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网2016年07月29日】
官场中的“新官上任三把火”,说的是新任职的官员,一上台即大刀阔斧,革除积弊,推行新政。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新官上任后的“三把火”,效果不佳。但是,况钟来到苏州府,新官上任三把火,确实是烧得好的!
况钟,字伯律,靖安人。最初以小官吏,侍奉礼部尚书吕震,吕震惊异于他的才能,向朝廷推荐,拜授礼部仪制司主事,后又迁任礼部郎中。宣德五年(1430),明宣宗认为郡守大多不称职,恰巧苏州等九府的太守官空缺,而这九府都是非常重要的地区,因而明宣宗命令部、院大臣,荐举其所属下的廉洁正直、有才能的人,前去补缺。况钟因尚书蹇义、胡溪等人的推荐,去担任苏州知府。明宣宗赐给敕书,况钟接受派遣,这就前去上任。
本来,苏州府赋役繁重,而有声势的不法之徒,又玩弄法令条文,用不正当的手段,诈取利益,故“苏州府最难治理,久有其名”。况钟乘驿站马车,来到苏州府。初次到职,处理政事时,众多的胥吏,围绕他站着,请他审定公文。况钟假装看不明白,转着眼珠,观望左右胥吏,并提出问题,结果只能依照胥吏的意见办理。胥吏大为欢喜,背后说:“新来的太守愚昧,容易欺瞒。”
过了三天,况钟召集群吏,责问说:“前天,某事应该实行,你辈却让我禁止;某事应该禁止,你辈却强迫我实行。你辈舞文弄法,以行奸诈,由来已久,所犯的罪行,应当处死!”立刻杖杀数人,并把吏员中贪婪暴虐、或平庸懦弱的,全部赶走。全苏州府,大为震动,从此以后,大都遵守法度。况钟于是免除烦琐残酷的法规、政令,立下条文教令,凡是不利民众百姓的事情,就必须及时上报进言,不得隐瞒误事!
清军御史李立,以清理军伍、稽查逃军为名,行为凶恶残暴,苏州府同知张徽,分掌清军,逢迎李立意旨,经常用酷刑,强迫普通平民充军。况钟上疏、免除受抑为军的一百六十人,服兵役仅终其本身的一千一百四十人。当时,所属辖诸县,已拖欠田赋四年,计凡七百六十余万石粮。况钟请求朝廷酌情用钱钞折合,为部议所阻遏,然而自此租赋稍微蠲减。况钟又上疏,说:“最近奉诏募人耕种已经荒芜的官田、民田,官田依照,民田起科,无人耕种的荒田,免除田赋数额。昆山诸县民众,以死或徙、从军而簿籍上除名的,三万三千四百余。所遗留下的田,无人耕种的官田二千九百八十余顷,应该减免税粮十四万九千余石。其他官田被海水淹没,田赋数额尚且保存的,应该都依照诏书的旨意办理。臣所管辖的七个县,征收秋粮二百七十七万九千石有奇。其中民田税粮仅十五万三千余石,而官田税粮达到二百六十二万五千余石,有的一亩征收到三石,官田、民田起科,轻重不均,到这种地步。洪武、永乐年间,令出马役供给北方诸驿站,苏州府前后付出四百余匹马,期限是三年使之返回,而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了。马死了就补充,没有休止的时候。工部征收三梭阔布八百匹,浙江十一府只征百匹,而苏州府却征至七百匹,负担很不合理。请陛下命令有关部门给予处理。”
况钟反映的各种问题,都是情详、理直,如铁板钉丁,皇帝阅后,叹为直切!全部批示:准许照办。同时,皇帝还多次颁诏减轻苏州府、松江府重赋。
况钟与巡抚周忱,尽心计划,奏免七十多万石税粮。凡是周忱所推行的善政,况钟都全力支持。他们所积存的济农仓粮米,一年有数十万石,除救济灾荒外,还用以代替民间杂办和欠租。况钟治理苏州府政事,细微详尽,周到完备。曾设置两本簿籍,记载并识别平民中善、恶事,以推行劝善、惩恶。又设置通关勘合簿,防止公文收入、发出时出现奸伪情况。设置纲运簿,防止车、船起运货物时运夫侵占盗取。设置馆夫簿,防止馆夫接待宾客时有勒索财物行为。兴利除害,不遗余力。铲除豪强,扶持良善,苏州府民众百姓,敬奉况钟如敬神明!
官场中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之说,说的是一个新任职的官员一上台,即大刀阔斧革除积弊,推行新政。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新官上任后的“三把火”,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情况:其一、不分青红皂白,不思利弊得失,四处“纵火”,往往是积弊未除,而新的弊病又起,“纵火”是痛快了,但却“灭火”无方,最后殃及自身;其二,就是雷声大雨点小,有些新上任的官员,一开始雄心勃勃,慷慨陈词,似乎所有的难题在他到来后,都会迎刃而解,似乎所有的吏胥积弊,都会在他的几番训诫之后,化于无形,却没有长期与困难作斗争的思想准备,在积弊的习染熏陶下,其初的勃勃雄心,开始软化,当初的慷慨陈词,除了给人留下笑柄以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那么,新官怎样才能烧好“三把火”呢?明宣宗时期的苏州知府况钟,给出了很好的答案。他首先向那些有声势的不法之徒开刀,把贪婪暴虐、罪恶深重的吏员杖杀,把平庸懦弱的吏员全部赶走,肃清吏治的第一把火,况钟可谓烧得正是时候。其次,第二把火天做细致的调查分析,理清弊端与错失,有理有据地打损告,奏请减免赋税,减轻农民负担。同时,开仓救济灾荒,以此安定民心。最后第三把火,防微杜渐,稳中继进。况钟治理苏州府政事,细微详尽,周到完备,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防止局势出现反复。稳步前进,不弄虚作假,不夸饰追逐名利,始终注意于惠民利国。
况钟以猛药治理苏州顽疾,效果有目共睹,《明史》说:“况钟为官,刚正廉洁,孜孜爱民,前后任苏州府的官吏,没有能够比上他的。”
(事据《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