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幼学琼林》:天文(九)

紫穹


【正见网2021年08月16日】

【原文】

盛世黎民,嬉游于光天化日之下;太平天子,上召夫景星庆云之祥。 夏时大禹在位,上天雨金;春秋孝经既成,赤虹化玉。 箕好风,毕好雨,比庶人愿欲不同;风从虎,云从龙,比君臣会合不偶。 雨旸时若,系是休征;天地交泰,称斯盛世。

【注释】

景星:又名瑞星、德星,如果一国的君主实行德政,景星就会出现。《史记.卷二七.天官书》:“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出于有道之国。”

庆云:一种五彩祥云,象征喜气。

上天雨金: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上天雨金三日,又雨稻三日三夜。

赤虹化玉:传说孔子完成《春秋》、《孝经》后,告之于天,有赤虹从天而降,化为黄玉,长三尺,上有刻文,孔子跪而受之。

箕好风,毕好雨:象征人们的愿望各不相同。箕、毕:星宿的名称。古人认为箕与风对应,毕和雨对应。《书·洪范》:“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古人认为百姓与天上的繁星对应,因此跟星星一样,各有所好。后“箕风毕雨”固定为成语。

风从虎,云从龙:比喻同类事物之间可以相互感应。《易·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不偶:并非偶然。

雨旸(yang)时若:下雨和天晴都顺应时令。旸,本意是指旭日初升,引申为晴天。若,顺从。

休征:美好的征兆。

交泰:交上好运。泰,《易经》中的卦名。《易·泰》:“天地交,泰。”

【译文】

太平盛世之时,百姓安居乐业,所以能在光天化日之下快乐地嬉游;太平时期有才德的皇帝能感召上天,而出现景星、庆云等各种祥瑞的景象。 夏朝时大禹平治水患,功劳齐于天地,使上天接连下了三天黄金雨;孔子编纂了《春秋》和《孝经》这两部书,赤虹从天而降化为黄玉。 箕星主风,毕星主雨,比喻百姓的愿望各有不同;虎啸生风,龙腾生云,说明了君臣的会合相辅并不是偶然的。 晴雨适宜应时而至,这是吉庆福禄的好征兆。天地融和通畅,万事亨通便称得上是太平盛世。

【点评】

这期内容很明显,跟前期形成对比,前期讲到,齐妇含冤,大旱三年,是地方太守贪赃枉法招来的,而邹衍下狱,六月飞霜,则是一国之君听信谗言所致,旨在告诫君臣,莫要失德,失德就会出现异常的凶险天象。这样的内容旨在告诉孩子,人虽然看不见神佛的存在,但神佛却会以这样的方式,这样的天象来进行规劝,提醒人神目如电的可畏,人的一言一行,都有神灵在监管。

而这一期,内容刚好相反,不管是太平有德的天子,治水有功的大禹,还是圣人孔子,都因做了对百姓和国家的大好事,功劳齐天而得到上天的肯定,呈现各种祥瑞之象,同样是罕见的天象,但却是对有圣德之人的嘉奖,尤其是恩泽天下的天子和圣贤之人。

内容相反,目的却是一致的,告诉孩子,重德行善才是做人的根本,也是上天定下的不可违背的对人的规范。善者得善报,恶者得恶报,皆是必然。

说白了,古人以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在传承天文知识,从来都是站在神主导人间走向,安排人文,从而不断显露各种天象的角度在编写文章和书籍的,目的就是劝善。让人守住人在迷中做人的良知,莫要迷失善良的本性。如果站在无神论的角度,则是无法理解的。因为所有的天文现象,在现代人看来,全都以为是自然现象。而在古人看来,背后皆是神灵的作用,只是人眼看不见罢了。

所以天文这部分,即使在前半部分,描述风雨雷电等各种所谓的自然现象时,都会告诉大家,他们是风伯、龙王、雷公和电母等各种神灵在各行其职。其他天象也是如此。今天看似神话传说,古人都深信不疑。因为那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敬畏天地,相信神目如电,善恶有报。因此人心善良。社会呈现尊师重道,父慈子孝,夫妻和睦,仁善忠义的道德风尚。

今天人们常说一句话,人心不古。其实就是不信神的结果。照古人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当今天人伦道德全面败坏时,天灾异象频频出现,不就是一种必然吗?所以,若想从根本上平安吉祥,不就得反思自己的德行,从本性上归正,信神重德,才能改变天象,消除天灾,转为祥瑞吗?向古人学习,方能活出真正的智慧。

【故事】大禹治水

大禹,约生于公元前两千两百多年前,黄帝的玄孙,姓姒,名文命。父亲叫鲧。

相传四千多年前,水神发怒,降下滔天洪水把大地吞没了。鲧因此被派去治水。

鲧上天偷了一袋玉帝的“息壤”。他想利用息壤神土见风就长的神功,来做成堤坝拦截水患。但是他失败了,洪水太猛了,堤坝被冲垮。鲧因失职而死。

后来,禹长大了,不忍百姓受苦,担负起了治水重责。禹与父亲相反,采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在众多神仙的帮助下,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经过十三年,治好水患,人们终于得以安居乐业了。传说他为治水穿山越岭,脚趾甲都磨光了,三十岁还没能结婚。有婚约的涂山姑娘一直等着他,可等到大禹来迎娶,婚后才四天,大禹又去治水了。《史记》记述:“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而在民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更是妇孺皆知。大禹成婚的四天至今仍是江淮一带嫁娶的吉日。

那么这些传说,是真的吗?有不少人想到,这淹没地球的洪水,仅仅凭着人力,即使是今天的科技,也是难以做到的。

其实在远古三皇五帝时代,很多君臣都是修道人。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就是修道后,乘龙登天的,当时人神来往并不稀奇,大禹父亲能上天偷神土治水,大禹也同样有神力,据说他疏导黄河时,用神力把龙门山辟为两半让水流过,于是就有了龙门,“鲤鱼跳龙门”正是此处。

大禹仁爱宽厚,治水有功,深受人们的爱戴。舜封他于夏地(今河南大禹州市)。后又把帝位禅让给了大禹,大禹因其功德得以建立了夏朝——中国的第一个朝代。 可谓天赐。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