄思正领兵平定金朝,别的因由其祖母扶养。过了不久,抄思便去世了。这时候,别的因的母亲张氏,便将儿子接回家中抚养。因丈夫早逝,别母张氏便独自担负起教育儿子的责任。别母很有识见,待别的因稍稍懂事,便语重心长地教育儿子说:“人在三种情况下可以成人(成为有道德的真正的人):一是凡事知道忧惧的人能够成人,二是懂得廉耻的人可以成人,三是知道生活艰难困苦的人可以成人。否则的话,就不能算作人,只能算是禽兽罢了。”(正史载:“张尝从容训之曰:‘人有三成人,知恐惧成人,知羞耻成人,知艰难成人,否则禽兽而已。”)张氏这一段充满睿智的话,真可说是关于人生的金玉良言。别的因恭敬接受母亲的教诲,将母亲的话牢记心头。

别的因长大成人后,因受父亲庇荫,而继任官职。元世祖时,他担任寿州、颍州屯田府达鲁花赤(即蒙古语“长官”之意,是府、州、县等的主官),十分关心民生疾苦。寿州、颍州两地,田地多荒芜,更有老虎出没食人。别的因接到百姓关于虎患的报告,设计以羊诱虎,将虎引入牢槛中后,用箭射死,为百姓除去了大害。后来,他易地为官,又遇上虎患,别的因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出猎,冒险将老虎射死,绝了虎害。后来,他还曾为百姓除去危害庄稼的野猪。凡此种种,看起来似乎都是小事,并非轰轰烈烈、建功立业的事业,但由此可见别的因是深知民生艰难,能够关心百姓,一心为百姓除去祸患的。如此看来,他是牢牢记住了其母亲“知艰难可以成人”的教诲,是一位真正的人!

(《元史•抄思传》、《元史•别的因传》)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