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与人类:清代后期疫情

林兰 编辑


【正见网2004年07月10日】

瘟疫和其它天灾,旱、水、虫、风、地震等一样往往对人类和人类的历史起着关键的作用,在人间的社会、秩序、社会变动与重大事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纵观历史,是人主宰着人类的命运,还是苍天主宰着人类的命运?

◇◇◇ ◇◇◇

清代后期的疫病流行呈现十分频繁的特点。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传统稳定的社会秩序被打破,社会开始动荡不安。从1840年至清朝灭亡,综合有关记载,道光帝11年中7年有疫病,咸丰11年中10年有疫病,同治帝13年中12年有疫病,光绪帝34年中19年有疫病,宣统帝3年中2年有疫病。清代后期仅短短的72年,计50年是有疫病的年份,平均1.45年中有1年出现疫疾流行。如此高频率,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而且,历史漏载仍是不免,因此上述统计的数字并不是清朝后期疫病的全部。从中我们仅是可以看出个大概而已。

咸丰、同治时期,一年连着一年的疫病主要发生在南方的苏南、浙江、湖北、贵州地区,而且有很多疫病都是与战争相关。其时南方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清军和太平军一再在这些地区激战,所以疫病的流行与战争紧密相关。1856年太平军包围了安徽颍上城,与清军发生激战。不久,太平军撤围,但城内疾疫大起,在二个月内,死了三千余人。

从记载来看,这一时期对社会影响最大的几种疫病恐怕就是鼠疫、霍乱和疟疾了。同治初年云南鼠疫造成了不计其数的死亡;1890年以后广东各地鼠疫不断,1896年台湾也是鼠疫蔓延,1907年部分省区发生鼠疫,“蔓延至南北两部者,有二十四处”。鼠疫造成了较大伤害,并且对今天仍有一定影响的是1910年东北三省的鼠疫,前后死了六万多人。

霍乱带来的死亡也是十分惊人的。1826年南方流行的吊脚痧,北方流行的转筋痧,实际上就是霍乱,引起了“死者累累”的结果。次年,浙江海宁、秀水等地霍乱又起,死伤无数。1892年,四川许多地方流行麻脚痧,也造成了严重的死亡。1902年,京津地区霍乱流行,死人无算,“有以顷刻死者,有半日死者”。这年黑龙江瑷珲也出现严重的霍乱转筋,半个月后,“市断人稀,街面几无人迹”,每日死亡有七、八百人。

疟疾主要在南方流行,对社会的影响依然较大。1862年,贵州发大瘟,十死八九,“非(病头,皇内)病,即摆子”,摆子就是疟疾。次年,左宗棠清军在富阳作战,感染上疟疾,死伤惨重,左宗棠自己也不能幸免。中法战争期间,驻守在台湾的抗法清军“既疲劳,复感瘴”。次年,广西的抗法清军也是“岚瘴时作”。

清代后期有很多疫病的流行不但规模大,而且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例如道光二十九年(1829年)春季,湖南大雨不止,城乡泛滥,不久全省大疫,死者无算。同治元年、二年,江浙皖连续大疫,整个疫区连成一片,其严重程度十分罕见,单1863年的上海就病死了二万余人。光绪四年(1878年),京师及直隶春寒严重,进入夏季后,饥民中瘟疫流行,京师、天津、保定府都出现了严重疫疾,受疫范围较广。而1910年鼠疫流行,主要传染区为东北省,关内一些地区也被传染到,死亡的人数又多,令人震惊。

参考资料:《三千年疫情》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与环境

人与环境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