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者修行(篇三)(一) 把修行的概念引入企业管理中

张春雨


【正见网2006年07月30日】

绪言

说起治,人们想到的就是安邦治国,除此以外,大概没什么概念了。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系统的,一连串的概念,都包括在了治的范畴之中。每个人都修身养性,仁义礼让,家庭能不安泰吗?是啊,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济济一堂、井井有条,社会能不稳定祥和吗? 再者,社会中每个团体,都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对此的正确施治,不能不是人们应该重视的。

那么,我们此篇中探讨的,就是如何对社会团体这样的人群施治的问题。在现代社会来讲,这样的团体中,以企业最为众多,和最具代表性,因此,我们就探讨一下企业的治理吧。

(一)

把修行的概念引入企业管理中,不是出于标新立异。其实,探讨企业管理,从东方的传统文化中,我们会发现更多的智慧财富。

现代企业的理念中,经常重复的是这样,“做大做强”,“独占鳌头”,“拓展开发”, “迅速崛起”,“持续增长”,“快速发展”……。与此对应的,则是新理念、新观念、全新营销模式、全面质量管理、一条龙服务、最佳资财整合、人才战略、价格策略等等。以至于,断章取义的截取传统文化而谋求企业发展,不是吗?“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就常常被一些管理学家所引述和借鉴。不能否认,这些也都是人类努力思索的成果,其中不乏一些耀眼的部份。

不过,在修炼人看来,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点,已经就有问题了,往下的手法,更不用提了。至于最终的结果,很多危害了人类本身。比方对环境的污染,对人类道德不知不觉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浪费等等。有些企业的行为后果,贻害非常之大,虽然也许一时的挣了很多钱。

现代人搞企业,最大的误区在于,只着眼于钱。其基点的偏颇,根子也就在这里。如果把话说远一些,现代人不断的步入重利忘义的绝境,使其各行各业社会行为的本身,带给人的已经不是自在和谐友善了,而是无情、竞争、算计、紧张和压力。

搞企业,当然的出发点是为了赚钱,不过,这不是其目地的全部。

随着人类技术能力的掌握,制造更多的用品来满足人富裕生活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结果,随之产生了集体性劳动,也就使企业这个东西,应运而生。那么,企业的最初功用,是为了制造更多产品的目地。

为了维持企业的持续生存,资产的平衡收支,以至于财富的不断积累,就成为理所当然了。这个,就是企业运作的又一个目地。

企业,是一个人群的所在,是群体的人们一起度过很多人生时光的处所,所以,这里是大家的思想、行为、情感集中表达的地方,同时,也是大家思想行为不断得到塑造的地方,情感不断受到刺激的地方。所以,在这里的感受,不能说不是这里的人们,生活质量好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这样的团体单位,能说不是员工们获得人生愉悦生活的要素之一吗?

企业的产品,服务于社会,其产品的适用性、耐用性等等,直接对客户负责,构成客户生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直接影响客户的生活感受。那么,拿出令客户满意的产品,就是企业目地的又一个组成。

通过自己的所为,把此制造成彼,是人类能力的体现。不过,其过程中,大自然赐予的原料,浪费的多少啊?生产环节的废弃物质,对生态有没有破坏呀?其产品的最终利用后果,对人类思想道德是损是益?等等这些的考量,又是企业生存于世的其它目地吧。

那么,搞企业的基点,不应该从这些地方着眼吗?

顾此失彼,是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如果我们完全着眼于企业的赢利目地,那么忽视了其它企业生存最基本最应该的动机,最终使企业运作行为走向了畸形和极端,也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做企业,是不是先确立这样的思想呢?

生产出社会需要的,品质质量和适用性,及价格诸方面都使人满意的产品;过程中不浪费自然资源,不污染自然环境;对社会道德没有负面作用;培植对内部职员的精神生活具有积极意义的企业文化;给予职员合理的资财报酬;获取相应的利润回报。总之,通过自己的企业活动,带给社会的不止是物质丰富,和获取自己的利润所得,同时也要对社会道德负责,方方面面对人类 的生存和生活负责。

拥有乾坤道德,天地正气的大家气概;具有烟雨平生,竹杖芒鞋的洒脱豁达;抱有诚信待人,童叟无欺的传统良心;拿出一丝不苟,坚韧耕耘的勤奋精神。这样的基点搞企业,也算应了一句日本谚语――尽人事,待天命。

成功与否姑且不论,上对天,下对地,中间对人,都有个完美的良心交待,也算真正的不枉为一场,不枉活一世吧。

如果上面的讨论,权当搞企业的基本基点的话,那么,我们接下来对创办企业的基点、理念及企业文化方面,再做一些详尽的探讨。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