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课教材(初级):《千家诗》七绝 (二十六) 滁州西涧

正见文化课教材编辑小组


【正见网2008年03月03日】

编者按:为了弘扬中国神传文化,清除邪党文化的影响,在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用在大法中修出的正见,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中国正统文化教材。因为是刚刚起步,难免有所不足,我们需要世界各地的大法弟子,尤其是教育领域的大法弟子的参与和指正。我们诚挚的希望使用这份教材的同修,能将上课中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教材的优缺点反馈给我们,以便我们不断的修改提高,使教材更加充实完整。同时,我们也欢迎更多有意愿参与教材编辑写作的同修加入進来,共同完成教材的编著。

 


◇◇◇ ◇◇◇ ◇◇◇

chú zhōu xī jiàn
滁州西涧

wéi yìng wù
韦应物

dú lián yōu cǎo jiàn biān shēng ,
独怜幽草涧边生,
shàng yǒu huáng lí shēn shù míng 。
上有黄鹂深树鸣。
chūn cháo dài yǔ wǎn lái jí ,
春潮带雨晚来急,
yě dù wú rén zhōu zì héng 。
野渡无人舟自横。

ㄔㄨˊㄓㄡ ㄒㄧ ㄐㄧㄢˋ  ㄨㄟˊㄧㄥˋㄨˋ 
滁州西涧 韦应物

ㄉㄨˊㄌㄧㄢˊㄧㄡ ㄘㄠˇㄐㄧㄢˋㄅㄧㄢ ㄕㄥ,
独怜幽草涧边生,
ㄕㄤˋㄧㄡˇㄏㄨㄤˊㄌㄧˊㄕㄣ ㄕㄨˋㄇㄧㄥˊ。
上有黄鹂深树鸣。
ㄔㄨㄣ ㄔㄠˊㄉㄞˋㄩˇㄨㄢˇㄌㄞˊㄐㄧˊ,
春潮带雨晚来急,
ㄧㄝˇㄉㄨˋㄨˊㄖㄣˊㄓㄡ ㄗˋㄏㄥˊ。
野渡无人舟自横。

【作者】

韦应物,唐长安﹙今陜西省西安市﹚人。生于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卒于文宗太和四年﹙公元830年﹚左右,享年约九十多岁。
他是唐朝代宗大历年间(766--779)有名的诗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少年的时候曾经以三卫郎的身份侍候过唐玄宗。担任过江州、苏州刺史,因之人称“韦江州”或“韦苏州”。他的诗以写山水田园最为人称道,和陶潜相近,世人并称“陶韦”,著有《韦江州集》十卷收录在《全唐诗》中。

【注释】

﹙1﹚滁州:唐时州名。在今安徽省滁县,当时韦应物任滁州刺史。
﹙2﹚西涧:俗称上马河。在滁州城西,宋朝时已淤塞。
﹙3﹚独怜:特别怜爱。
﹙4﹚深树:树荫深处。
﹙5﹚春潮:春天的潮水。定时涨落的海水称潮,后来引申为江、河水的涨落也用潮来形容。
﹙6﹚晚:指晚上。
﹙7﹚野渡:野外的渡船口。
﹙8﹚自横:任意的横列着。

【语译】

我特别怜爱山涧边上的小草,上有黄莺在树荫深处鸣唱。春天晚上的潮水带来了一阵急雨,只见野外无人的渡口上,小船自在的横泊着。

【诗中有话】

诗人以善写山水田园,意境高雅著称于世,我们读了这一首就可领略到诗人的功力,特别下联“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更是千古名句。这是一篇寓意深远的山水诗,在写景之中兼及个人修养,首联“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写景也是说到西涧去的原因。那里朴实无华,充满了宁静祥和,与诗人高洁好静的癖性是相通的,所以他能找到这样一处好所在,希望藉由外在的宁静带给自己内心的平静。不过事与愿违,一阵“春潮带雨晚来急”,破坏了周遭的宁静,心中也起了波动,原来的怡然自得也消失的无影无踪,这是什么原因呢?就在此时,他发现虽然风吹雨急,但有一艏小船却依然静静的横泊在水面上,这给他很大的启示,他悟到宁静是不能外求的,只有自己内心中的平静才是真正的宁静,不受风雨影响,于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名句就此产生流传下来了。

古人说:“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就是这个意思。诗人少年的时候曾经以三卫郎的身份侍候过唐玄宗。名为警卫,其实是陪唐玄宗游乐的近侍,得到恩宠,便仗势欺人、横行霸道,过着荒诞不经的生活。等玄宗去世后,因为不曾读书而遭到排斥,于是发奋读书走上仕途,但是仕途不顺,又因身体不好被迫辞官,这样的起落对他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于是他开始寻求人生的真相,他阅读佛、道的典籍,结交了许多方外人士,相互讨论修道的体悟,最终他选择道家的清静无为,做为他修炼的目标,以一个“真”字,作为他生活作息的标准。他确实做到了,他开始“鲜食寡欲”, “冥心象外”,过着与以往那种横行霸道,荒诞不经,完全不同的生活,他也关怀黎民百姓,保护弱势,把地方治理的很好,因此很有政声,但这不是追求名、利,而是彻底的悔悟后的开悟。所以当他晚年遇到杨开府﹙开府官职名,属于一阶文散官﹚时就把他年少时的荒唐行径毫不保留的说出,一般人都认为这是古人真率的妙趣,其实,这是诗人修“真”的结果,人世间的虚名已不能对他有任何的羁绊了。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

文明新见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