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古随笔:匹夫之勇,难成大事!

慧勉


【正见网2018年07月22日】

人们对勇敢的崇尚,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三国志》中的关羽、张飞、马超。《水浒传》中的林冲、武松、鲁智深。在《太平广记》中辑录了几十位骁勇之士,有“一身都是胆”的赵云,有“不探虎穴,焉得虎子”的吕蒙,有“少有胆气,跳走如飞”的杨大侠,有“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行刺之于万众之中,人马俱到”的秦琼,还有“着白衣,所向披靡”的薛仁贵。
    
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之所以让读者痴迷,是由于他们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奋不顾身,拔刀相助”的英雄人物,这些英雄对贪官污吏、对流氓恶霸、对不合理的黑暗社会,进行奋力反抗,不顾一切去维护正义,讲义气,重感情,为朋友两肋插刀,即使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这样的英雄人物,是人们所向往的。也是邪党、黑帮所害怕的。
    
孔子的弟子子路,以率直勇敢闻名。对于子路的勇敢,在《论语•公冶长》中,孔子曾经调侃过: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欤!”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了之后,非常高兴。孔子说:“仲由啊,你的勇敢超过了我,可其他方面,实在没有可取的地方啊!”
    
孔子并不欣赏那种匹夫之勇,而是推崇智、仁、勇相结合的勇敢。他认为“君子之道有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宪问》)在孔子看来,智、仁、勇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有仁德之人,是乐观通达而没有忧虑的,聪明而有智慧的人,是不会被迷惑的,勇敢的人,是无所畏惧的。三者之中,仁是核心,知是知仁,勇是行仁,因此,“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因为真正的勇敢,是从仁义之心产生出来的,因此,有仁义之心的人,肯定勇敢。而勇敢的人,却不一定有仁心。勇是仁者之勇,是智者之勇,而绝非匹夫之勇。
    
关于匹夫之勇和智者之勇,《论语•述而》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路曰:  “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不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子路问孔子: “先生如果率领三军作战,你选择谁做你的助手?”孔子说:“我是不会与一个能够赤手搏虎、徒步过河、死也不后悔的人共事的。与我共事的人,应该是个遇事格外谨慎小心、善于谋划而后,再作决定的人。”孔子不愿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率军队,因为在孔子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容易误事。“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敢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智勇双全之人。
    
东汉时,班超以汉朝特使的身份,出使西域诸国。到鄯善后,鄯善王的态度由起初的恭敬,变得冷淡起来,班超探明是匈奴使者到来的原因,于是召集随员36人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当今之计,只能夜间火攻匈奴人,先下手为强,把他们全部歼灭。这样鄯善人胆破,就大功告成了。”半夜,班超率领部下,飞奔匈奴阵地,经过激战,鄯善王吓得叩头谢罪,表明服从汉朝.以后绝无二心。班超用他的智慧和勇敢,赢得了鄯善的服从,这才是真正的勇敢。
    
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说:“太胆小是怯懦,太胆大是鲁莽,勇敢是适得其中。”出于虚荣心、好奇心或者贪婪之心,去冒生命危险的人,不是勇敢的人。勇敢不同于激情中的不顾一切,它是根植在心中的持久稳定的人生品质,如同经冬不凋的松柏,四季常青。
    
勇敢无所谓大小,追求进步、追求真理、追求正义的人是勇敢者,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不顾身的人是勇敢者,在事业中开拓进取、与困难作不懈斗争的人是勇敢者,在成长中与阻碍自己进步的观念欲望进行坚决斗争的人是勇敢者。
    
勇敢不在臂膀上,而在冷静的头脑里。

纵观当前的贸易战,川普一方,顺天理,合民心,拥仁义,出师有名。中共邪党一方,背天理,违民意,耍无赖,胡搅蛮缠。理足仁厚者必胜,邪恶卑鄙者必败。

正是:中共独裁上西楼,淫腐臭,月如钩。寂寞无朋深院锁清秋。债款剪不断,民愤理还乱,维稳没有救,真够哀愁!噫,别是一番苦味在心头!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今日神州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