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解三国(13):定三国 传三才

刘如


【正见网2019年10月24日】

董卓逼迫大臣废帝的事情一旦发生,就意味着“帝非帝,王非王”的预言完全应验。那么有人会问了,既然历史是天定的,那么为何在汉末会是三国并存的设定,而不是四国或者五国六国;为何不像之前的朝代出现暴君或者昏君就正常结束,非要反复出现权臣挟天子或者奉天子令诸侯的现象,让人永远记住呢?

三国传三才

作者写演义,既然是站在神传文化的角度在写,当然会明白,一切不仅皆有定数,还有为人留下何种文化的目的。当历史出现三国,就意味着要明确定下和运用天地人三才的概念,这个概念要普遍被大众认知,让人永远不会忘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让后世的帝王将相、贤才名士,对天地怀有敬畏和感恩之心,永远记住自己的来源,不敢为所欲为、无法无天。

三国代表“天地人”三才的内涵,在《演义》中是通过诸葛亮讲出来的,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明确地道明了这一概念。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不管我们对这个故事是否能够完整记住,至少知道了三国各自拥有的优势,那就是曹操占据“天时”,刘备拥有“人和”,而东吴得到的是“地利”。也就是说,诸葛亮将三国各自拥有的天安排好的突出的因素,按天地人三才的概念进行了划分,表面讲的是战争各自拥有的优势,实际上就在传递三才必须合在一起的文化观,等于早早给出了提示:这三个国家,虽然各自拥有不同的优势,能暂时出现一段并存和鼎立的局面,终究不能长久,只有天地人三个条件合在一起,才能完成中原的统一,因此,三个国家最后都会灭亡。哪个国家的君主也无法达成目标,没有天命最后统一这块土地。

三国的出现,很显然,就是告知人们,天地人三才,缺一不可,少了哪一个,都不能成就大业。这就是作者看到的诸葛亮的大才和大智,用生动的故事,配合人当时的战时状态和成就大业的欲求,讲出了这个三才的文化实质,配合这段历史,将这段历史要传达的一个宏大的文化观,生动地传递给了广大的普通百姓。因为有这段三国的历史,这个三才的内涵,才会深深地印在人们的心中。

刘备与曹操  皆有豁达的天命观

这个天地人三才的文化,到了宋代,被正式写进了《三字经》,成为学童教育的教科书内容。因此,我们五千年的正统文化,从来都是敬天信神的文化,人们因此顺天意,知天命,恪守道义,不敢违背,在这样的心态下尽心完成人的事情,成败,都会交给天命。刘备,曹操,这两大书中刻画的对立面的英雄,尽管很多细节也许并非等同历史,但无论如何刻画,他们都具有豁达的天命观。

比如曹操仗义刺杀董卓不成,自己就承认这是天意,又比如赤壁之战,曹操损失了百万大军,最后败走华容道,他几次在逃命途中,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几乎没命,依然还能豪放地大笑,大家想想,若非深信天命,生死定数,哪能如此洒脱地对待损失百万大军的胜败,一般人早就崩溃了。

再看看刘备,当诸葛亮告知刘备,让受过曹操厚恩的关羽守华容道,原因就在曹操命不该绝,天像如此,自己是在顺天意,所以就故意安排让关羽放过曹操,顺天意的同时,也成全了关羽的义举,还了之前曹操厚待关羽的恩情。这时,刘备恍然大悟,一点也没怪罪诸葛亮放过了除掉对手曹操最为难得的机会。这些故事,都在讲述着古人对天地的敬畏之心。没有这样的天命观,不懂世间人的历史是天象的演化,人各有命,就会将得失成败看得很重,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英雄豪杰。因此知天命,并非消极,反而会豁达。

从这个角度来看,历朝历代辅佐帝王开国的名臣贤相,都非常人,尤其是被看成第一代帝王之师的商朝的贤相伊尹,也就是上次卢植提到的有资格废除太甲王的丞相,其智慧不会比诸葛亮低,三国中的诸葛亮,我们说过,几乎就是他的角色,他们这些王佐大才,是天赋的,早就明白自己的天命,对天下大势一清二楚,每一件事,不过都是顺天意而行,绝对不会对人世间的功名利禄看得有多重,对帝王之位,根本不会动心。因此,这样的毫无私欲的大才,才有资格论及帝王的废立。

帝非帝  几十年  难解之谜

那么第二个问题,就是董卓废少帝后,就会正式开始了权臣挟持汉献帝的历史,当然曹操的真实历史真相应该是奉天子令诸侯,这个我们不去分辨,因为这里讲的是小说中被艺术加工后的文学形象,我们只讲这段历史很特殊,明明汉灵帝这个昏君驾崩后,很快就应该结束汉朝了,偏偏从董卓开始,经历了好几拨权臣的替换,汉献帝这个末代天子实际上都是没有实权了的,等于留下了一个帝王的虚名,维持了几十年“帝非帝”的历史,说天下有定主吧,其实已经做不了任何事情,等同没有,说没有吧,名义尚在。而且他本人还天资聪慧,毫无过失,既不昏庸也不暴虐,结束在这样的帝王手中,延续了32年,这样的历史安排真的很特殊,让人感到十分意外,很多研究历史的学者都会感到困惑,也有很多人因此十分同情汉献帝的遭遇。

要想解开这个迷团,我们就要从天意重新返回到人理。这两个问题都解开后,就可以接着董卓废帝的章回往下走了。(待续)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历史

神传文化网专题