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直报怨和以德报怨谈仁义道德的内涵

观心


【正见网2012年03月14日】

仁义道德主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过程,春秋孔子集大成而形成后世的儒家学说。

仁义道德,是指人的本性“仁心”与“义理”在不同层面和境界的体现方式和内涵,儒家学说简而言之,就是对人之本性和理性表现在个人和家庭及国家的行为和状态的不同层面的论述,以诚心、正意而修身为基础的齐家和平天下实践和证实仁义道德之道路,奠定了基本做人的道理。

以直报怨和以德报怨的之争论古来有之,从根本上讲历来的争论忽视了一个问题:孔子的生命过程,也是一个实践证悟仁义道德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对某一个道理的证悟也是由深入浅的过程,孔子某一个时期的言论只是孔子那一个时期证悟道理的见证而不是某一个道理的终极。因此,对以直报怨和以德报怨的认识,是后人自己证悟道理和个人境界的真实反映。

以直报怨和以德报怨是仁心与义理两个境界的对同一事物和境遇的不同表现。以直报怨是义理范畴的内容,用现代人的说法:面对不公的情况,能当面说清的就当面说清,不背后搞名堂;当面说不清的就诉讼于法律。而人的“义理”的基础就是公平公正,自古以来的那些行侠仗义者就是求得个人及民族之公平公正而两肋插刀者。

以德报怨是仁心范畴的内涵。仁心是发自内心的爱护和关心生命为基础的,当自己遭到不公的境况的时候,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理解别人的痛苦,站在对方的立场而一笑泯恩仇,无怨无恨。这就是由义理主宰自己到仁心主宰自己的道德升华了。

以直报怨和以德报怨,是仁义道德不同层面的内涵,一个人从以直报怨求得个人的公平公正到能够以德报怨,这是这个人通过艰苦修炼达到心性容量的扩大,精神境界升华的结果,也是人之本性对待事物的态度,也是恕道的内容之一及宽恕之道的升华。公平公正和对生命爱护和关心是仁义道德的基础,也是古代中国社会的真实状态和古人的精神状态之实质。

仁义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万灵之长的内涵与本能,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纯正的仁义道德,无论是体现在个人还是体现在民族之间的大仁大义,都是以性命相见和相托的所谓杀身成仁,舍身取义者,这样表现如上古的三皇五帝及周公、孔子等等之内修道德而推己及物恩泽后人之大仁者,及“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如文天祥之大义者,遍布中国史书而存于中国人的精神!这些都是中华仁义道德的传承、实践和中华文明及中国人精神内涵的铸就者。

可想而知,在仁义道德之中国,靠谎言和暴力骗的政权的中共是无立足之地的,一个公平公正和互相友爱的社会,斗争哲学和阶级斗争完全就无用武之地了,中共为自己的政治理念因此而不择手段的铲除之。当马列中共能存身于中国的时候,失去仁义道德的中国,就被改造成一个没有公平公正,人与人之间也完全失去真诚、关心与爱护的社会了,这就是中国60多年来历尽浩劫之结果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眼前社会的一切不公和道德沦丧的根源。

社会的公平公正和友爱,是人们共同的向往,但是,为什么现代的中国,很多文人学者盲目的反对仁义道德和中华文明?这是近百年在西学唯物和马列中共的摧残和洗脑下的产物,他们一面追求人权和自由,一方面却反对仁义,一面却对仁义道德的内涵了解几乎为零,头脑简单的一句“封建迷信”就把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否认了,这种中国知识分子式的愚昧和无知,反应出整体国人的愚昧和没开化。

传统文化的复兴,从尊重祖先了解仁义道德之内涵开始,那是中国人人性和理性复苏之道路,也是个人教养和中国获得尊重和進入未来之必须,这就叫开启民智吧?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