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一目了然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9年06月20日】

【原文】

南升徐问文中子(1)好处与不好处。曰:“见得道理透后,从高视下,一目了然(2)。今要去揣摩,不得。”

(《朱子语类.卷一三七.战国汉唐诸子》)

【注解】

(1)文中子:王通(公元584~618年),字仲淹,隋代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人。曾西游长安,向隋文帝奏〈太平十二策〉,受文帝赞赏,然而没有用他。后来辞官返乡,隐居河汾著书,因著《王氏六经》而名声大振,求学者众多。其中所称朋友门人的均为隋唐之际的将相名臣,如薛收、温彦博、杜淹、房玄龄、魏征、王?、杜如晦、李靖、陈叔达等。死后,谥文中子,
(2)了然:清楚、明了。

【故事阐述】

“一目了然”原作“一目了然”。朱熹为宋代大儒,其学说以居敬穷理为主,集宋代理学之大成,后世尊称他为朱子或朱文公。编次与著述之书甚多,所注四书,明清科举奉为考试的标准。《朱子语类》非其亲著,所录为与门人问答之语。〈战国汉唐诸子〉一章记载的是朱子对于数位重要思想家及哲学典籍的看法。其中提及了隋代大儒文中子,与朱子同时的学者对文中子贬多于褒,朱子却说:“他虽有不好处,也有好处。”好处在于“其志不卑”,坏处在于“二帝、三王不去学,却要学两汉”,但从细微处看,朱子则以为,若能透彻了解文中子的学说理论,那要评断他将犹如从高处往下看,一眼就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后来“一目了然”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表示看一眼就完全清楚明白。

【讨论】

(1)从朱熹回答文中子的好处与不好处,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造句练习】

例:这张设计图画得十分详细,即使外行人看了也会一目了然。
例:这间便利商店的货物排列得井井有序,让顾客一進门就一目了然,很快就可以找到想要买的东西。

【相似成语】

一清二楚、一览无遗、尽收眼底、了若指掌

【课后时间】

请找出成语中“一”开头,并含有身体部位。

如:一目了然。

参考答案:

一目十行、一臂之力、一口咬定、一手遮天、一心一意。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