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高级):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范仲淹 (历史人物故事)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7年02月01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 ◇◇◇ ◇◇◇

范仲淹,宋朝人,太宗端拱二年(西元989年)在徐州(今江苏徐州)出生。两岁时,父亲病逝。母亲贫困无依,只好抱着襁褓中的仲淹,改嫁山东朱姓人家。范仲淹也改从朱姓,取名说,在朱家长大成人。

仲淹自幼好学,二十一岁时去长白山的醴泉寺读书,日夜不息。他常常一天只吃两餐,将每日煮的一碗粥,分为四份,早晚吃两份,撒些盐拌上一些青菜,以此果腹。他看朱家兄弟用钱不知节制,便常常劝诫他们,朱家兄弟不悦的回道:“我们花的是朱家钱,关你什么事?”仲淹听完一怔,觉的话中有话,继而知道自己的身世,就决心脱离朱家,改姓归宗,并前往南京求学。

仲淹在南京苦读。读书疲惫的时候,便以冷水洗脸来提振精神。有一次,真宗皇帝路过南京,大家都争相前往去看皇帝,仲淹却闭门不出,诵读如旧。有同学问他为何如此,他却回答:“日后再见未晚!”一位同学是南京长官之子,知道了这事,回去告诉父亲,他父亲便送些美食给仲淹,他竟一口不尝,并说:“感谢长官深厚情意,我已习惯喝粥的生活,一旦享受美食,日后怕吃不得苦。”果然隔年他就高中進士,见到皇帝,并把母亲接来奉养,正式恢复了范姓。

入仕后的仲淹看到筑于唐朝的捍海堤已经残缺不堪,每年入秋,海潮越堤而入,田地农庄被淹没,退潮以后,原本的良田都变成了不能耕种的盐碱地,老百姓无以营生,纷纷携家迁逃。这件事虽不属范仲淹的职权范围之内,但他仍积极上书建议修复捍海堤。朝廷便任命范仲淹主持修堤工程,仲淹不辞辛苦亲临工地,官民一心,工程進展很快,终于完成捍海堤的修复,迁离的居民也返回家园。县民感念范仲淹的德政,往往以范为姓。

仲淹有此政绩,便调到朝廷担任秘阁校理。到了朝廷,范仲淹更关心朝政和民间利病。仁宗天圣七年冬至时,天子打算率领百官向太后祝寿、朝拜。范仲淹上疏劝止说:“奉养尊长在家里,用家人之间的礼数,是可以的,但今在朝廷上与百官同列朝拜太后,是不可成为传之后世的礼法,请皇上三思。”他并且上疏请太后还政。

有人劝他不要如此锋芒毕露,他说:“我的官职微小,俸禄不多,但也有三百贯铜钱的俸禄,相当于两千亩地的收成。如果我坐食禄米,不去为国为民设想,那和专门糟蹋粮食的螟虫又有什么两样?人都说犯上直谏会给自己惹祸,不是明哲保身之计。其实这样的人才是没有远见的,他们不了解:只有官员都敢于直言,君主才不犯错,百姓才能安居乐业。祸患才能不生,天下无忧。这才是远离祸乱、保全自身的根本之道。”

仁宗明道二年(西元1033年),京东和江淮闹饥荒,范仲淹奏请朝廷前去救灾,朝廷不理不睬,范仲淹对此十分气愤,当面质问宋仁宗:“如果宫中半天不吃会如何?现在许多地方老百姓没东西吃,岂能不管?”说的仁宗无话可回,只得派他去江淮一带安抚灾民。范仲淹每到一地就开官仓赈济灾民,免除了灾区的部分赋税。他还把饥民吃的野草“乌味草”带回来献给仁宗,并请皇上转给后宫贵戚们看看,让他们了解老百姓过的苦日子,以提醒他们不要过分奢侈。

仁宗景佑二年(西元1035年),范仲淹被贬到故乡,并在苏州南园买了一块地,准备盖一所住宅。他请阴阳先生看风水,这位先生巡视一遭后,向范仲淹贺喜道:“这是一块能出公侯卿相的风水宝地。”范仲淹听了笑道:“若是如此,要让出此地兴建学堂,使士人在此学习,公侯卿相不是更多吗?”于是,范仲淹就在这里建起郡学,延请名师讲学。不久,造成空前盛况,各地也纷纷仿效。故后人有“苏学天下第一”之称。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冬天,西北边境原本臣属大宋居住在甘州和凉州的党项族首领元昊自称皇帝,建国号大夏(西夏)。面对西夏的突然挑衅,宋朝措手不及,在这样严重的局势面前,宋仁宗想到了范仲淹文武全才。将他召入朝,任命夏竦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全面统筹边防,任命范仲淹和韩琦同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

范仲淹废寝忘食的思考对西夏的战略方针。他认为宋军缺乏强将精兵,战斗力差;西夏军兵精马劲,加上西夏都城又远在黄河以北的兴庆府(今银川市),若宋兴兵深入,很容易遭到截击而被歼灭。但是,夏国经济力量薄弱,粮食不足,绢帛、瓷 器、茶叶等都需从宋朝输入,这是它的致命弱点。只要宋军实行坚壁清野的政策,努力修固边城,同时精练士卒,在西夏大举進攻时,扼险坚守,这样西夏就无隙可乘,若西夏屡屡兴兵却无功而返,其经济就会衰败,军队的斗志也会逐渐丧失,到那时就可迫其讲和了。

同时范仲淹招抚宋夏交界的少数民族--羌族。由于羌族力量单薄,他们在宋、夏间持观望态度,有的曾投靠西夏,为元昊作过向导。范仲俺一方面筑堡立寨,切断他们与西夏的联系,并用兵保护他们的安全;另一方面竭力招抚他们,羌族酋长来见,范仲淹屏退卫兵,亲自接入内室,推心置腹相谈。族人亲热地唤他“龙图老子”(当时范仲俺的职衔是龙图阁直学士,“老子”则有尊敬之意)。对受战争残害的羌族人民则拨给空地,并发放粮食、农具等帮助他们重拾生计。这一政策更受到羌族人民的拥护。这样,羌族部落纷纷归附宋朝,担任宋军的向导,并出兵助战,有力的支援了宋军。

此外,范仲淹将朝廷赏赐给他的金帛都分发给将士,奖励勇猛杀敌的士兵,提拔重用立功的将领。这样,在范仲淹的率领下,西北军中出现许多像狄青、种世衡那样有勇有谋的将领,又训练出一批强悍敢战的士兵。

实施以上的措施后,扭转了宋朝被动挨打的局面,使已经破坏的边防从新建立起来。边境上流传着一首歌谣:“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而西夏由于长期用兵,财用匮乏,无力战争。这样,双方开始议和,宋夏恢复了和平,西北局势得以转危为安。

不久,由范仲淹主导推行的“庆历新政”限制了权贵、官僚的既得利益,招致了猛烈的攻击而失败,范仲淹被贬到邓州。他接到好友藤宗谅从岳州(今湖南岳阳)的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一篇记。范仲淹为了激励遭到贬黜的朋友们,便答应了宗谅的请求,就在邓州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范仲淹用优美的文字描述了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色,并且借景抒情,劝勉失意志士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摆脱个人得失,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曾经立志设置义田来照顾贫困的乡亲,但他为官三十年一直无力完成,直到他当了陕西招讨使和参知政事,才有足够的俸禄,购买家乡附近的良田一千亩,名为“义田”,选择族中年长且贤能的人,掌管财物及资金的调配,救济贫困及亲族的人。他去世后,后代子孙也继承这项济助族人的遗愿。

当范仲淹病的很严重时,皇帝常常派遣使者赏赐药物,范仲淹过世后,皇帝哀悼很久,又遣使慰问范仲淹的家人,到埋葬时皇帝亲自撰写范仲淹的墓碑,内容为“褒贤之碑”。范仲淹事母至孝,当官后仍然维持贫时生活情景,没有宾客到访时,用餐只准备一样荤菜;妻子衣食和寻常人家一样。对族人及读书人却非常的爱护及慷慨好施,所以有很多的读书人经范仲淹的提拔而当官,虽是一般的平民也都知道范仲淹的名字。范仲淹为政忠厚,凡是他从政过的地方,人民都感念他的德泽,尤其是?州和庆州的百姓,与归附宋朝的外族人民,都画了他的肖像,给他立生祠纪念他。当他死去的噩耗传到各地,人们深为叹息,西夏甘、凉等地的少数民族羌族,数百人来到祠堂,像死去父亲一样痛哭哀伤,且斋戒了三天才散去。

辨析:
1、哪些事中可看出范仲淹对君臣之间关系的认识,请举例并说明之。
2、哪些事中可看出范仲淹为官时为民之心,请举例并简述其心态。
3、孔子云:“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请问范仲淹的军事思想与作为与此有何相关?
4、范仲淹具足了哪些修养与品德,才能兴办义田与义学?

延伸阅读:

义田记 

钱公辅

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婚葬皆有赡。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其出纳焉。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仕而家居俟代者与焉;仕而居官者罢其给。此其大较也。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三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既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昔晏平仲敝车羸马,桓子曰:「是隐君之赐也。」晏子曰:「自臣之贵,父之族,无不乘车者;母之族,无不足于衣食者;妻之族,无冻馁者;齐国之士,待臣而举火者三百余人。如此而为隐君之赐乎?彰君之赐乎?」于是齐侯以晏子之觞而觞桓子。予尝爱晏子好仁,齐侯知贤,而桓子服义也。又爱晏子之仁有等级,而言有次第也;先父族,次母族,次妻族,而后及其疏远之贤。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晏子为近之。今观文正之义,贤于平仲,其规模远举,又疑过之。

呜呼!世之都三公位,享万锺禄,其邸第之雄,车舆之饰,声色之多,妻孥之富,止乎一己而已;而族之人不得其门而入者,岂少哉?况于施贤乎!其下为卿大夫,为士,廪稍之充,奉养之厚,止乎一己;族之人瓢囊为沟中瘠者,岂少哉?况于他人乎!是皆公之罪人也。公之忠义满朝廷,事业满边隅,功名满天下,后世必有史官书之者,予可无录也。独高其义,因以遗于世云。

参考资料:

范文正公文集

年谱

真宗皇帝大中祥符三年,年二十二岁,读书长白山醴泉寺,日作粥一器,分为四块,早暮取二块,断齑数茎,入少盐以淡之。

真宗皇帝大中祥符四年,朱氏兄弟,浪费不节,数劝止之,兄弟不乐曰:「吾自用朱氏钱,何预汝事。」公闻此疑骇,有告者曰:「公乃姑苏范氏子也,太夫人携公适朱氏。」公感愤自立,决欲自树立门户,佩琴剑,径趋南都。

真宗皇帝大中祥符七年,真宗谒太清宫幸亳,驾次南京,皆往观之,独公不出,或以问公,公曰:「异日见之未晚。」留守有子居学,见公食粥及不出观驾,归告其父,以公厨食馈公,既而悉已败矣,留守子曰:「大人闻公清苦,故遗以食物,而不下硅,得非以相浼为罪乎?」公谢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之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淡此粥乎?」

仁宗皇帝天圣四年,通泰海州皆滨海,旧日潮水皆至城下,田土斥卤,不可稼穑,文正公监西溪盐仓,建白于朝,请筑捍海堤于三州之境,长数百里,以卫民田,朝近从之,以公为兴化令,掌斯役,发通泰楚海四州民夫治之,既成,民享其利,兴化之民,往往以范为姓。

公上疏言守边城实关中之计,严戒边城,使持久可守,实关内使无虚可乘,若寇至,使边城清野,不与大战,关中稍实,岂敢深入,既不得大战,又不能深入,二三年闲,彼自困弱。

仁宗景佑二年,公在苏州,奏请立郡学,先是公得南园之地,既卜筑而将居焉,阴阳家谓:「当踵生公卿。」公曰:「吾家有贵,孰若天下之士,咸教育于此,贵将无已焉,遂即地建学,既成,或以为太广,公曰:「吾恐异时患其隘耳。」

上资政殿晏侍郎书

某官小禄微,然岁受俸禄仅三十万,窃以中田一亩,取粟不过一斛,丰稔之秋,一斛所售不过三百钱,则千亩之获,可给三十万,以丰歉相半,则某岁食二千亩之入矣,其二千亩中播之、耨之、获之、敛之,其用天之时,地之利,民之力多矣,傥某无功而食,则为天之螟,为民之钨。使鬼神有知,则为身之殃,为子孙之患。

使搢绅之人,皆危其言行,则致君于无过,致民于无怨,政教不坠,祸患不起,太平之下,浩然无忧,此远害全身之大也。

资治通鉴

北宋纪 第039卷 仁宗  明道二年〔辽重熙二年。(癸酉、一0三三)〕 p-0896

先是右司谏范仲淹以江、淮、京东灾伤,请遣使循行,未报。仲淹请间,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如何?今数路艰食,安可不恤!」甲申,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廪,赈乏绝,禁淫祀,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饥民有食乌昧艸者,擷艸進御,请示六宫贵戚,以戒侈心。

东都事略

臣领庆州,日夜思之,乃知攻有利害,守有安危,何则攻其远则害必至,攻其近则利亦随,守以土,兵则安,守以东,兵则危,臣所谓攻宜取其近而兵势不危,守宜图其久而民力不匮,招纳之策可行于其间。

自古兵马精劲西戎之所长也,金帛富庶中国之所有也,礼义不可化,干戈不可取,则当任其所有,胜其所长,此霸王之术也。仲淹待诸吏必使畏法而爱已,所得赏赐皆以上意分赐诸将,使自为谢。

诸蕃质子,纵其出入,无一人逃者,蕃酋来召之卧内,屏人彻卫与语不疑。仲淹与韩琦俱有威名,军中为之语曰:「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范文正尝得一宅基,堪舆家相之曰:「此当世出卿相。」公曰:「诚有之,不敢以私一家。」即捐其地建学舍,苏州府学是也。《昨非庵日纂》

一、宋史 卷三百十四 列传七十三 范仲淹传

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仲淹二岁而孤,母更适长山朱氏,从其姓,名说。少有志操,既长,知其世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進士第,为广德军司理参军,迎其母归养。改集庆军节度推官,始还姓,更其名。

天圣七年,章献太后将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寿。仲淹极言之,且曰:「奉亲于内,自有家人礼,顾与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为后世法。」且上疏请太后还政,不报。寻通判河中府,徙陈州。

用种世衡策,城青涧以据贼冲,大兴营田,且听民得互市,以通有无。又以民远输劳苦,请建帼城为军,以河中、同、华中下户税租就输之。春夏徙兵就食,可省籴十之三,他所减不与。诏以为康定军。

举兵先取绥、宥,据要害,屯兵营田,为持久计,则茶山、横山之民,必挈族来归矣。拓疆御寇,策之上也。」帝皆用其议。仲淹又请修承平、永平等寨,稍招还流亡,定堡障,通斥侯,城十二寨,于是羌汉之民,相踵归业。

仲淹表言:「观察使班待制下,臣守边数年,羌人颇亲爱臣,呼臣为『龙图老子』」。

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

会病甚,请颖州,未至而卒,年六十四。赠兵部尚书,谥文正。初,仲淹病,帝常遣使赐药存问,既卒,嗟悼久之。又遣使就问其家,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

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