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半部论语治天下

正见神传文化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9年08月03日】

【原文】

普(1)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2),每归私第,阖户启箧(3)取书,读之竟日(4)。及(5)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出自《宋史.卷二百五十六.列传第十五》)

【注释】

(1)普: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以老衰久病,年七十一。
(2)手不释卷:手中一直拿着书籍片刻不放。形容勤勉好学或读书入迷。
(3)阖(音何)户启箧(音切):关上房门打开书箱。阖,关闭。箧,箱子一类的东西。
(4)竟日:终日,整天。
(5)及:待,等到。

【语译参考】

赵普年少时学习处理官府事务的知识,对于学问知道的很少,后来当了宰相,宋太祖常常勉励他多读书。晚年时,赵普学习勤奋,手不释卷。每天下朝回家,关上房门打开书箱拿出书来,一读就是一整天。等到第二天到官署办公,处理裁决公务如流水般快速。他死后,家人打开书箱,看到里面有《论语》二十篇。

【研析】

乾德三年(963年),宋太祖平定后蜀后,从宫中得到一把旧铜镜,镜背竟刻有“乾德四年铸”的字样。问宰相:“现在怎么已有了(乾德)四年铸的铜镜?”宰相答不上来。于是,召见学士陶谷、窦仪询问此事。窦仪说:“此镜一定是前蜀的东西,过去前蜀主王衍用过‘乾德’这个年号,铜镜应是那时候铸造的。”太祖因此感叹:宰相必须任用读书人。况且宋朝一贯的政策是“兴文教,抑武事。”而赵普在当时只是精通为吏之道,缺乏文章学术,所以宋太祖勉励他要多读书。赵普也依言发愤读书,下朝后常闭门努力学习,深得个中精髓,故增加了智慧,处理公务反而如流水般快速。

按理说,赵普是颇受宋太祖倚重的开国元勋,本可功德圆满、善始善终,可是,他的仕途却一波三折,并不顺利,先后做三次宰相。概言之,他的后半生是:因专横跋扈而受制约、因贪图钱财而受猜忌、因不学无术而受轻蔑、因结党徇私而遭罢黜。使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君臣上下对他的轻视。有一次,宋太宗和他闲聊,随口问他:“有人说你只读一部《论语》,这是真的吗?”赵普老老实实地回答说:“臣所知道的,确实不超出《论语》这部分。过去臣以半部《论语》辅助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臣用半部《论语》辅助陛下,就可使天下太平。”所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正是在他第二次为相时之语。后来赵普因为年老体衰病逝,家人打开他的书箧,里面果真只有一部《论语》。

【延伸思考】

1.宋朝君臣注重文教,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什么影响?造就了历史上哪些名人?
2.饱读诗书的人与不学无术者,他们有什么不同?(可就内涵、外表言谈举止、思考模式……等发表你的看法。)
3.宋太祖勉励赵普要多读书,你认为读书对我们有何帮助?

【参考资料】

1.《二十六史精粹金译下》门归 主编 建宏出版社 1994年8月出版
2.《白话续资治通鉴》(第一册)沈志华 主编 建宏出版社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