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古塔之十九:举世无双的琉璃宝塔─广胜寺飞虹塔

意文


【正见网2005年05月20日】

“广胜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城东北十八公里的霍山南麓,也是著名“霍泉”的发源地。寺创建于东汉建和元年(西元147年),初名“俱卢舍寺”,又名“育王塔院”,唐代改为“广胜寺”。大历四年(西元769年)重修。元大德七年(西元1303年)发生地震,全寺毁坏后重建。所谓“广胜”,就是“广大于天,名胜于世”之意。

“飞虹塔”即由育王塔沿续而来。建于明代正德、嘉靖年间(西1515~1527年),明天启二年(西元1622年)增建底层围廊,至今已有470多年的历史。创始于汉,经屡次兴废重修,现存的古塔为明代重建的遗物,但形制结构仍保持元代的建筑风格。塔为八角形,十三层,通高47.31米。砖砌的塔体,是无梁殿与拱桥相结合的形式。

塔身外表通体贴着琉璃面砖与琉璃瓦,琉璃的釉彩,由黄、绿、蓝三种色彩装饰组成。但是,由于色调深浅不一,浓淡迥异,光照之下竟然变得五光十色,异彩纷呈斑斓,色彩华丽美观。由于塔立于高山中,耸入云霄,经日光映照,艳丽有如飞虹,散发出七色光晕,故得飞虹塔之名。

从塔底到塔顶,各层高度逐渐递减,宽度也逐层收缩,构成一个美丽挺拔的圆锥体外轮廓。塔身为青砖砌筑,各层皆有出檐。尤以一至三层最为精致美丽,檐下设有重叠斗拱、倚柱、同时模仿传统木构建筑的样式与特点,在转角部位施用垂花柱,各种构件显得十分精致。在平板枋、大额枋的表面雕刻屋宇、佛像、菩萨、金刚、仙人、童子,花卉、盘龙、鸟兽等各种构件和图案,制作精巧,色泽鲜丽,神态各异,形成绚丽繁缛的装饰风格,至今色泽如新。塔角挂有塔铃,风吹铃动,悦耳动人。

塔的内部构造也非常特殊,1至5层为八角型建筑,7至12层是为方型建筑,其中,第2、6、12层是假层。塔身中空,从一层到十层,设有“之”字形的梯道相通,砖砌的台阶迂回转折,利用梯道各层相错,以免减低一侧塔壁的强度,其设计巧妙,在中国古塔中罕见。

塔的中心是一尊铜铸的释迦牟尼佛像,雄伟高大而庄严。塔刹做成金刚宝座式,上立喇嘛塔五座,有八条铁链与塔的顶端相连,用以保持刹顶的稳定。清康熙三十四年(西元1695年)临汾盆地发生八级地震,此塔安然无恙,依旧矗立云霄。

琉璃塔的外表,镶嵌着形式多样的构件,全塔上下均布琉璃的佛像、菩萨像、金刚像及其它装饰图案,人物形象传神,其艺术形象,相当丰富,穷极工巧,造型无一重复,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构件,有的是浮雕,有的是悬塑,每一款式都是精雕细琢,美仑美奂。其色泽瑰丽,虽经历数百年的日晒与风化,釉色依然如故。标志着明代山西地区琉璃工艺与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准,称其为中国琉璃塔的代表之作,实当之无愧。

自古以来,一座举世无双、巍峨壮丽的七色琉璃宝塔,以巧夺天工的建筑艺术,金碧辉煌的琉璃构件,将佛国的辉煌,阐释得淋漓尽致,达到了设计思想和建筑意境的完美融合,这就是中国古塔中最美丽的“浮图”──飞虹塔。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科技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