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珍事:孝子彭泽,谨遵父教,清廉为官

黎启明


【正见网2015年09月23日】

明代的彭泽,性至孝。少年时家境贫寒,从小立志苦学,于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考中进士,初授吏部主事,后历官至刑部郎中。后来,为人耿直的彭泽,因为得罪权势宦官,被外放为徽州知府。

在徽州知府任上,彭泽因为自己的女儿出嫁,便用俸银做了几十个漆盒,当做陪嫁之物,派属吏送到老家兰州。彭泽的父亲,见后大怒,立刻将彭泽遣人送来的漆盒,付之一炬,然后打点行装,从千里之外的兰州,来到了徽州。

彭泽听说父亲突然来到,不知家中出了什么大事,连忙出衙相迎,却见父亲怒容满面,一声不发地站在衙门面前。彭泽不敢造次发问,见父亲满面风尘,又背负行李,便使眼色让手下府吏,去接过行李。彭泽的父亲更是有气,把行李解下,掷到彭泽的脚下,怒气冲冲,大声道:“我背着它走了几千里地,你就不能背着走几步吗?”彭泽被骂得哑口无言,抬不起头来,只得背着行李,把父亲请进府衙。

彭泽的父亲进屋后,既不喝茶,也不落座,反而命令彭泽跪在堂下。府中官吏们,纷纷上前为知府大人求情,全不济事,彭泽只得跪在父亲面前,却还不知为了何事。彭泽的父亲,责骂彭泽:“你本是清贫人家子孙,如今做了几天官,就把祖宗家风全忘了。皇上任命你当知府,你不想着怎样使百姓安居乐业,却学着贪官的样子,把官家财物往自己家搬,长此下去,岂不成了祸害百姓的贪官?”彭泽此时方知父亲盛怒是为了何事,却不敢辩解。府中衙吏替他辩白说:“东西乃是大人用自己俸银所买,并非官家钱物。”彭泽的父亲却说:“开始时用自己的俸银,俸银不足,便会动用官银,现在不过是几十个漆盒,以后就会是几十车金银。向来贪官和盗贼一样,都是从小处开始。况且府中官吏,也是朝廷中人,并不是你家奴仆,你却派人家跋涉几千里,为自己女儿送嫁妆,这也符合道理吗?”

彭泽叩头服罪,满府官吏也苦苦求情,彭泽父亲却依然怒气不解,用来时手拄的拐杖,又痛打彭泽一顿,然后拾起地上还未解开的行李,径自出府,又步行几千里,回老家去了。

孝子彭泽,谨遵父教,受此痛责,永铭于心。为官不但廉洁自守,不收贿赂,而且不再怀私情、牵挂家里的事,一心扑在公事政务上。当年朝廷审核官员业绩,以徽州府的政绩为最高。

彭泽为官一生,历任川陕总督、左都御史、提督三边军务、兵部尚书等要职,都是掌握巨额军费。不要说有心贪污,即便按照常例,也会积累一笔十代八代享用不尽的财富。但彭泽为将勇,为官廉,死后家无余财,只有破屋几间,妻子儿女的衣食,也都很节俭。

为官廉,重在修身。修身,就是对自己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进行主动的、自觉的锻炼和升华,按照社会道德标准的要求,遵循先圣前贤的教导,不断地消除、克制自己内心的各种非道德欲望,努力将自己的品德修养,提高到一个尽善尽美的境界,以造福百姓。

(事据《明史》)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