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初级):幼学琼林(三十九)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8年08月24日】

【原文】

公输子削木鸢,飞天至三日而不下;张僧繇画壁龙,点睛则雷电而飞腾。

【读音练习】

公(gōng) 输(shū) 子(zǐ) 削(xuè) 木(mù) 鸢(yuān) ,飞(fēi) 天(tiān) 至(zhì) 三(sān) 日(rì) 而(ér) 不(bú) 下(xià) ;张(zhāng) 僧(sēng) 繇(yáo) 画(huà) 壁(bì) 龙(lóng) ,点(diǎn) 睛(jīng) 则(zé) 雷(léi) 电(diàn) 而(ér) 飞(fēi) 腾(téng) 。

【字词义解释】

公输子(1)削木鸢(2),飞天至三日而不下;张僧繇(3)画壁龙,点睛(4)则雷电而飞腾。

(1)公输子:即鲁班,春秋末年鲁国人,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工匠。
(2)木鸢:木鹊。鸢,老鹰。
(3)张僧繇:南朝梁代人。为著名画家,善画肖像及宗教故事,当时佛寺画饰多出其手。
(4)点睛:画眼睛。

【译文参考】

公输班削竹木制成老鹰,飞上天空三日都还没有落下;张僧繇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龙,画上眼睛之后,雷电交加,墙上的龙破壁而出,腾空飞上天。

【说故事时间】

工匠祖师--鲁班

公输子,姓公输,名般。春秋末年鲁国人。“般”和“班”同音,古时可通用,又因为他是鲁国人,所以人们称呼他为“鲁班”。

据传,鲁班出生时祥鹤云集,满室生香。从小就展现敏锐的观察力,喜欢动脑发明许多精巧有用的工具,被乡里的人誉为“巧童”。鲁班一生钻研木工技术,发明了许多工具,在建筑、木工、机械方面贡献良多,被后世尊为中国工匠的祖师。

有一天,鲁班带徒弟们上山伐木,途中,手掌不小心被野草割伤了。他摘下野草仔细观察,发现草叶的边缘长着许多小细齿,非常的锋利。鲁班受到启发,做了一条带有许多小细齿的长竹片,经过试验,效果不错,但竹片不耐磨,容易折断、变钝,鲁班反复试验,最后用铁片代替竹片,他和徒弟各拉一端,在树干上来来回回的拉着,不久就把树锯断了。就这样发明了锯子。

工匠用来弹线画直的“墨斗”,是鲁班的发明之一。他在做木工需要用墨斗画线时,都是请他的母亲拉着线的一端,而他拉着另一端,才能在木材上画线。后来鲁班在线端设计了一个小弯钩,把弯钩钩在木材的一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画线的工作。弯钩取代了母亲的工作,后来的木匠就把这弯钩称做“班母”。用来量直角的曲尺(又名角尺、鲁班尺),也是鲁班的发明。曲尺,纵长横短,可以用来度量直角,平衡线及长短。至今仍是木工们广泛使用的工具。

当鲁班刨木材时,都需要他的妻子帮忙按扶,以免滑动,后来他发明用“橛子”顶住木料,一个人就可以刨好木材。后世的木匠把这短木头做的“橛子”又称为“班妻”。

鲁班的工艺技术高超,根据史书上的记载,他曾削竹木制造了能飞行的“木鸢”,能在空中飞翔三天而不落地。此外,还制造了能自动行走的“木马”,制作木马的技术一直到汉代才失传。还有,鲁班锁、石磨、云梯等都是他的创造发明,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画龙点睛--张僧繇

张僧繇,南朝梁代画家,善画人物肖像及宗教故事,当时佛寺画饰多出其手。他吸收了天竺绘画的“凹凸花”技法,画出的人物和佛像,有立体感,栩栩如生。

当时,梁武帝因为思念受封在外的皇子们,便命张僧繇为他们画像,每个皇子都画得传神逼真,见画像如见真人。

张僧繇曾画过《天竺二胡僧图》,后来因为战乱的关系,画中的二胡僧被拆散了。唐朝时,右常侍陆坚收藏了其中一个胡僧像。之后,陆坚病重,一夜,梦见一个胡僧告诉他:有一位离散多年的同伴,现在洛阳李家,希望陆坚能找到他,让他们重新在一起,他们会用法力帮助他的。陆坚依胡僧之言,到了洛阳李家,果真有另一胡僧像,便买下了画像。不久,陆坚的病就痊愈了。

而成语“画龙点睛”的典故也与张僧繇的绘画有关。根据《历代名画记》记载:有一年,张僧繇应金陵安乐寺住持之请,在佛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这些龙画得维妙维肖,令人赞叹,但是却没有画上眼睛。众人不解,请求他把龙的眼睛点上去。张僧繇不肯,他说:眼睛是精神的所在,如果画上眼睛,龙便有了生命,就会腾空飞走了。大家都不相信他的话,一再要求给龙点睛。张僧繇只好拿起画笔为其中的两条龙点上眼睛。才一画完,便雷电交加,两条巨龙穿墙而出,驾云彩飞上云霄。未点睛的两条龙,则仍留在壁上。

此后,“画龙点睛”常用来比喻在绘画、写文章、说话时,在最重要之处加上一笔,就能点明要旨,使全篇灵活传神。
【动动脑、想一想】

◎工艺的创造发明,对社会带来何种影响?请和大家分享您的看法。
◎中国画和西方的绘画有何不同?请和大家分享您的看法。
◎请用“画龙点睛”造个句子。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